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划定工业用地红线1409平方公里 引向园区聚集发展
中新网昆明10月17日电 (记者 韩帅南)“云南完成工业用地红线划定工作,共划定工业用地红线1409平方公里,引导工业用地向园区聚集发展。其中976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用于保障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占工业用地红线总量的69%,稳定工业用地总量。”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查高中建17日表示。
当日,“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七彩云南·智选地’——云南省建设用地招商云平台上线”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行。
高中建在会上介绍,云南已按期完成并正式启用“三区三线”(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划定成果,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省89个开发区积极开展新一轮产业园区优化提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67个开发区总体规划已获批,64个开发区已启动新一轮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工作;89个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553.37平方公里,其中划入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144平方公里,为建设项目提供空间保障。
高中建称,云南以有效的项目投资作为配置土地要素的依据,加强各州(市)核算计划指标的统筹安排,计划指标向土地投资强度大、亩均产出高的开发区倾斜。截至目前,完成审批并批复开发区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110个、面积3.50万亩,供应100宗、面积3.01万亩,有力助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
同时,云南实施节约集约,促进园区土地高效利用。截至目前,全省89个开发区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67万亩、闲置土地1.96万亩,产生计划指标1.98亩,持续推动以存量换增量,助力企业盘活资产化债。省级以上开发区以“标准地”方式出让29宗,面积4816.99亩,安宁产业园区、蒙自经开区等通过“标准地”出让,实现“交地即交证”。全省开发区通过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土地共有29宗面积1026亩,全省通过落实各项用地政策降低企业用地成本2.5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打造了“七彩云南·智选地”——云南省建设用地招商云平台,旨在解决“土地等项目”“项目等土地”等供需不匹配问题,实现政府招商更精准、企业选址更便捷、项目落地更高效。目前,该平台中已上架地块710宗、面积7.09万亩,省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41个。(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A股房地产板块周五表现亮眼
- 国泰航空解聘3名涉歧视事件的空中服务员
- 文化中国行丨当节气遇上非遗:处暑过后,唱响舟山渔民号子
- 国家发改委谈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
- 7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05元 上调7个基点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成功打击以色列军事目标
- 对标气电碳排放水平 中国推动煤电领域低碳化改造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 保护性开采、循环利用 山西探索“世界稀缺煤种”炼焦煤保护性开采
- 潘承洞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在济南举行
- 第十四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启动 专家呼吁关注女性甲状腺健康
- 湖北省博物馆少儿体验馆开馆
- 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板企业达334家 累计融资超100亿元
- 网络新业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座谈会在赣举行
- 欧盟加快推进数字欧元
- 加大支持力度 今年涉农贷款增长创新高
- 男子求助如何打开亡父遗留14年手机:千人留言,华强北网友正在帮他
- 体重仅15斤宝宝在沪成功“换心” 今出院
- 从乌鲁木齐到阿斯塔纳 中国姑娘2000公里的跨国骑行
- 四川美术学院办本科生年展 215件作品展青年艺术风采
- 热门推荐
-
- 美国洛杉矶一房屋发生火灾致3死2伤 64岁男子被拘留
- 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南非总统视察救灾情况 承诺加强灾害响应力度
- 死亡率极高、发现后多为晚期 出现这些情况及时就医
- 港股涨势不歇 内房股强势上行
- 103部影片定档 2024年暑期档供给充沛
- 厄瓜多尔发现濒临灭绝的新种小丑蟾蜍
- “邮轮游”“反季去玩雪”“水上漂”……暑期消费“花式上新”持续升温
- 青海海西州农牧民收入在该省率先突破2万元大关
- 2023年内蒙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30元
- 厦门近5万名困难群众获赠“惠厦保”爱心保障
- 上海:探索“上海特色”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模式
- 三星中国Galaxy Z系列新品接入豆包大模型
- 河南两会关注“胖东来现象” 文商旅融合迈上新赛道
- 中山国际人才岛揭幕 发布专属人才支持政策
- 农业银行发挥特色优势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共富共享齐参与 乡村治理引蝶变
- 川渝农民工服务周启动 2000家企业将带来约6万个岗位
- “西湖牌”莲蓬荷叶义卖重启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亮相助力
- 保障“离线休息权”化解数字时代的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