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开启建设“世界绿色硅都”节奏
中新网包头9月12日电 题:内蒙古包头开启建设“世界绿色硅都”节奏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9月12日,2023年中国硅业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如期召开,该市建设“世界绿色硅都”的话题,再成高频词。
2023年5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六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上,包头市被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授予“世界绿色硅都”称号。
记者从2023年中国硅业大会现场获悉,目前,该市正式开启建设“世界绿色硅都”的节奏。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工业城市,此前靠稀土扬名海内外的包头市,建设“世界绿色硅都”的底气何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包头市长张锐当天在演讲中坦言,包头市是全国最大的多晶硅、单晶硅生产基地。近期国家陆续出台《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等支持晶硅光伏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当地发展晶硅光伏产业迎来难得的机遇。
让张锐底气十足的是,目前,中国13家硅产业头部企业已在包头市落地扎根,40多家光伏相关企业接踵而至、追加投资、扩大产能,多晶硅产能和产量规模排名全国第一,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2022年包头市成为全国首个硅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城市。
“今年,我们又引进实施63个硅产业项目……产业规模的持续壮大,为产业各环节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张锐认为,建设全国、全球最负盛名的硅产业中心城市,在包头市各方已形成共识。
“自包头谋划发展晶硅产业之时起,我们就精选头部企业,加大招引力度,因势利导构建上下游延伸、左右侧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已基本做到产业链各环节都有头部企业。”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晶硅产业规模,集中力量引进切片、电池片、组件企业,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力争5年内半导体、有机硅产业产值分别达到千亿元。”
建设“世界绿色硅都”,包头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技术亦是关键因素。
记者从包头市政府获悉,当前,云集包头的硅产业头部企业都拥有着引领行业前沿的技术优势,在多晶硅、单晶硅、切片方面,这些企业的技术均引领了同行业先进水平。
包头市亦是全国少有的风光资源富集地区之一,能够为硅产业发展提供“绿色电、便宜电、可靠电”。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绿电”不仅是包头市产业产品低碳化、绿色化生产制造的有力支撑,更是包头市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行证。
值得提及的是,位于包头境内的满都拉口岸,也将为包头建设“世界绿色硅都”提供便捷。
“近年来,中国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晶硅光伏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认为,当前,包头市硅产业集群建设迎来了最好时代。(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同心大讲堂”开讲 王坚分享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 出土简帛记述的秦汉时代
- 大连机场春运期间旅客吞吐量210万人次 单日客流创历年新高
- 北京大兴消防驰援门头沟:徒步跋涉10公里 成功转运特殊病人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广东力挺民营企业做创新主角
-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发布
- 手足口病即将进入高发季节 如何预防?记住这6点提示
- 林毅峰:中国深远海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 需自己“蹚”路
- 掘金市场蓝海 谁在热“炒”预制菜?
- 河南县域社会治理20强名单出炉
- “中韩国际声乐展演”启动 戴玉强:发掘更多优秀声乐人才
- 新一批京彩绿色消费券8月5日10时发放 可选购超过2万款商品
- 1.06亿人次,超2019年同期!端午出游很“热”
- 起底甲醛治理市场诚信缺失:商家制造焦虑,假检测假清除
- 土耳其:若瑞典新反恐法案通过 将重新审核其“入约”申请
- 万亿元市场,“开板”!“冰雪+”“体育+”为经济发展添“热力”
- 南宁举办首届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大赛 166名行业选手参与角逐
- 俄总统普京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
- 这场姐弟重逢,跨越了80年
- 新疆电网首次使用无人机AI技术回收登塔防坠装置
- 热门推荐
-
- 新闻1+1丨寒潮来袭,如何应对?
- 二三月演出淡季? 据说剧场都已经订满了
- 为种猪装芯片 港商内地打造工业级育种系统
- “潭美”减弱为热带低压 海南岛将有暴雨到大暴雨
- “上海闵行·台湾月”启动:两岸太极爱好者以拳会友
- 十年集聚引才培育沃土 第十届“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 国际人士谈全球绿色转型:中国是提供者、引领者和探路者
- 陕西商洛:高标准建设“四块田” 抢抓农时忙春耕
-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发生5.2级地震 阿图什市消防10人先遣队已出动
- 高考结束,她又“躲”了起来……
- 中国国家碳计量中心交流协作机制建立
- 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2024)开营
- 韩媒:韩国祖国革新党党首曹国被判刑,丧失议员资格
- 中国多景区上演“背书热” 传统文化为城市旅游“上分”
- 道中华|茶,为什么在唐代被各民族奉为公认的“国家级饮料”?
- 海外华媒成都郫都“品”川菜:于热辣中见清雅
- 和评理|中芬合作再添“新动能”,助力中欧关系稳定发展
- 中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锐财经)
- 中国诗歌学会推出“新时代诗歌火炬传递行动” 线上线下呈现劳动者诗句
- 专家学者齐聚宁夏共话能源材料与绿色催化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