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需要加氟了”,是有些人在利用你的“无知”
【民生调查局】
中新网8月30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今夏,高温天持续,空调成为“续命神器”,经过几个月的高频使用,不少人发现,空调开始“罢工”了。一旦发现空调不制冷,很多人会直接联系维修师傅。
不过现实中,维修师傅的一句“需要加氟了”,可能会让你的眼泪掉下来……
一次加氟,收费1280元
“加氟花了1000多元,感觉我就是一个大冤种。”消费者阳阳(化名)表示。
今年夏天,因为空调不制冷,阳阳在某平台预约了空调加氟,当时维修师傅测量完告诉她,氟利昂基本没有了。“由于是租的房子,本来只想加点够用就行,但师傅说不加满不凉快。当我们询问加满需要多少钱时,他说1000元左右,会给我们算便宜一些。”
但让阳阳没想到的是,最后师傅告诉她,一共加了16个压(空调加氟的单位),一个压80元,最终需要支付1280元。
付了钱的阳阳,越发觉得不对,等再跟师傅联系时,加氟师傅已把她拉黑。最终跟平台沟通后,阳阳被退了200元。
生活中,因空调加氟被坑的还有很多人。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加氟”,能找到400余条相关投诉。
一位消费者称,2022年6月,给家里三台空调加氟和换管,花费1700元。“当时维修师傅说加了氟可以管3-5年。有一台空调都没有用过,今年6月份打开后已不制冷,再次找到啄木鸟平台后,师傅说是缺氟,又让我们自费加氟。”
按压收费,有些人在利用你的“无知”
花上千元加一次氟,费用足够买台小型空调,空调加氟真的如此贵吗?
北京某格力门店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空调如果是在保修期内且非人为损坏,加氟不收费;保修期外,加氟按匹收费,一台1匹至1.5匹的空调,单纯加氟收费100元,“氟泄露”补漏收费240元。
那“阳阳们”上千元的加氟费用是怎么收取的?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了多个平台上的空调维修人员,从反馈看,他们均是按压收费,加一个压约需要40元-80元不等,维修人员会根据空调型号等适当调整价格。
至于一台空调需要加多少压?多位维修人员表示,需要去家里进行测量后才能确定。而一旦上门,就会产生上门费用。
消费者芒芒(化名)就告诉记者,之前感觉家里空调没氟了,看到从门口塞进来的小广告后,便联系了维修师傅,但维修师傅并不告知价钱,上门后才表示是变频空调,只能加制冷剂,要80元一个压。“最终加了11.5个,算上上门费,收了1180元。”
对于市面上按压计算的收费方式,上述格力门店工作人员称,官方维修服务都是按台收费。她还提到,以一台1.5匹的空调为例,总共才8至8.5个压。“如果维修人员称需要加十几个压,都是骗人的。”
一位专业售后人士也向媒体表示,空调冷媒是按照重量来算的,市面上每公斤冷媒通常在60元左右,1.5匹的挂机加一公斤冷媒就够了。“冷媒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是液态,压力相对较低;高温情况下是气态,压力会升高。所以,空调按照压力进行收费都是不专业的。”
遭遇维修骗局,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本来花一两百块就能搞定,但在维修人员“忽悠”下,很多人像阳阳一样,花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加氟。
对于这种情况,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闫兵告诉记者,如果维修师傅确实超出了维修标准加氟,这种行为有强买强卖之嫌,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按行业客观标准调整价款甚至拒付价款。
日常生活中,空调出风量小、制冷效果差和多种因素有关,如外界环境温度高、电源电压过低、空气过滤网积灰太多、温控器调节不当等,但很多非正规的空调维修人员利用消费者将不制冷和缺氟挂钩的心理,虚构空调缺氟,轻松赚取维修费用。
有消费者就表示,之前师傅来家里维修时,说缺少9个压力的氟,加满后,还以外机太脏影响制冷为由,清洗了外机。但自己花费850元后,发现空调跟之前没修时一样,在联系师傅未果后,选择了报警。
若维修师傅虚构缺氟,在闫兵看来,这种行为构成了合同欺诈,显然是违法行为。“如果维修者属于经营主体,消费者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可以向平台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甚至起诉。但如果维修者是自然人个体,那么消费者的维权难度将大大增加,仅是确定身份和找到对方就会耗费大量精力。”因此,他建议消费者寻找有资质的经营主体,避免后期扯皮。
为有效治理家电维修乱收费问题,记者注意到,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完成了《北京市家用电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家电维修服务项目、内容、价格及计价方法都应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提供服务或出售相关产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该规定一旦出台,也将为破解空调维修乱收费现象提供制度支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小犬”升级为超强台风级 福建宁德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 游客潜水“被弃海中” 海南万宁通报调查处置情况
- 俄媒:普京签署关于批准新版俄外交政策构想的命令
- 文学改编剧:寻求年轻人共鸣,但不会刻意迎合
- 北大举行2023年本科生毕业典礼 4000余名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
- 美国一养老院发生枪击事件 82岁老人开枪打死81岁妻子
- 西藏米林:才召村木耳获丰收 村民喜笑颜开迎增收
- 东博会将首次举办展品评选 助中国东盟优质商品拓市场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发布今年首个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金融业界:香港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 中国网络平台热议资深编剧涉性骚扰事件
- 服务高水平双向开放,建行年度跨境人民币资本项下撮合活动在京收官
- 中国国产新一代教练机领雁AG100下线交付
- 更轻更静更节能 我国自主研制的高速内置转向架今日亮相
- 《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热度攀升 快手星芒短剧加速行业领跑
- 高考志愿定终身?真相藏在故事里
- “马来西亚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受益匪浅”
- 广东2024年汛期主要江河共发生13次编号洪水
- 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决赛收官 增专项人才政策
- 商务部评英国制裁中企:典型“长臂管辖”
- 热门推荐
-
- 当冰雪季遇上亚冬会 冰雪流量如何变为经济增量
- 武汉警方公布3起典型网络谣言案
- 戈壁滩里蹚出节水路
- 三地试点优化本外币跨境集中运营
- 外资为何坚持“捍卫”中国市场?
- 31省份2023年人均收入出炉!京沪首进“8万+”,西藏涨最快
- 希腊著名戏剧家:文化合作有利于推动希中文明对话
- 中国海上首个特超稠油规模化热采油田累产原油突破50万吨
- 国家统计局:3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上涨2.8%
- 突发!美英对胡塞武装展开打击
- 中疾控: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抗流感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有效
- 广东累计投入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资金317亿元
- 中外诗人聚首昆明 携手让诗意“绽放”春城
- 商用4年来 5G融入超六成国民经济大类
- 2024年亚洲宠物展人气火热 老年宠物健康受关注
- 国家统计局:预计居民消费价格将呈温和上涨态势
- 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首批馆藏文物定级揭晓
- 上海举办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 提供2万余个岗位
- 广州举行母乳喂养“快闪” 倡议提升公共场所母婴关爱服务
- 中国货运行业首个司机碳账户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