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
阅读提示
作为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近期以来,超大特大城市进行城中村改造动作频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分类推进实施的方案,同时资金来源、人员安置等关键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各地按照部署稳步开展相关工作。
当下,兼具房租低、交通较为便利等优势的城中村,成了一些外来人口、新市民、青年人在城市落脚的首选之地,尤其是在一些超大特大城市。然而,城中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却未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这些城中村往往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今年以来,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目前,各地正按照部署,开展配套政策制定、摸清城中村底数、编制改造项目方案等工作。
各地城中村改造动作频频
城中村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兼具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产物。
“尽管城中村的生产生活已融入或半融入城市,但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模式还是按照村集体来供应。”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宇嘉表示,新形势下的城中村改造,目的是要将城市标准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城中村,让人们享受到均等化的城市公共服务。
作为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近期以来,超大特大城市进行城中村改造动作频频。
上海2023年至2025年计划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30个,全市6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将在2032年底全面完成;广州计划至2035年累计推进城中村改造155平方公里,通过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种方式并举,推动低效存量土地的盘活再利用;重庆2025年前计划启动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70个……
从拉动内需的角度看,中指研究院调查咨询部运营总监吴建钦认为,城中村改造能够带动的投资效应较为明显,改造也将产生部分新增的商品房购房需求。多家证券公司预计,此轮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有望拉动数万亿元量级投资,加之拉动家具家电、餐饮服务等多方面消费,将对经济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城中村改造并非大拆大建
地该怎么征?钱从哪里来?这些有关“怎么改”的问题,是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推进过程中各方关注的重点。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城中村改造提出了分类推进实施的方案:第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第二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从实施路径来看,不同于此前的棚户区改造,此次城中村改造并非大拆大建,而是旨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基础设施,实施推进过程中将更注重公益属性以及存量资产效益。
关于资金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坚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北京鼓励通过依法设立城市更新基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改造资金;上海通过公开择优途径,选择资金实力雄厚、信用等级好、改造经验丰富的优质企业作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合作单位,解决城中村改造资金问题。
在改造进程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强调,坚持先谋后动,先行做好征求村民意愿、产业搬迁、人员妥善安置、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落实征收补偿安置资金等前期工作。
“改造的重点难点是资金筹集与居民意愿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赵秀池表示,如何实现资金平衡与盈利是影响资金筹集的重要因素,“改造如何促进居民达成共识、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是一个需要反复征求意见、不断沟通的过程。”
让城中村人口真正扎根城市
长期以来,城中村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新市民、青年人。人往何处去,这是城中村改造的另一个难题。
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城中村改造将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各地城中村改造土地,原则上应当按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性住房。以深圳为例,今年该市计划通过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筹集保障性住房5.2万套(间)。
“城中村改造中的房地产结构变化非常关键。”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过去改造后以商品房和安置房为主,现在增加保障性住房,这使得城中村改造工作具有较大创新性,也有助于更好保障外来人口的居住权利。
赵秀池认为,城中村改造会形成新的房地产需求和供给,保障房、商品房、租赁住房的数量都会增加,通过保障房解决住房问题,能够使城中村居民更加安居乐业。
“数以亿计的外来人口、新市民、青年人能在城中村改造后融入城市,不仅能租住成本低、体验好、品质高的保障性住房、长租房,也能分享教育资源等城市化公共服务,还能在保留或就地转型的临街商业零售、餐饮服务等村内产业、村级工业园就业,或在周边城市片区就业……”李宇嘉认为,这才是真正扎根城市。
目前,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通过改造,将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工人日报 时斓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以军袭击加沙地带致18人死 包括8名儿童
- 从“丝路起点”到“东方之珠” 陕西将首开进港高铁
- 加拿大房地产销量连续两月增长 出现春季回暖势头
- 前三季度中国战略性矿产探矿权出让同比增长218.4%
- 暑期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大众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潜力释放
- “保险+期货”持续扩大“朋友圈” 期货市场服务实体走深走实
- 从后勤小兵到“配送部队”:江西南昌“兵哥送菜”创业记
- 低俗带货没有底线 带货主播“媚丑”引流令人无法直视
- 奋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
-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有小到中雨
- 浙江吴兴向绿而“兴” 中荷携手打造生态农业“闭环”
- 日本启动第五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中国驻日使馆回应
- 受大雾影响 江苏多地高速公路临时封闭
- 遇见福建:“泥人张”巧手塑神奇
- 西安至定边将开行直达动车
- 2023年德国电动汽车产量位居欧洲首位
- 呼和浩特:一个叫“nia麦麦”的烧麦不烫嘴却暖心
- 盘点新中国电影史上那些不被定义的女性力量
- 中法零碳音乐会黄浦江畔奏响 带民众在音乐中邂逅艺术环保
- 珍视自然瑰宝 守护候鸟迁飞
- 热门推荐
-
- 《上海市工程系列数字技术专业职称评审办法》发布
-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闭幕 现场达成合作意向43.54亿元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浙江改革聚集:文化特派员更新“进度条”
- 第九届武汉诗歌节开幕 著名诗人聚首江城
- 多位台胞“登陆”千里寻亲 携家眷清明返乡祭祖
- 德国政商界冀朔尔茨访华为德中合作注入新动力
- 河北邢台发现清代乾隆年间古石碑 见证冀中南迁民历史
- “小数据”折射“大经济” 春运里的中国生机勃勃
- “在场—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暨第六届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启幕
- 美国佐治亚州校园枪击事件已致4死9伤
- 美众议长约翰逊宣布支持特朗普竞选总统
- (乡村行·看振兴)塞北小城山西天镇:多元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 云南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将有高温
-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正推动建设更多充电桩克服公众“里程焦虑”
-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成就展”在京开幕
- 马来西亚燕窝客商借道广西掘金中国市场
- 纪念昙石山遗址发现70周年 史前彩陶联展福州启幕
- 在诗词歌赋中行走中原大地 河南“双节”迎客逾8480万人次
- 百余人形机器人项目汇聚北京同台竞技
- 广交会设计创新奖产品将入藏广州国家版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