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繁荣出境游市场
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强劲回暖,供需两端加快复苏,今年“十一”假期或迎来一波出境游高峰。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不久前发布通知,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今年1月份和3月份,文化和旅游部曾相继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出境团队游国家名单。目前,三批试点出境团队游名单上的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38个,除了极少数国家外,与我国签订过旅游目的地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大都在其中。这标志着我国公民赴全球主要旅游目的地团队游业务基本全面开放。
今年以来,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有序复苏的良好态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出境游目的地共计接待中国游客4037万人次。中国市场和中国游客的回归,重燃了全球旅游业的信心。而出境团队游的全面放开,将为全球旅游市场带来更多增量客流,进一步提振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市场,助推世界经济复苏。
从目前来看,航班运力和签证等仍存在资源恢复分布不均、供小于求的情况。出境游的复苏与国际航线的恢复密不可分。中国民航局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恢复至2019年的23.0%。这与市场需求还有相当大差距,需要加快恢复。同时,目的地入境政策也是市场复苏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些热门目的地签证和入境便利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有赖于相关部门、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旅游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此外,过去3年,出境旅游行业人才有所流失,也面临人力资源重整的问题。广大旅游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多措并举尽快补齐专业人才缺口,并积极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复苏和发展,并非简单恢复到旧有增长曲线、回归到原有格局,而是将根据市场变化加以系统重塑。这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并为旅游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广大企业应该有充分信心迎接全新挑战,让出境旅游市场更加蓬勃兴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经济网供稿)
邓 浩(来源:经济日报)
邓 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建京港高铁九江至南昌段施工进入“快车道”
- “巴中经济合作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巴西南大河州举行
- 高科技赋能“长三角农业硅谷” 生态资源成富民产业
- 话剧《百年回响》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上演
- 新锐美妆品牌倒闭清仓,中小美妆淘汰赛加剧
- “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汉庭”是个伪命题
- “投靠朋友落户”上热搜,寄予着哪些期待
- 力度与温度并重 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
- 商场防坠落,细节有待加强
- 广西钦州撤地设市30年:北部湾畔崛起新兴临港工业城市
- 直击武汉雪后早高峰:路面车辆减少 多部门应对
- 安徽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入围门槛超61亿元
- 临近春节假期 广西部分口岸将迎出入境客流高峰
- 江西人大代表李赣兴:设立“中意设计创新基地”南康家具研发中心
- 冷空气再来袭 雨雪降温将横扫北方
- 国办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
- 韩总统室:日本福岛水产品绝对不会进入韩国国内
- 内蒙古青年骨科医生的20年大医修成之路
- 官方:有序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业务与个人养老金衔接
- 外媒:美俄高级将领罕见通话 讨论乌克兰危机等话题
- 热门推荐
-
- “打金工作室”因侵犯著作权罪获刑,《穿越火线》协助警方全链条打击外挂黑产
- 共治+数字化 成都探索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 菲律宾宣布解除棉兰老岛国家紧急状态
- (新春走基层)一座湘中县城的全球吉他生意
- 续原创绘本新篇章 “卓越大师·中国2025”评选长名单发布
- 多地直面“公摊”痛点 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
- 广西防城港建设生态海堤 保护北部湾海域生物多样性
- 明星广州加盟直播带货 优质资源加速涌入直播赛道
- 历时4个月 “奔跑吧·少年”重庆市儿童青少年社区亲子运动会落幕
- 巴方:以军连续轰炸加沙中部和南部 致多人死伤
- 四部门:做好金融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 新闻1+1丨促消费措施不断,效果如何显现?
- 岭南国画名家共绘中草药图谱 百“葫”送福迎春
- 围绕创新驱动东北振兴 台盟中央开展2023年重点考察调研
- 纪念蒙古族画家官布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举行 代表作《草原小姐妹》等
- 两岸企业家共谋数字经济产业合作 台资企业获授信50亿元
- 美日韩领导人广岛会面后白宫发声明:拜登赞扬了二人
- 杭州国家版本馆金东“文润阅读室”揭牌启用
-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最年轻”诺奖为何与众不同?
- 《青海湖生命之歌》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