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达177个
中新网太原10月23日电 (记者 杨杰英)“截至目前,全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计177个,团队成员达2628人。”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牛青山23日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山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构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最优生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近年来,《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引(试行)》《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科技副总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科技人才政策、制度的出台,进一步优化了山西省科技人才发展环境。
山西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链建设布局创新链,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6亿元,推动新获批和重组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新建5个省实验室,142个省重点实验室,76个省技术创新中心,20家中试基地,12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高校共建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山西北大碳基薄膜电子研究院、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4家省校合作新型研发机构。
聚焦全省重点产业发展,山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重大需求或重大问题为导向,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实施,用市场竞争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2022年,山西修订了《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专项实施办法》,分领军、重点和青年三个层次建设人才创新团队,大力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引育优秀创新群体,有组织开展科研攻关等科研活动,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2022年,新建设35个青年人才团队、24个重点人才团队和13个领军人才团队,团队成员有855人。截至目前,全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计177个,团队成员达2628人。
同时,山西省科技厅出台了《科普宣传专项管理办法(试行)》,科普宣传专项实施两年来,共投入1370万元,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引导科技人才和全民树立科学思维和科学理念,提升科学素养,激发广大青少年放飞科学梦想,培育具备科学潜质、愿意献身科学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下一步,山西省科技厅将持续完善科技人才培育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引进培育和使用科技人才,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公路条例》出台 将于7月1日起施行
- 中国拟对原产于美欧等地的进口共聚聚甲醛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 上海:“龙宝宝”呱呱坠地给龙年新春带来新希望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将带来哪些机会?
- 五只“家麻雀”大通湖现身 湖南省鸟类名录添新成员
- 上海与福建三明再续前缘 推动对口合作
- RCEP全面生效一周年 海南企业享政策红利
- 重庆税务发布13条举措助力打造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
- 伏羲系列气象大模型2.0面世
- 广东启动新一轮文旅促消费 推出602项惠民措施
- “新乡人”带来新活力 浙江创新“打法”扩大乡村朋友圈
- 新疆警方“夏季行动”侦办网络谣言案件109起
- 促进特色休闲街区持续火热
- 美联储主席:尚未就是否停止加息作出明确决定
- 分析料香港IPO市场下半年逐步复苏 集资额有望跻全球前三
- 外媒:俄总统普京抵达阿塞拜疆
- “福”到!旅韩大熊猫“福宝”正式与公众见面
- 法国前总理称其与时任总统萨科齐的谈话曾遭美国监听
- 新疆木垒县草原“坎儿井”博物馆迎来旅游旺季
- 阿兹夫定片获批增加治疗新冠肺炎适应症
- 热门推荐
-
- 辽宁省民政战线举办招聘活动 600余家社会组织提供万余个岗位
- 12月29日央行开展195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 五一假期北京推出百余处赏花片区 文化体验活动展古都魅力
- 453毫米!“7·20”后单日雨量之最!四问北海超强“龙舟水”!
- 618消费洞察报告:年轻人乐意为“松弛感”买单
- “Z世代”国际青年对话“洋景漂”:以瓷为媒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斯洛伐克国家交响乐团南昌首场演出 奏响“新年乐章”
- 沪皖携手打造长三角康养合作示范标杆
- 日本东京涩谷突发火灾 20辆消防车出动灭火
- 机械工业提升创新能力巩固向好势头(产经观察·重点行业稳增长)
- 春节假期长三角人“放飞”半径扩大 出境游火热
- 中国个人征信机构2023年提供服务420亿次
- 焦点访谈丨从“生态之殇”到秀水泱泱 科技赋能南湖蝶变
-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西藏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
- K368次,停车!11203次,停车!
- 广西龙胜大山苗寨活跃着一支老战士志愿者乡村振兴服务队
- 起诉特朗普的检察官又收威胁信!内含可疑白色粉末
- 山东等地18日仍有较强降雨 强冷空气携大风降温天气影响我国
- 陆海联运新通道:让东北亚商品车外贸跑出全球“加速度”
- 拓展城市文体活动空间 推动百姓生活品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