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莎车县:“机器人”进田地 解农户“采摘之忧”
中新网新疆莎车9月1日电 (胡嘉琛 严雪芩 麦合普孜木·哈力克)1日,地处新疆南部的莎车县,一台机器在田地中来回穿梭,只见机器所到之处,一朵朵万寿菊迅速被摘下,滚入收纳袋中……当地农民吐尔洪·努尔十分期待地说:“天气热、对花过敏,这些问题机器人都不怕。这样的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广泛应用?”
莎车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该县近6.8万户农民种植万寿菊。每年6月至9月是万寿菊采摘期,期间需要大量劳动力。莎车县恰热克镇乃则尔巴格村党支部书记李珂说:“不少农民试过‘土方法’提升劳动效率,但效果并不好。”
今年年初,李珂得知有公司生产相关机器,便与对方取得联系。“实地考察后,我们发现当地万寿菊种植田地存在工作量大、地形复杂、有风沙等情况,对此我们进行了针对性实验调试,问题得到了解决。”苏州书农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专员朱帅说。
通过近4个月的实地测验、机器调试等,首台“万寿菊采摘机器人”于今年6月在莎车县恰热克镇的万寿菊地开始采摘操作。苏州书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马骁说:“现在机器已经可以达到单机每秒钟一朵,密集的地方甚至可以达到一秒钟三到四朵。我们仍在加大实验改进采摘速度,以帮助农民解决采摘问题。”
“机器人的作用就是提质增效,它采摘覆盖面大,可以根据花朵大小调整采摘。”李珂告诉记者,农业机器人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万寿菊采摘机器人能够通过精准地操作以及数据分析保证花朵识别率和采摘率,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据悉,莎车县恰热克镇乃则尔巴格村为提升村集体经济,成立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农户只需要负责耕地,转运销售等由公司和合作社负责;万寿菊采摘机器人以租代购的形式介入其中,采取“先应用,后付费”模式,减少农户种植压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三角社区矫正情报共享、协同指挥、联动护安协议书》签署
-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中方坚决反对加方滥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加企业合作
- 89件宋金壁画展出 金代墓葬“搬进”展厅
- 对话“云导游”:日收入最高3000元,直言“直播比带团累多了”
- “中国桑蚕之乡”从“一棵树”到全产业链 “新丝路”织就“致富路”
- 低空经济加速推进 浙江人大代表热议“翅膀上的中国”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 【文化中国行】镇江西津渡:一眼千年,文脉悠长
- 冰岛气象局:雷克雅内斯半岛火山喷发或对首都造成空气污染
- 多地文艺作品走进西安 群众文艺展露“大地情深”
- 一百零二个中央部门将公开二〇二二年部门决算
- 从宅家到复工,五步走出心理舒适圈
- 首位女国医大师刘敏如谈立夏节气与养生
-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 在京举行
- 以茶载道以礼待友 中国驻英国使馆办“茶和天下”活动
- 买好的机票被平台悄悄“退高买低”?侵害消费者权益!
- “鸟中大熊猫”黑鹳现身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春节户外游兴盛 武汉东湖风景区焕新迎客
- 无锡虹桥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被注销
- 中国机器狗,让美军紧张?
- 热门推荐
-
- 清明假期北京预计以多云到晴为主 4日山区有分散性小阵雨
- 哈萨克斯坦2024年天然气产量预计增长2.3%
-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
- 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启幕 聚焦中西部绿色发展趋势
- 成都三区(市)文旅融合推介会在京举办
- 财政部:我国关税总水平降至7.3%,处于全球较低水平
- 省卫健委主任,离任一年后被查
- 中国“Z世代”上门助浴:助老人“澡”出幸福 也“澡”到自我价值
- 首届“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启动 助力茶文化国际传播交流
- 黄土高原上的“小江南”:“稻+”模式拓宽村民致富“稻”路
- 加拿大将为新民主党前党领布罗德本特举行国葬
- 首届“童声唱中国”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蓉举行
- 珍稀民族香料植物麻根胡椒在西双版纳回归引种后首次开花
- 有的研学团还不如旅游团 记者调查研学市场乱象
- 1月2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302.8万人次
- 青海建立经营主体注销“服务链” 促进经营主体“新陈代谢”
- 三千拿货卖两万,代购假冒奢侈品太坑人
- 北京文化论坛特设三条观摩路线
- 澳媒:中国品牌汽车成澳大利亚人“最佳选择”
- “五一”假期美丽乡村“流量”足引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