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30年 工业产值从50亿元增至近2000亿元
中新社上海10月7日电 (记者 郑莹莹)“今年是上海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30周年。30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从工业产值不足5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产业,成长为工业产值近2000亿元、产业规模近9000亿元的新兴产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7日说。
他表示,上海是中国现代医药产业的发祥地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高地。1993年,上海率先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30载发展,上海加快形成一个“热带雨林”般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019年以来,上海累计获批17个1类创新药,约占全国1/4。国际排名前20位的药械企业中有80%以上将中国区总部或研发生产总部设在上海。”他介绍说。
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将于本月举办,今年该产业周将首次在海外举办同期活动——在吉尔吉斯斯坦举办“国际科学与实践大会暨中亚-中国高端生物医药展览会”,与海外同行分享相关成果,助力中国企业在中亚布局设点、开展合作。
“通过3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体会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创新、临床、金融、人才等发展要素。”吴金城说。比如,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达28万人。
上海将“加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平表示,当前,上海已聚集14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100多个专业服务平台,计划建设总规模近500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标准厂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首个婚姻职业本科专业招生火爆 “幸福产业人”如何培养
- 百载商埠书新篇 汕头打造外向型经济新高地
- 亚钾国际:湄公河畔造新城
- 中外媒体聚焦重庆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畅联东盟 向海而兴
- 游客冬季出行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国家气象中心提示
- 国家统计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
- 中泰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泰国游客赴中国旅游参观热情高涨
- 中国驻马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免签入境马来西亚注意事项
- 上半年GDP30强城市洗牌:杭州再超武汉,南通合肥挺进前20
- 山东校园创新举办“开学礼” “龙”光焕发开启新学期
- 内蒙古敖汉旗乌兰牧骑将在京上演评剧《赵锦棠》
- 吉林首个大型自然人群队列启动建设
- 深空深海全覆盖!我国加速攻关下一代北斗系统技术
- “你好中国!”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走进巴西
- 巢马城际铁路全线隧道贯通
- (新春走基层)发米发鸡发现金 湖北咸宁一村小组给村民分红利
- 学者呼吁充分关注文化在科技新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勇气满分——全国中小学生体测公开课》开播在即
- 乌克兰留学生娜斯佳:山水之美让我爱上中国
- 全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超3.35万个
- 热门推荐
-
- 中新文娱评视频会员投屏需加钱:观众不是养肥再宰的羔羊
- 俄与联合国将磋商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经黑海的农产品出口受干扰】
- “乌镇峰会”:十年回首再出发
- 首发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 上交所2024年为市场办实事项目发布
- 112国艺术家作品共聚中国美术馆一展丝路缤纷
- 西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南京云锦:逐花易色 把灿烂云霞织进烟火人间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中国经济向“新”力丨贵州“桥旅融合” “玩转”桥梁促发展
- 把技术研究课题转化为教学设计课程
- 网红医生“看诊”视频被质疑摆拍
- 2023年5.23万辆商品车“乘火车”运抵拉萨
- 彭绍民:行医一时,鞠躬一生
- 稻城亚丁景区贡嘎措至五色海、牛奶海暂停开放
- 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连续保持1650万立方米以上
- “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
- 西藏定日地震救援搜救工作已转为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
- 今年第4号台风或将登陆海南沿海 中国气象局启动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中国首部大规模地震预警系统专著在成都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