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经典文化呼唤更多“中秋登楼夜”
中秋佳节将至,武汉一个别出心裁的“相框打卡点”,爆红了起来。不少市民和游客纷纷来到“限定机位”,在多个社交平台分享“打卡”。一个个“游客视角”中,近处是红墙灰瓦,一幅巨大“相框”里,精致典雅的鎏金字体写有“中秋登楼夜 每一首唐诗都为我而作”,以及唐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远处,夜幕中,千年黄鹤楼巍峨伫立,华灯璀璨。诗意、古建筑和经典唐诗的搭配,浑然一体。
据悉,“中秋登楼夜”携手武汉黄鹤楼举办的中秋晚会,将于9月29日晚在抖音正式播出。这场主题为“每一首唐诗都为我而作”的晚会,由知名诗人西川担任总策划,王刚担任主持人,六神磊磊、都靓、《长安三万里》剧组,以及抖音上著名的文化学者都将亮相。而在26日,抖音与湖北媒体极目新闻还联合出品了“抖音写给武汉的情书”——180秒的武汉主题短片《蛮扎实》。
不难发现,今年中秋,武汉和“中秋登楼夜”晚会活动爆火,意义重大,且早有“玄机”。其一,今年是武昌古城建城1800周年,千年沧桑沉淀下悠久文化,伟大的唐诗就是代表;其二,武汉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重要发祥地,“九省通衢”的特殊地理区位,也孕育出其开放、包容、“扎实”的城市气质;还有,今年夏天火热的院线电影《长安三万里》,也直接为武汉、黄鹤楼和唐诗“加满了油”。
其实,无论是人文、交通、地理,从古至今,武汉都很“火”。在古代,南来北往的文人,奔波赶路的商贾,大都与武汉有不解之缘——尤其是文人雅士、名家墨客。仅以唐诗为例,诸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崔颢等,都在武汉留下许多千古名篇。可以说,唐诗就是武汉最明显的文化底子。而眼下,抖音发布的《2023抖音唐诗数据报告》也显示,在最受欢迎的唐诗相关景点中,黄鹤楼成为“最热门打卡地”。过去一年,近百万名网友在抖音发布短视频,分享唐诗之美,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58亿,同比增长74%。
古今中外的历史早已表明,决定一座城市、一个民族的气质和生命力的,根本上是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传统文化、优秀经典不仅能滋养心灵,丰满精气神,更能汇聚集体情感、共同记忆和信仰。如唐诗,它就是中国人心中优秀传统经典的一个“最大公约数”,时常唤醒中国人的诗情生活,涵养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显示,今年7月、8月,黄鹤楼接待游客量逾百万人次,“诗词里的黄鹤楼”成为热门词汇。从唐诗唤起记忆和兴趣,到实地旅游“打卡”,再到消费和助力冲上“热门”关注,唐诗和武汉和黄鹤楼“互相成就”。
当然要看到,优秀传统经典的力量,不止在武汉。近年来,传统文化和优秀经典被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弘扬,涌现出诸多家喻户晓的电视电影、诗词大赛和诗词达人。而作为新型传播平台,抖音也通过自身优势,投入资金、智力和技术等资源,助力传统经典的传承弘扬。仅以唐诗来看,抖音不仅发布相关报告、还邀请名家大家推出短视频版和纸质版《唐诗三百首》。此外,还鼓励各行业人群尤其是青年,参与到唐诗和唐诗文化的互动之中。来自新技术、新平台的一系列举措,让传统经典继续被激活、传扬;而“旧”的传统经典,也借助新渠道、新形式而焕发新生命力,丰满众人的精神和生活。
因此,这场在武汉的“中秋登楼夜”晚会,也多了几分意义和期待。在快节奏、浅刺激、碎片化生活的今天,诗情诗意的意义日益凸显。数千年时间长河洗礼的传统文化、优秀经典,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生活密码,我们当倍加珍惜,创新弘扬传承。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需要和期盼更多“中秋登楼夜”晚会活动。(文/宋凛)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菲合作遣返近200名在菲从事离岸博彩中国公民
- “快乐”成为文旅“热词” 天津文旅以“人”吸睛
- 新台风“海葵”生成 “苏拉”未来路径不确定性加大
- 中欧两大商会举行“商业领袖圆桌对话会”
- 精准提升数字基建综合水平
- “陕农优品”飘香大湾区 陕西8大产业链企业亮相广州
- 78.8%受访单身青年在婚恋交友平台注册过
- (“一带一路”10 周年)“大胆来豫投资”,河南四条“丝路”串联全球
- 第二十三届投洽会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 10月中国制造业PMI重返景气区间
- 名创优品品牌升级成效显著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达37.2亿
- 中国代表敦促日本全面配合接受严格国际监督
- 头颅外伤七年后内耳结构消失? 专家:警惕外伤致聋!
- 金与正最新谈话提醒韩国:朝鲜不会用洲际弹道导弹瞄准首尔
- 广西师范大学举办“国际文化节” 中外师生欢度泼水节
- 研究显示:睡眠时间较长儿童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得分更优
- 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通泰扬大桥跨京沪高速连续梁合龙
- 重庆携手“与辉同行” 展多维城市山河人文魅力
- 2024国庆档电影票房破16亿
- 湖南江永“人+货+链”电商新模式赋能数字乡村
- 热门推荐
-
- 解读七种“经济” 把握发展机遇
- 南方五省区清洁电源供给格局基本形成
- 4月我国债券市场发行近7万亿元
-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真金白银”提信心促消费
- 2024年5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 暑期文博大餐、文旅消费热力涌动 中华文化展现强大吸引力
-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证实:肠癌相关标准治疗方案非普遍适用
- 2023年中关村阿卡贝拉人声艺术汇活动圆满收官
- 尴尬!英国核潜艇试射“三叉戟”导弹又失败了
- 欢喜过年!这些乡村好物你了解多少?
- 外媒:俄称乌军袭击新卡霍夫卡市一客车 已致5死21伤
- 增样本降精度 日本调整核污水排海对水产品影响测量方法
- 浙江轨道“心脏”守护者:爬坡过坎 护航平安出行
- “新能源+”为中国西部农村蓄能加码
- 2023“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红楼文化主题征集成果喜人
- 旅韩大熊猫“福宝”临别在即 “宝家族”联名产品热销
- 陕西历史博物馆呼吁市民“让景于客”
- 长江主航道通航史上最大进江油轮靠泊江苏
- 中新网评:重拳打击偷拍,让隐藏摄像头无处可藏
-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