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中新网武汉10月30日电 (卢琪)山水形胜、历史厚重的武汉,当前正释放强大文旅“磁吸力”,成为新晋“流量城市”。记者近日从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该市通过出台《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黄金十五条”),加快建设“两江四岸”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文化中心城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位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交汇处的武汉,天然形成三镇鼎立、大江大湖、大开大合的城市地理格局。同时,这里孕育了盘龙文化、知音文化、木兰文化、首义文化、近代工商文化等,留下大批动人传说和珍贵遗迹。
中秋国庆假期,携程、去哪儿、美团、飞猪等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武汉成为全国十大热门目的地。在10月“2023中国夜间经济论坛”公布的“2023夜间经济新锐十城”中,武汉排名第五。武汉文旅市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作为武汉发力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指向标”,“黄金十五条”从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能级、推动文旅产业多业态融合创新、擦亮武汉文旅消费品牌、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工作保障等五方面着手。其中既有产业顶层设计,又有接地气的项目规划,为武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保驾护航”,让武汉旅游“流量”变“留量”。
其中,在提升文旅产业能级方面,武汉将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文旅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实施文旅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设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同时,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和重大项目引进,推动长江国家博物馆、武汉戏曲艺术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见效。
在推动文旅业态融合创新方面,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商文旅融合、农文旅融合。其中包括,建设3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文旅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商文旅融合集聚区,打造“武汉礼物”旅游商品;打造100个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品质优良的景区村等。
文旅消费品牌擦亮方面,武汉将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大力开展文旅示范创建工作,推出10个水岸夜生活体验区、10个水岸夜生活好去处、打造3—5个国内知名并具有国际影响的文旅品牌。
此外,武汉还将建立文旅资源数据库,推进旅游标识体系建设,强化旅游交通保障。支持文旅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文旅服务评价体系,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完善文旅消费数据监测平台和体系。
为保障措施的落实,武汉将建立定期调度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工作机制,逐步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深一度:靠网红打“网战”,特朗普胜选“秘诀”离不开他们?
- 四川宝兴县一河道内发现野生死亡大熊猫
- 我国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高速桥垮塌致5人失联 村庄2人遇难12人失联
- 洪都拉斯一女子监狱暴乱致41人死 死亡人数或上升
- 美国前众议长麦卡锡宣布将于年底辞去国会职务
-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启动 首都文化资源进高校
- “关税始终是非常危险的‘武器’”
- 广西3条河流3个站出现超警洪水
- “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干啥?
- 渝昆高铁云南境内首条超3.5公里隧道贯通
- 7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7.9% 全球经济下行态势未改
- 大连:数字化给中小企业带来实惠
- 尼日利亚东南部134名平民遭武装分子杀害
- 《香山之夜》亮相十三艺节 参评“文华大奖”
- 【国际锐评·年终观察】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 令人不安!获取枪支更容易,美国年轻枪手越来越多
- 埃及外交部:埃及对加沙外国人出境障碍不承担任何责任
- 杭州西湖龙井茶3月20日正式开采
- (新春走基层)铁路供电“心脏”的守护者
- 热门推荐
-
- 京津冀三地“六维协同” 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科特派”赋能茶产业 武夷岩茶评出新茶王
- 【透视】秘鲁媒体:秘鲁加入APEC以来获益匪浅,中国成第一大贸易伙伴
- 沈阳第三届电商直播节:以跨境直播赋能实体“品牌出海”
- 债基年内分红560亿元 成基金分红主力军
- 服务更用心 就医更舒心
- 我国已初步构建东南沿海与岛屿地区距今约8300至3000年的时空框架和社会结构
- 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箱制”发展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出海再提速
- 河南加强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
- 浙江前十月新报告艾滋病病例3718例,50岁以上男性占1/4
- “嘉定科创核”规划发布:打造科技成果首发区、院地合作创新核
- 商务部介绍内地与香港实质性完成CEPA服务贸易协议新一轮修订磋商相关情况
- “小特产”升级“大产业” 山西榆次:打造千亿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刘少洋:援疆筑梦 打造喀什古城特色民宿
- 探访新疆喀什市民族团结小区:“我们都是一家人”
- 法国警告特朗普:不要威胁欧盟的“主权边界”
- 小心!远离身边那些“科学”流言
- 历史文化学者武斌:丝绸之路彰显中国开放包容的文明精神
- 中国科大提出一种普适理论模型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荔枝减产不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