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海关合力支持三地空港“智慧口岸”建设 推动数字化转型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徐婧)京津冀三地海关支持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助力三地空港“智慧口岸”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推动空港“通关+物流”全链条信息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口岸作业、海关监管、企业办事等全程数字化、智能化。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在北京举行。在4日举办的2023京津冀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协同发展论坛上,北京海关介绍了关于京津冀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的创新举措。
北京海关副关长王辉介绍,今年前7个月,京津冀地区进出口2.85万亿,同比增长2.8%,占全国进出口的12.1%,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一直以来,天津海关、石家庄海关同北京海关一道,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发挥海关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作用,最大化利用海关政策,不断提升京津冀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合力为京津冀高水平协同对外开放提供强大动力。
在支持京津冀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方面,三地海关深化京津冀海运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改革试点,持续推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迈上规模水平。在重点港口试点实施关港智慧管控改革,探索实现海关监管货物和非海关监管货物同步作业,保障内外贸货物同船运输发展。
在支持京津冀区域跨境陆运通道建设方面,三地海关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支持京津冀区域协作开展中欧班列业务、拓展中欧班列线路,助力打造开放型陆港枢纽和京津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在促进京津冀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方面,三地海关支持京津冀综合保税区的有序申建、合理布局,助推区域综合保税区形成定位明确、特色突出、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发挥大兴机场综保区的区位优势和“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构建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高质量推动雄安新区综保区建设。
同时,京津冀海关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深化京津冀海关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通关保通保畅协调工作机制,建立重点企业重点物资通关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强京津冀海关合作,巩固扩大重点企业名单范围;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发展。稳步推进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措施试点工作。建立京津冀三关跨境电商风险防控智能监管新模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秋小长假火车票开售,节前部分短途车票紧俏
- 中国健全绿电交易机制 将促进国际互认
- “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在成都开展
- iQOO Z9 Turbo+正式发布:性能真旗舰 续航超旗舰
- 天津市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内蒙古兴安盟耐盐碱水稻亩产连续5年超500公斤 连年呈涨势
- 湖南郴州“唤醒”古村落 造就文教体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 美国歌手贾斯汀·汀布莱克就酒后驾驶案认罪 面临这些处罚
- 美媒:拜登计划离任前给特朗普写一封信
- 中国新坐标,强国复兴新注脚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 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加沙罹难 哈马斯欢迎继续停火谈判
- 地球最内核是什么?国际最新研究称或为半径约650千米铁球
- 直播年销售1.8亿元 这里的小盆景“长出”大生意
- 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力争达75%
- 中国贸促会:5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06
- 广西多名山歌手同台竞技 角逐“歌王”称号
- 雪豹等高原网红动物“出圈”传递青藏高原生态信息
- 为什么肝癌往往一发现就是晚期?
- 恶意“零元购”频现,如何防止仅退款被玩坏?
- 热门推荐
-
- 民航业进入增量提质关键期
- 网红当众“喝尿”博流量 警方:行拘!封号!
- 漫评美拟禁止网联汽车使用中国软硬件:”强行切断”
- 中新真探:银杏果中含有很多药用成分,可以食疗滋补?
- 中新健康|专家: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 废塑料化学循环可将“白色污染”变为“白色油田”
- “中国玻璃器皿之都”的女匠人:以古老技艺赶制海外订单
- 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深入开展 销售额超2000亿元
- 商务部:对原产于日本和印度的进口邻二氯苯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发起期终复审调查
- 民调显示:中日超半数受访者视对方为本国重要经贸伙伴
- “太好了,公交车终于恢复了”
- 2024全球电竞大会上海举行 多方携手共建开放、共赢产业生态
- 俄媒:乌军外籍教官在克里沃罗格的驻扎地遭袭
- 浙江与加拿大专家共商工程教育 提出创新跨学科培养
- 济南聚焦“创新医药”出台33条新措施 打通发展全链条
- 工信部为清华大学颁发智慧天网一号01星空间无线电业务许可
- 西藏日喀则定日县6.8级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
- 受地震影响 国铁济南局启动应急响应 对相关线路进行设备检查
- 尺素金声丨3年净增1758万亩,耕地这个“命根子”守得更牢了——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⑩
- 文化中国行丨设计下乡、挂牌保护 让传统村落“住得好”“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