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藜麦主产地实现全产业链条
中新网西宁10月19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9日从青海省海西州2023年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活动中获悉,作为青海藜麦主产地柴达木盆地,已经实现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具有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其果实色彩艳丽,有黑、红、白、紫等多种颜色。近年来,青海省依托柴达木盆地区域优势,发展藜麦产业,年种植藜麦达3万亩,年产6000余吨。
青海省海西州政协副主席高海源介绍,柴达木盆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发展藜麦产业。自藜麦首次引入柴达木盆地试种以来,已成为海西州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品种培育、种植规模、产品加工、品牌宣传、企业培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突破,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力支撑了海西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振兴。
目前,海西州藜麦种植面积3万亩,预计产量6000余吨,现有加工企业10余家,加工生产能力3万吨,开发藜麦挂面、藜麦酒等系列产品10余种,与浙江农都集团、杭州娃哈哈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了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在广州、深圳、杭州等30多个大中型城市建成47家柴达木电商绿洲线下体验店,产品远销阿联酋等地区,藜麦产业发展成功入选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十大典型案例。
“乌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属于高寒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有利于优质藜麦的种植生长。近年来,乌兰县持续在藜麦产业上下功夫、求突破,在产业链条上谋发展、建体系,构建了‘科技研发、品种示范、良种繁育’产学研体系,引进了三江沃土、七色麦香等精深加工企业,藜麦种植面积从10年前的千亩‘点点星火’发展到目前为止的万亩‘赤色燎原’,从原粮种植的‘单一模式’壮大到链条齐备的‘丰富业态’,乌兰藜麦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的发展之路。”乌兰县副县长王宗慧说。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张元表示,柴达木盆地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几乎复制了藜麦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高地的生长、种植环境,为发展藜麦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青海省藜麦最佳适宜种植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迎接大学新生活,以下心理准备要做好
- 波兰圣十字省发生交通事故致4人死亡
- 湖南祁阳“吊种”冬瓜 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43.5万人次!创国铁太原局成立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 艾飘香、鲈鱼肥、民俗游 老区西平深挖“乡土经济”
- 2023抖音奇妙派对正式收官 打开品牌创新营销新空间
- 围子里遗址出土百余件遗物
- 【文化中国行】到博物馆,听文物讲中秋故事
- 格鲁吉亚文化促进中心在厦门揭牌
- “印度制造”的野心与挑战
- 网络电影内容品质升级 单片付费模式成市场新增量
- 短途客流增加 中国铁路客流保持高位运行
- 第十三届中国专交会在辽宁大连开幕 聚焦知识产权数字化转型
- 台胞兄妹大陆寻亲八载:跨越海峡的“团圆梦”终圆
- 江苏连云港灌河口海域两货船遇险 25人全部获救
- 学位帽插满花 广西高校毕业季流行国潮装扮
- 革命题材话剧《千秋景岳》在宁夏首演
-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物种——方氏孩儿参
- 国庆假期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2万人次
- 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项目开工
- 热门推荐
-
- 湖北秭归:“借力”新零售“橙”就乡村振兴路
- 中国央行:加大对五大重点领域资金支持
- “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音乐周举行开幕演出
- 谈“三高”色变?那你知道“五高”吗?
- 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强中秋、国庆期间市场价格监管
- 美国制裁造成委内瑞拉疫苗供应面临困难 民众健康受到威胁
- 5月份钢铁业盈利转正 钢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 英国央行行长:利率将会逐步降低
- 2022武汉双年展启幕 四百余件中外作品亮相
- 科创板开市四周年:从“试验田”到“全面注册制” 制度探新助资本赋能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抵达德国
- 浙江上线“知产检察e站” 全流程闭环保护知识产权
- 受台湾花莲县海域地震影响 部分铁路线路临时封锁
- 《梦中的那片海》热播 以平凡人生致敬理想
- 前三季度河北企业进出口享惠6619万元
- 九三学社青年创新创业论坛:“AI for Science”
- 查扣涉案黄金4976克!女子投资530万 竟是电诈“洗钱”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024年3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
- 36人电信网络诈骗案西安宣判 主犯获刑十年又六个月
- 西班牙首相表态:将提议议会承认巴勒斯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