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援青”项目签约 青海扩“朋友圈”促大数据产业绿色发展
中新网西宁10月10日电 (李隽)10日,“数据援青”项目签约仪式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青海电信与上海临港、南京智算中心、江西艾泰等签订“数据援青”合作协议,在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青海加快大数据产业绿色发展,提升“绿色算力”品牌影响力注入新动能。
“作为我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梯队,长期以来,青海电信承担着青海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任,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零碳’绿色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建成投用。今天签订‘数据援青’合作协议,在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产业在智算领域的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数据产业。”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靳力说。
据介绍,青海是国家规划确定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和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居全国首位。该省气候冷凉干燥,年平均气温仅3.7℃,数据中心制冷用电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左右,在用大型数据中心平均能耗指标PUE值同等技术条件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青海联疆络藏、通甘达川,战略纵深良好,适宜建设战略性算力基础设施和大规模数据存储、灾备基地。西宁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顺利开通,我省首台根镜像服务器上线运行,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获批建设,已于今年8月上线试运行,是目前我国东经102度线以西地区唯一的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靳力说,希望签约各方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加大在青项目建设、应用推广的力度。
近年来,青海打造绿色低碳的数据与算力基础设施,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今年4月,该省正式启动“数据援青”工作。中国能建、重庆亿众、雨色大数据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举办第24届“青洽会”青海数据援青暨大数据产业绿色发展峰会,组建成立青海绿色算力产业联盟,汇聚36家省内外大数据领域骨干企业,加快大数据产业绿色发展。
“随着ChatGPT将AI发展带入新阶段,后期大模型训练的算力需求也将百倍增长,未来算力将是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基础,‘智算中心’会逐步成为主流选择,其资源布局和数据处理能力将会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高耗能也同时成为制约算力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总经理苏小明介绍,作为大模型算法训练“大后方”优势明显,青海绿色算力在绿电使用、能耗占比、节能技术、冷凉气候方面的优势特点将会快速显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涉嫌制造圣彼得堡咖啡店爆炸案的嫌疑人被控2项罪名
- 河北高碑店:受灾区域光缆已全部抢修贯通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暨机器人产业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发起活动成功举办
- 国际最新研究:海绵记录表明全球变暖或已升温超过1.5°C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宁德:金牌旅游村建设焕发乡村新活力
- (国际观察)印尼大选三足鼎立 谁能接替佐科?
- 周边游、自驾游攀升 福建宁德“双节”假期文旅市场供需两旺
- 京版集团与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联合向中马青少年推荐50种图书
- 北京海淀计划到2026年医药健康产业收入达1500亿元
- “五一”假期前三天 北京全市公园接待游客526万人次
- 演唱会下沉县城 催生年轻人文旅消费新潮
- 以外长:伊朗通过匈牙利转达攻击以色列意向
- 雄忻高铁跨南水北调矮塔斜拉桥西主塔封顶
- 江西上饶:延伸农业产业链 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
- 可可西里藏羚羊“奶爸”和他的羊仔
- 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在沈阳启动
- 新疆为民众“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夜经济”出谋划策
- 杭温高铁开通见闻:共赴“飞驰之旅”与“机遇之路”
- 农民唱主角“农味”十足 广西开展逾百场庆丰收活动
- 她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抢险救灾一线
- 热门推荐
-
- 台风“小犬”将影响台湾岛 华西地区持续阴雨雪
- 第六届进博会6月1日起接受专业观众报名
- 苏丹武装冲突双方同意停火72小时 冲突已致420余人死亡
- 沈阳:校地合作共建青年夜校 为青年点亮夜间文化生活
- 沿着“网线”顺藤摸瓜,剥开粽子“天价”外衣
- 持续强化出生缺陷防治网络 我国重大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下降
- 中亚媒体高层走进新疆昌吉市:一次充满惊喜的参访
- 重庆市核学会成立 深化东西部核科技创新合作
- 2024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发布 中国华服周、村超、村BA等入选
- “巴中经济合作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巴西南大河州举行
- 上半年多项数据指标向好 我国经济未来走势如何?一组数据了解
- 云南天文台探测到超新星激波突破信号
- 曹雪芹北京故居“死而复生”,他真的在此写出《红楼梦》吗?
- 中国科研人员证实利用火星壤制备纤维材料的可行性
- 山西忻州求新谋变 城乡融合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 老业务新突破!建行落地首笔京津冀地区平行进口车购车分期业务
- 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完成交付
- (经济观察)“双11”迈入第十五年 凸显三大新趋势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打造全国首个“走出去”公共服务办事大厅
- 专家学者武当山共话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