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减持要求力度超预期 将有效改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
本报记者 吴晓璐 王思文
8月27日,证监会对股份减持行为作出新要求,进一步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据相关机构初步统计,减持受限公司总数超过2000家,顺周期行业减持受限比例较高。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政策力度超预期,将有效改善投资者预期,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减持与分红挂钩,将促使大股东更加重视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盈利改善,投资者能够更加充分地享受企业成长带来的资本回报。与此同时,对于破发减持的限制要求,也有助于抑制IPO超募,进一步利好二级市场行情。
有助于抑制IPO超募
早在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就曾透露,将“完善股份减持制度”。随着靴子落地,改革力度超过市场预期。
根据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要求直指当前市场存在的客观问题,对资本市场投资环境改善、投资者风险偏好提振等,将有明显作用。
进一步分析来看,过去证监会对减持的限制主要集中在减持的时间、规模、方式和信息披露方面,但对于能否减持限制较少。本次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减持行为,禁止分红不达标、股价破净破发的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这不仅呵护市场投融资两端的资金平衡,也将有效保护投资者信心。
此外,上市公司存在破发情形减持受限的规定,也有助于抑制一级市场高价发行和超募行为。
“破发不减持,会从源头上约束不规范现象,去除融资端的弊端,并通过供需的再平衡提升交易端的活跃度,从而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和建立。”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破发不能减持的内涵在于,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风险定价不同,破发意味着这些公开发行的股票失去了风险定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减持,将会使得二级市场失去风险定价能力,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生态,制约其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存在破发情形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这一要求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新股发行过程中出现的扎堆超募、高价发行现象。”华南地区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新股超募能让发行人募集更多资金,中介机构也因超募而产生一定发行费用,“三高”现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折射出部分询价机构在新股询价阶段报价缺少客观理性,而如果破发不能减持,上市公司将重新衡量高价发行和超募行为,这对二级市场而言是利好。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表示,整体来看,破发不能减持的规定有助于保护二级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减少市场投机行为,提高市场公平性和透明度,这对于投资者以及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进一步完善减持规则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报,基于最新减持要求进行筛选,减持受限的行业主要分布在银行、地产、煤炭等顺周期相关行业。因分红不足而减持受限的公司主要分布在以传媒、通信、电子为代表的科技成长,以及以社服零售、农林牧渔、纺织服装为代表的部分消费品领域。
从上市公司角度测算,华夏基金筛选数据显示,目前不符合减持条件的上市公司共计2139家。从市值上看,大于500亿元的共有85只,100亿元至500亿元的共有406只,小于100亿元的共有1648只。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一方面,从总量的角度看,不符合减持条件的相关公司数量确实较多,总数超过2000家,这意味着这一政策变化有望从市场总量层面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从行业层面来看,顺周期板块减持受限比例较高,银行、建筑装饰、房地产、石油石化、钢铁等行业受限制的个股市值占各自板块的比例均超60%,上述板块未来减持风险更小。
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层对过度减持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力度超预期,利好小盘科创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表示,正在抓紧修改《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提升规则效力层级,细化相关责任条款,加大对违规减持行为的打击力度。这意味着此次减持规则的调整,可能作为一项长期制度确立。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往前回溯,在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之际,证监会曾推出紧急限制减持政策,并加大了对违规减持的处罚力度,减少了减持对市场带来的非理性冲击。在临时政策到期后,减持监管步入常态化,监管部门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和减持规范程度,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维护了投资者利益,保证了市场合理流动性,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结合历史经验来看,本次减持政策的积极变化,有较大可能与后续《若干规定》的修改有机结合,持续维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合理流动性,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证券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兰渝线部分列车继续停运 旅客可选择在西安中转
- 国家邮政局:我国快递市场月均业务量达140亿件
- 高温天气持续 津贴如何领取?
- 山东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织密基层医疗网
- 特朗普说要去俄亥俄“毒列车”事发地,美政府速派人,特朗普嘲讽
- 上海青年企业家11载践行公益:为了“花朵”的微笑
- 消息称至少70人遇难,莫斯科恐袭五大关键点梳理!
- “追光女孩”逐梦不息(点赞新时代)
- 大熊猫“丫丫”23岁生日快乐 丫宝有在好好长胖!
- “浙里记忆”高品质中国游人文观光产品首发仪式在韩举行
- 云南启动百部微短剧剧本联展活动
- 贵州对接长三角深化产业协作 现场签约金额超466亿元
- 福建莆田东吴港区煤炭吞吐量一季度同比增长40.14%
- 公安部交管局:元旦假期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 又降了!“冬季顶流”一天一个价
- 2022年粤超高清显示产业营收逾6000亿元 珠三角产业集群显现
- 中国车企扎堆“落子”东盟
- 沈白高铁双口掘进施工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每天打一针 月花6000元 “打针增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世界海洋日:中国海洋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期
- 热门推荐
-
- 系统“解密”中国传统生土民居 《土生土长》《用土建造》在沪新书首发
- 上海:虹桥机场口岸2024年度出入境人员约333万人次
- 青岛啤酒:全球链采中国造 全球举杯共分享
- 民营经济贡献75%以上税收,河南许昌有何“密码”?
- 涉及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 一批国家标准发布
- 作家沈洋:用手中之笔,记录白鹤滩电站建设的时代意义
- 前7月中国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48亿部
- 大运河沿线城市12支龙舟队竞速什刹海 “河之端”系列文化活动启动
- 宁夏中宁:“苦”药材种出“甜”滋味
- 海南探索耕地“电子身份证(二维码)”机制
- “西游”觅“新”境 新疆旅游“朋友圈”再扩容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京城传统村落如何变身“悠然南山”?
- 中新健康|个性化定制护肤,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 脑机接口,正加速“接入”健康
- 法国警察射杀少年引骚乱 汽车被烧、数十警察受伤
- 进博会这个元素成为跨国企业的“流量密码”
- 首都市民文化活动走进北京站 志愿者为旅客“送福到家”
- 特朗普拒绝泽连斯基的访乌邀请 理由与拜登有关
- 国际深一度:为加密货币献金“折腰”,美国大选再曝乱象
- 用影像表现心中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