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强入围门槛达275.78亿元 民营经济质效稳步提升
全国工商联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275.78亿元,比上年增加12.11亿元。
500强是民营企业的排头兵,其数据变化、排序升降是观察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超预期因素冲击之下,500强入围门槛仍创新高,体现出我国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
制造业更显韧性
2022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39.83万亿元,上升3.94%,保持连年增长;资产总额46.31万亿元,止住上一年下降趋势,迎来显著回升;税后净利润、销售净利率等尽管有所下降,但降幅较上一年收窄。
在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内外需不足等多重挑战下,民企500强能保持营收总额和资产总额双增长,足显韧性之强。“营收增长一方面是企业奋斗拼搏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我国市场仍有足够的机会和份额。不过,成本上升等外部性因素难以在短期内克服,因此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有所回落。”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说。
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企业继续在民企500强中保持主导地位,数量为322家,较上年增加21家,且营收总额、资产总额、纳税总额、就业人数等指标较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李志起认为,在全球供应链遭受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生产能力和生产秩序率先恢复,保障了出口增长,带动了民企制造业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全面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制造业获得政策支持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税费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举措都能使企业直接受益,再加上制造业企业实体资产相对丰厚,也更易获得贷款支持。”李志起说。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介绍,作为制造业企业,近年来魏桥集团积极布局下游加工,建设魏桥轻量化基地,带动形成新能源轻量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更需要其发挥压舱石作用。“制造业民企数量的增长,显示出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坚定步伐和巨大动能,特别是重工业制造、装备制造以及现代数字技术智能制造保持较强进取势头。”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吴跃农说。
转型升级是趋势
报告显示,2022年,75.2%的民企500强实施转型升级。李志起认为,一方面,民营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提高在产业链的话语权,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主动实施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行业产能过剩、国际市场低迷等因素倒逼企业自我加压,改革发展模式。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秋荣表示,恒力深耕研发创新,持续推进产业转型。
作为排头兵,500强的转型实践对于广大民营企业而言,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民企500强转型升级,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高环保性能等,背后离不开关键技术研发。最近3年,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超3%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3%的民企500强数量连年增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意识到,必须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李志起表示,企业愈加重视研发投入,表明民营经济正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榜单中名次跃升明显,该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围绕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和市场应用集成创新三大发展方向,不断攻克动力及储能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主动服务“双碳”战略。
“民营制造企业在创新上大幅投入,智转数改结出硕果,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效,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供动力。”吴跃农说。
仍需持续提升信心
受外部环境影响,民企500强成本上升、需求不振的问题仍然存在。
从调研情况看,民企500强海外投资增速出现回落,反映原材料成本较高、用工成本上升、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500强企业数量较多。“这些问题难以靠企业自身消化,一些民营企业信心仍然不足。”李志起说。
面对民企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国家支持政策也密集出台。多家500强民企表示,强化民营经济“内在要素”和“自己人”的重要定位体现了民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在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动中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有效提振了发展信心。数据显示,近七成民企500强认为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专家提出,尽管存在困难,但民企500强整体实力依然在增强,说明只要企业家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不断积累市场竞争经验,用活各类惠企政策,就能实现新的突破。
报告还显示,民企500强中,有419家希望进一步降低税率;超过200家希望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基数和缴存费率、产业链上下游政策优惠统筹安排、出台鼓励创新税收优惠等政策。专家建议,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政策加快落实落细,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民营企业。 (经济日报记者 曾诗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4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3%
- 使用互联网如何影响精神健康?研究称或能提升逾50岁人群幸福感
- 外国人来华支付更便利 上半年“外包内用”交易额同比增超7倍
- 贵州省从江县一民船发生侧翻致8人遇难
- 4月1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0元、195元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推出舞剧《天下大足》 张翰等人领衔
- 江苏快递无人车助力大闸蟹奔赴消费者节日餐桌
- 文化中国行 | 版本资源量质齐增 全景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中国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本月开始发行
- 云南彝良强降雨引发山洪 有人员失联
- 北京发布新版专技类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规范预收资金存管
- 浙江青海工会职工疗休养精品线路发布
- 两岸艺术家共绘武夷山作品展台北开幕
- 非遗国潮“出海”正当时
- 拥有全球最长126米叶片海上风电机组有哪些黑科技?
- 感受地道“中国年·湖南味” 湖南举行非遗元宵喜乐会
- 频频“中招”呼吸道疾病 对免疫力影响大吗?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宫灯第一村”蝶变史:从走街串巷到俏销海外
- 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在北京举行
- 广州会展西路过江隧道项目建设整体进度完成三成
- 热门推荐
-
- 科技特派员扎根三秦大地 田间地头“把脉开方”
- 泰国研究机构称若泰国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将获新的发展空间
- 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口农产品实现“口岸直通”
-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今起实施 聚焦公众参与
- 编剧陈彤: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 京津冀将构建协同保障的区域能源体系
- 上海最大免费公园24小时开放 公园与街区无界融合
- 60万尾鱼苗放流图们江
- 女性艺术家作品备受关注与追捧 拍卖市场的“她艺风”从哪儿吹来?
- 联合国秘书长就巴以局势发表讲话 呼吁打破恶性循环
- 甘肃康县:小小食用菌焕发绿色农业发展新“蘑”力
- 年销超900万辆 中国新能源车何以成为“领跑者”?
-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期待峰会为延续中非友谊提供动力”
- 1针完成!机器人辅助高效穿刺活检
- 郎静山故居成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 影像为媒促交流
-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这些字词你读对了吗?
- 北京启动“京果飘香·全民采摘季” 引导消费者走进田园
- 广州旅展推出数万款旅游产品 力促旅游消费
- 冷空气继续影响江汉江淮等地 云南西南部等地雨势较强
- 西安—北部湾港—(泰国)林查班港化工品专列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