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藜麦主产地实现全产业链条
中新网西宁10月19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9日从青海省海西州2023年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活动中获悉,作为青海藜麦主产地柴达木盆地,已经实现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具有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其果实色彩艳丽,有黑、红、白、紫等多种颜色。近年来,青海省依托柴达木盆地区域优势,发展藜麦产业,年种植藜麦达3万亩,年产6000余吨。
青海省海西州政协副主席高海源介绍,柴达木盆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发展藜麦产业。自藜麦首次引入柴达木盆地试种以来,已成为海西州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品种培育、种植规模、产品加工、品牌宣传、企业培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突破,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力支撑了海西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振兴。
目前,海西州藜麦种植面积3万亩,预计产量6000余吨,现有加工企业10余家,加工生产能力3万吨,开发藜麦挂面、藜麦酒等系列产品10余种,与浙江农都集团、杭州娃哈哈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了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在广州、深圳、杭州等30多个大中型城市建成47家柴达木电商绿洲线下体验店,产品远销阿联酋等地区,藜麦产业发展成功入选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十大典型案例。
“乌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属于高寒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有利于优质藜麦的种植生长。近年来,乌兰县持续在藜麦产业上下功夫、求突破,在产业链条上谋发展、建体系,构建了‘科技研发、品种示范、良种繁育’产学研体系,引进了三江沃土、七色麦香等精深加工企业,藜麦种植面积从10年前的千亩‘点点星火’发展到目前为止的万亩‘赤色燎原’,从原粮种植的‘单一模式’壮大到链条齐备的‘丰富业态’,乌兰藜麦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的发展之路。”乌兰县副县长王宗慧说。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张元表示,柴达木盆地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几乎复制了藜麦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高地的生长、种植环境,为发展藜麦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青海省藜麦最佳适宜种植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案近两年数量增加 保护需求多维多元
- 15个国家和地区40余家跨国公司到黑龙江考察交流
- 海南职教学子“炫”技:传统文化“潮”起来 新兴专业“火”起来
- 俄乌局势进展:乌称俄计划疏散扎波罗热核电站数千员工 黑海运粮协议或有望再延长
- 今天,BUFF拉满!BUG退散!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迎来新年首个客流高峰
- 超20万亿元!“风电+多产业”融合发展 挺进海上风电新蓝海
- 202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 共谋全球矿业创新之路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重庆东站段全线“轨通”
- 加纳来华留学生阿杰:偏爱中医勤练针灸
- 老挝琅勃拉邦派医务人员赴中国云南进修
- 现场指挥!北京通信业正全力开展房山、门头沟通信保障
- 《2025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印发 今年预计完成投资7916.5亿元
- 通讯:煤炭大市鄂尔多斯龙年新春打出三张牌
- 横琴天沐河草地音乐节开幕 12组澳门原创乐队登台献艺
- 聚焦航运高质量发展 长江上游五省市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
- 日媒:迈阿密国际对阵日本球队神户胜利船 梅西替补出场
- 广东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宁夏启动重点客源市场校园宣传推广活动
- 杭州西湖梅花盛放待客来
- 热门推荐
-
- 音乐剧《飞天》主题音乐会惊艳亮相敦煌
- 报告称中国对东南亚的新能源产品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 金庸译文新书首发:读懂大师的“另一支笔”
- 以“技”促兴|贵州积极推进技能培训与就业精准链接
- 中国市场监管部门强化药品经营和使用全过程全环节监管
- 创新消费点亮假日经济 展现中国经济活力与潜力
- 首届链博会外国展商比例高 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
- 全国个体工商户达1.25亿户 占经营主体总量66.9%
- 第十六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在拉萨林周县开幕
- 全球连线|《香港志》首册英文版出版 向世界讲述香港故事
- 洞庭湖畔小镇造船忙
- 胰腺癌为何被称癌中之王?
- 日媒:中国正式开放赴日团队游 日本航空铁路股价齐上涨
- 一天发布多款新品 庄正松:让每一位用户尽享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 年度慈孝人物这十年:现代慈孝,原是这般模样!
- 2023世界女科学家大会举行 共促科技“半边天”交流合作
- 普京谈2025年“首要任务”:将按计划推进特别军事行动
- 外媒:阿富汗西北部地震遇难人数已升至2445人
- “展示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外媒看中国)
- 第五届“最美快递员”揭晓:10名快递员和3个快递团队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