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一带一路”气候报告:2023》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陈溯)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十大高峰论坛之一的第二届国际气象经济高峰论坛上,由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编制的《“一带一路”气候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2日对外发布。
“一带一路”区域地域辽阔,横跨多种不同类型气候区。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降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气象灾害风险,是区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谋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报告》以期为“一带一路”区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2022年,“一带一路”区域内年平均气温南北差异较大,区域内年平均气温距平呈北部地区偏暖、南部接近正常的空间分布,区域内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区域内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空间分布体现为西北少、东南多的特征。与2019年至2021年同期平均相比,2022年该区域植被长势总体偏差,但空间分布上有所不同。
《报告》指出,1981年至2022年,“一带一路”区域大多数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且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气温变化速率差异明显,如中东欧地区年平均气温每十年增加0.75℃,增速最快。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区域是全球气象灾害发生最频繁区域之一,气象灾害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台风等。1980年至2022年发生气象灾害的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四成左右,且有明显增多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南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台风、暴雨和洪涝等气象灾害发生次数较多。由于区域内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庞大、防灾救灾能力相对较弱,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重,1980年至2022年,区域内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全球经济损失总值的四分之一,且总体呈上升趋势。
《报告》预计,“一带一路”区域年平均气温将持续上升,高纬度地区增温幅度大于低纬度地区。到21世纪末,在低排放情况下,区域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至3℃,在高排放情景下,将普遍升高5℃以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一带一路”区域面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增加、强度可能增强,海平面升高、台风和风暴潮危害增大,生态环境总体可能呈恶化趋势,对沿线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带来新的压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沿着运河闹元宵 浙江南浔古镇集群送上“文化大餐”
- 湘粤非铁海联运邵阳接续班列首发
- 学界聚焦AI时代科研范式变革与产业发展
- “镜海归帆——澳门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北京首演获赞赏
- 第二届乡村振兴发展座谈会在浙江举办 民盟建言和美乡村建设
- 湖南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启幕 共享苗族姑娘文化盛宴
- 旅行社“防记者律师”,不打自招
- 长征故事 | 打草鞋为什么是红军将士必备技能?
- “中国重彩画学术邀请展”汇集百余精品亮相苏州美术馆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在沪外籍女性分享创业经 “她力量”推动城市多元融合
- 新疆阿勒泰金秋文化旅游节 上演“羊群模特队”
- 西藏定日县地震首张遥感影像图公布
- 广东海警查获95箱活体龙虾和千条巨骨舌鱼苗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云南洱海流域水质提升 海菜花绽放“香飘”北上广
- 新疆兵团:丰收油莎豆让民众增收致富更“油”信心
- 违反行为准则 英内阁大臣扎哈维遭解职
- 外媒:俄航空公司一飞机起飞时轮胎爆炸 引擎喷火
- 人权行动看中国|90后新疆青年用双手拼幸福
- 美英联军对也门萨达市北部发动袭击
- 热门推荐
-
- 《青海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落地 首批奖励兑现
- 德国汽车冲撞事件已致4死200余伤!最新情况汇总
- 报告:抽水蓄能产业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机构:物业服务百强企业规模增长以质换量,应回归服务本源
- 让罕见病更早被“看见”
- 丝路画卷·世界说丨海外媒体: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
- 2024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3%
- 广东有9类医用耗材将平均降价45.63%
- 自贸试验区十年扬帆再出发 制度创新助力稳外贸稳外资
- 香港弦乐团“一带一路”中东欧巡演于罗马尼亚收官
- 7661架次!华东空管再破全国区域航班保障纪录
- 马里发生两起恐袭 致49名平民和15名士兵身亡
- 国庆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3亿人次 环比增长48.1%
- (新春走基层)南宁朱槿花女子乘警组除夕逆行守护 以漫画作安全提示
- 南海热带低压生成 或将携风裹雨影响广东
- 工信部为清华大学颁发智慧天网一号01星空间无线电业务许可
- 四川巴塘:“老辣遭遇不合理收费”情况属实 相关人员被处理
-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荟萃苏绣精品、呈现丝韵万象
- 珠江流域水利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中心成立
- 万千气象丨他竟然把八九千年前老祖宗用的乐器复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