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漠水乡”闯出龙虾养殖大户
中新网新疆阿拉尔9月3日电(史玉江)“宴老板,今天打捞的龙虾还有吧,我要60公斤。”新疆阿克苏市一餐饮老板将车开到宴立纯的龙虾养殖池边,一下车就喊道。
晏立纯是湖南人,2017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安家十三连后,率先养殖龙虾。经5年的摸索,为碱水中养殖水产品打开了“闸门”,由此与十六团结下不解之缘。
如今,晏立纯养殖小龙虾已成规模,在阿克苏地区独占鳌头,年产量约10吨,产值约100万元,成为当地龙虾专业养殖大户,带动当地多人从事龙虾等水产品养殖。
中新网记者在十三连龙虾养殖基地看到,茂盛的芦苇蜿蜒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塘池中,正在水中驾船捞虾的人忙得不亦乐乎。“这片水域有100多亩,亩产龙虾100多公斤,按每公斤100元出售,效益还不错。”晏立纯说,“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早晨要捕捞,在我这订购龙虾的多是老客户。”
“我现有200亩的水域面积养殖龙虾。这几年十六团对水产养殖很支持,我们用水也方便多了。预计今年的产量大概在9吨。”宴立纯说,这里的水质好,属于弱碱性水,很适合龙虾生长。
记者注意到,已捞到售卖池的龙虾十分活跃,且个大肥美。“这里的龙虾体型较大,大约22只一公斤。”宴立纯介绍,受益于优越的养殖环境,产出的龙虾味道鲜美,市场反馈不错。
“十三连靠近塔里木河,水域面积约500亩,可利用的水域面积400余亩,现有龙虾养殖面积300余亩,年产龙虾大约11吨,产值达120余万元。我们连目前已有5家农户养殖龙虾,正准备打造一个龙虾养殖基地,把龙虾养殖产业化和规模化。”十三连党支部书记周奇辉说,今年初,十六团对可利用水域面积进行了全面的统计摸底,在用水方面给予扶持。
新疆兵团第一师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所属十六团位于塔里木河源头,辖区内的连片水面蕴含着商机,星罗棋布的坑塘已成为当地民众发展水产养殖的“福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水产养殖种类已从传统的青鱼、草鱼、鲢鱼扩大到罗非鱼、龙虾、螃蟹等,今年预计年产值可突破9000余万元,已发展成名副其实的“沙漠水乡”。
“近年来,靠着连片水域,我们创新养殖模式,不仅增加经济收入,也为乡村产业振兴作出示范引领。”十六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专家:风险上升 美国经济可能正在衰退的边缘
- 8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23元 上调23个基点
- 广西贺州提升乡村“颜值” 扮靓粤港澳“后花园”
- 从新能源汽车看“广东制造”如何跃升?|年中经济观察
- 今冬最强寒潮来袭,各地气象局等部门提前部署减少冻害
- 匈牙利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席:滥用保护主义不利于欧盟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 海南三亚深耕入境游市场 与韩国旅企开展联合营销
- 马来西亚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5.6%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云听内容产品发布
- (两会声音)小麦如何抵御倒春寒?全国政协委员柴守玺呼吁科技研发
- 20名海外学生开启感知晋商文化之旅
- 今年上半年经上海外高桥口岸出入境船舶数创近5年新高
- 第十七个国际癫痫关爱日:癫痫病因复杂 需规范诊疗
- “唐诗西韵”回响大洋彼岸,中华之声架中美沟通之桥!
- 以总理称只会在实现所有目标后结束战争
- 从偏远小山村到网红打卡地 湖南花瑶聚居村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 军创企业广西投资洽谈热情高 签约项目总投资逾17亿元
- 菲仕兰发布2024半年报 中国业务持续双位数增长
- 快讯!美国大选选举日已有8州开放投票站
- 春节临近 各地装扮一新年味渐浓
- 热门推荐
-
- 普惠金融浇灌“小微” 助力经营主体提信心添活力
- 伊朗与马尔代夫发布联合声明 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 中国在建最北高铁复工 年内完成铁伊段站前铺轨工程
- 南非和解日宣布2025年将启动全国对话
- 西安百年老油坊的坚守:榨出油 解乡愁
- 农业农村部: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995.6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
- 广交会观察:中国外贸展现强韧性与创新活力
- “盖亚”或发现银河系神秘“古老心脏”
- (进博故事)从“共用一张桌子”到“拥有60平方米的展位”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娄烦:“红”“绿”融合绘富民“山水田园”
- “点亮童年每一刻”活动启动 呼吁践行积极养育
- 向绿而行“碳”新路|青岛啤酒新角色: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
- 海南多地暴雨红色预警 三市县发布停课通知
- 青海西宁“星星的孩子”迎世界自闭症日:有爱,就有希望
- “中巴青年故事会”:云端展“看中国”万千气象
- 畅通“毛细血管” 山西襄垣“四好农村路”串起村民幸福生活
- 佩斯科夫:俄罗斯仍在与世界大部分地区合作
- 汇聚互学互鉴的青春力量(环球热点)
- 共赴湾区“归”谷!第六届留学生节在珠海开幕
- 日媒:驻日美军坠海军机残骸被发现 事故已致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