是什么吸引年轻人“蹭老式”消费?
阅读提示
去老年食堂,上老年大学,报“夕阳红”旅行团……近来,年轻人频频“闯”入老年消费场景,引发网络热议。专家认为,“蹭老式”消费的出现显示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同时也表明代际间的消费差异在缩小,供给侧需要提供更多选择,更好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本来以为社区食堂是老年人的专属,但吃过一次以后,我的固有认知被颠覆了。”在上海市工作的王先生对记者说。近日,他与妻子在午餐时间偶然走进位于徐汇区的一家社区食堂,点了两荤两素和两份主食,共花费33元。“就餐体验非常棒,对我们上班族也很有吸引力。”他说。
近来,像王先生一样,“闯”入老年消费场景的年轻消费者不少。参加“夕阳红”旅行团,和老年人一起奔向远方;不想点外卖,到社区食堂吃一顿;想上兴趣班,到老年大学去上课……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分享自己的“蹭老”消费体验,引发热议,是什么吸引了年轻人“蹭老式”消费?
“蹭老式”消费性价比高
“食堂的装潢很现代化,点餐台的隔板干净又透亮,点餐流程甚至还有些科技感。”谈及自己的“蹭老式消费”体验,王先生直言颇感意外。让他更惊喜的是食堂的“软实力”,“菜品很丰富,我们点了9元的糖醋里脊、8元的莴笋肉片、5元的蜜汁南瓜等,味道超出预期,价格也很实惠。”
如今,不少主要面向老年群体的助餐服务点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前来。“菜品分量和口味都非常‘在线’”“搭配合理、少油少盐,感觉比外卖更适合我的口味”“可以用电子支付也可以用实体饭卡等方式支付,很方便”……不少网友“晒”出了消费感受。
除了餐饮之外,年轻消费者开始发掘更多老年消费场景的“潜力”。“夕阳红”旅行团、老年大学等都开始进入年轻人的消费视野。
不少年轻人表示,是因为偶然的一次消费体验或“陪伴式”消费经历,看到了老年消费场景与自己生活的契合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性价比高、理性务实”是年轻人选择“蹭老”消费的主要原因。在杭州市拱墅区工作的阮女士陪伴82岁的奶奶,到社区里的老年食堂吃过几次饭。“食堂物美价廉,我们年轻人去吃饭是原价,但也比在外边的餐厅吃要划算很多。”
代际间消费差异缩小
“年轻人想要追求的,更多的是消费价值本身,而不是价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李闯看来,“蹭老式”消费的出现,是年轻人消费观念变化的一个体现,“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提高、接触的信息更为全面,在消费选择上更趋理性。”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代际间的消费差异在减少。”李闯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老年人正在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具辨识力的眼光看待消费市场,也更乐于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
“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并不像大家想象得很老气、很传统。在一些领域,他们和年轻人有着共同的兴趣。例如老年大学的插花课,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同时很多年轻人也很喜欢。”李闯举例说。
除了对相同兴趣的追求,促使年轻人进入老年消费场景的另一个因素是差异化的消费体验。
“老年团一般路线景点全、时间久。对一些生活节奏比较快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并不适合。”在北京一家旅行社工作的刘颖欣告诉记者。
但一些年轻人厌倦了快节奏的旅游打卡,开始追随“老年团”的脚步。在社交平台上,有年轻人将自己参加“夕阳红”旅行团的经验,制作成vlog(视频博客)发布到社交平台,并表示:“没有社交压力、不用费心安排、也不用担心掉队,真好!”
优化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
近年来,不少商家在探究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以期打造年轻人青睐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场景。在餐饮领域,一些商家推出了“外送套餐”“一人食”“两人食”等产品,满足多元化的就餐需求。在一些商区,商家为年轻人打造了社交化的消费场景,以期吸引年轻人到商区进行一站式购物。
但“蹭老式”消费的出现,显示出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可能并不是“年轻化”的标签所能概括的。
“在社区等地,针对老年人的产品、服务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这说明市场对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有待更多地去了解。”李闯认为,未来应该鼓励更多机构或商家,针对年轻人的真实需求,推出一些新的消费产品和消费模式。
“现在,有些服务老年人的产品、项目、场地做得越来越好。其实,我们年轻人也希望有一些更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希望有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不仅仅是为了‘潮流’‘好玩’等概念买单。”阮女士表示,“年轻人也希望有更多的选择”。
有专家表示,年轻群体与老年群体在消费领域的交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消费与文化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朱迪表示,年轻人和老年人本来就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休闲娱乐旅游的形式,可以增进双方理解,也能够进一步整合资源。
付子晴 赵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马赛场上的“学霸”跑者:马拉松更像一场“数字游戏”
- 新疆木雕传承人:将传统手艺凿刻进现代生活
- 度小满CEO朱光发表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以人工智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 日本地震致一死多伤 中领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地震等自然灾害
- 青春校园剧刮起喜剧风
- 上海国庆假期小众玩法多,本地游搜索量环比上涨257%
- 多次别停后车,特斯拉车主被刑拘!交管部门、法律人士发声
- (聚焦博鳌)重建信心共促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四大看点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凤阳:“人大代表+网格化” 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
- 中国铁路春运启动 首日预计发送旅客1060万人次
- 相亲直播岂能套路重重?
- 这条西南森林样带,神奇在哪里
- 第四代核电领域再突破 上海电气产学研合作结硕果
- (国际观察)英国地方财政面临“破产危机”
- 2023科创大会举行,爱尔眼科“云夹”荣获“年度科创力产品”称号
- 广西桂林恭城油茶:“打”出来的“中国咖啡”香飘海外
- 民营企业家浙江谈“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 美国一男子被判有罪后戴手铐当庭逃跑 被陪审员抓回
- 中消协点名“新冠“保险套路多 提醒消费者认真阅读合同条款
- 热门推荐
-
- 国家能源局公布三起安全生产监管典型执法案例
- 毕业生本地居留率数据:北京第一 沈阳次之
- 1型糖尿病“控糖”博主:我的愿景是能够解放广大“糖友”
- 广州出台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地图应用试点管理规定
- 做月饼鉴诗词学太极 近200名中外青少年在赣体验传统文化
- 宁波舟山港今年前5个月货物吞吐量增幅达5.5%
- 三菱电机落户大连 漆间启:深化合作加大投资布局
- 经济观察:高速如何成为浙江共同富裕的“幸福密码”?
-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从前沿科技窥见未来汽车
- 2023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英国赛区举行
- 中外学者在沪探讨博物馆“去殖民化”新见解
- 黑龙江省携十三市地向全球推介特色文旅资源
- 美法院批准扣押俄石油公司一飞机,价值超2500万美元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750家次
- 青海湿地保护专家库正式组建
- 美国白宫回应韩国戒严:正密切关注
- 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走进江西德安采风
- 线路图来了!这8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是否经过你家乡?
- 伊拉克驱逐瑞典大使,警告:若再犯,将断交!
- 人民币汇率回升 换美元定存划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