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份榜单看民营经济新发展
日前,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以下简称“民企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企业500强(以下简称“企业500强”)榜单先后发布。不少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表示,两份榜单彰显了民营经济的成长进步,也坚定了广大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信心。
综合实力加强
2023民企500强营收增长3.94%,2023企业500强中民企占244家
从民企500强榜单来看,民营企业的营收规模、总体实力均实现增长。
入围门槛更高。2023民企500强入围门槛达275.78亿元,比上年增加12.11亿元。
企业营收更高。2023民企500强营业收入总额39.83万亿元,增长3.94%。
规模实力更强。2023民企500强资产总额46.31万亿元,增长11.21%。有28家民营企业500强入围世界500强。
“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纵观十几年来民企500强榜单入围门槛不断提升的历程以及企业排序的变化,在各类政策支持下,广大民营企业开拓创新、迎难而上,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积极开拓新市场、新业态、新领域,在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等方面,实现了新的飞跃与突破。”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表示。
从企业500强榜单来看,近年来,入围的民营企业数量保持增长态势。
“2023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数量为244家,比2013年增加了54家。”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高蕊告诉记者,这些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上榜数量逐渐接近,不同所有制的数量结构趋于稳定。
发展质量提升
2023企业500强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强度创新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一项项成绩。这些可喜变化,同样体现在两份榜单上。
先看民企500强榜单。
科研投入更足。2023民企500强中,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3%的企业326家,超过10%的企业175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的企业86家,超过10%的企业8家。
创新作用凸显。2023民企500强中,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九成以上企业从不同层面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近九成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绿色低碳发展。
再看企业500强榜单。
2023企业500强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强度创下1.85%的新高,其中,民营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入围的民营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7036.34亿元,占比44.57%。
研发投入持之以恒,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23企业500强中的民营企业共申报专利总数69.52万项,比上年增长5.83%,其中申报发明专利34万项,比上年增长8.25%;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上,民营企业共申报参与了2420项,占比为48.48%。此外,2023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中,民营企业有56家,其中华为、中兴、美的等6家进入前10。
在国际化经营方面,民营企业也有着不俗表现,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国际化指标稳中有进。
2023民企500强出口总额2763.6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9.34亿美元,增幅为12.6%。2023中国跨国公司100大中,按照跨国指数排序位居前20名的企业中,有15家为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国际化经营中都取得积极进展,这是民营企业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韧性、提高发展动力的体现。”高蕊表示。
作用贡献增大
民企500强纳税总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51%,就业总数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1.5%
纳税总额达1.25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51%,有3家企业纳税额超过400亿元;就业总数1097.2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1.5%;358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329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纵观2023民企500强榜单,不少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从两份榜单可以看出,国企民企竞争合作、优势互补、携手并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先看202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其中,国有企业占49家,涉及9个领域,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民营企业占51家,涉及7个领域,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等领域。
再看2023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国有企业在公共服务、基础服务领域具有优势,民营企业则在互联网服务、物流、供应链服务等领域更具活力。
“中国企业500强的系列榜单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呈现各自发展特色,共同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蕊表示。
同时也要看到,受多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部分经营指标出现波动。“经济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表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表示,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将进一步激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驻华大使看两会】摩尔多瓦驻华大使:希望为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搭建桥梁
- (新春走基层)迎新纳福庆新年 广州多个项目工地年味浓厚
- “五一”假期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运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 澳媒称过去十年澳大利亚因极端高温入院人数显著增加
- 西藏为什么有那么多川菜馆?
- 达能首席执行官盛睿安:希望为中国老年人口的饮食结构变得更好做贡献
- 杭州逐鹿微短剧赛道 发力“精品化”分羹市场
- 加拿大通胀率实现近19个月以来最小增幅
- 超长长长预售!一年前买的专辑为何现在还不发货?
- 导游资格考试报名火爆 旅游市场新趋势你get了吗?
- 云南瑞丽民警中缅边境救助被困巨松鼠
- 爆火之后,“贵州村超”抖音酒旅订单同比增160倍
- 近百幅云南美图缅甸仰光展出 邀民众体验“云南生活”
- 威马汽车、天际汽车再传“利空” 造车新势力“掉队者”可能撑不过今年?
-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首条线路发挥供水效益
- 港股重返20000点 成交额增至1800亿港元
- 浙江长兴空军英雄纪念馆 上起开学第一课
- 强降雨致湖南沅陵五强溪镇严重内涝 约1.5万人受灾
- 打造东北亚创意设计新高地 紫丁香创意设计大赛哈尔滨启动
- 长春汽博会观察:智能化成竞争关键词
- 热门推荐
-
- 外媒:以军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军事行动将持续数周
- 和美乡村擦亮底色 湖南芷江侗乡处处绘就新画卷
- “非遗”闽剧公益演出亮相“五一”假期 助力文旅经济
- 受台风“摩羯”影响 云南启动地质灾害防御和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 “一云多芯”将成云计算平台“刚需” 落地仍存多方面挑战
- 湖南祁阳多样化种植实现“一棚多收”
- 今年经上海口岸免签入境外籍人员数是去年同期4.7倍
- 安徽黄山市逾20万人受灾 40家景区暂停开放
- 一架载有6人的飞机在哥斯达黎加坠毁 飞机残骸已找到
- 人工智能面临工作领域挑战
- 击败“中年发福”的诀窍
- (新春走基层)贵州民众“舞龙”闹春 祈福新年好彩头
- 航空公司“积分清零”,为何让人心绪难平?
- 普京向杰出人士授勋 百岁老兵:我曾申请去俄乌前线
- “鲁迅式脱口秀”引200多万粉丝追看
- “金陵花市”年味浓 “家门口公园”携“繁花”焕新归来
- 专家聚新疆共谋“中亚—天山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产业创新发展”
- 四川万源成功避险一起山体滑坡 22户34人提前撤离
- 京津冀面向青年科研人才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 加大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贷款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