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碧叶接天,一望无际,荷花随风摇曳。绕湖徐行,水鸟点缀其间,不时振翅起飞。
这里是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崇湖国际重要湿地,北临“九曲回肠”的长江荆江段,南濒水系交错的洞庭湖流域。过去,崇湖被渔民大面积围网养殖,过量饲料投入湖中,水质变差。
拆除围网围堤,严控养殖密度,清淤除杂,修复立体植被群落……自2014年起,崇湖湖区全面实施退渔还湿政策,经过近10年治理,崇湖现有水生植物430种、鸟类158种;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由4只增加至157只。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逐步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透支问题。
牢记嘱托、向绿而行,湖北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方法,从解决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入手,全面系统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所在地,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大责任。”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周水华说,长江湖北段水质连续4年保持在Ⅱ类,出境断面总磷浓度比2016年下降30.3%,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
襄阳市保康县黄龙观村山峦叠翠,宛如画境。保康县地处秦巴山脉,磷矿资源丰富。黄龙观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磷矿村,“大小矿坑几十个,最深矿坑近百米。”村党委书记章祖良说,伴随着采矿,开采区地质环境恶化,岩石裸露、山体变形,生态环境亟待修复。
回填矿坑,消灭危岩体,覆土植绿……几年间,矿区修建起山顶木屋、民宿等,昔日饱受“灰色包袱”困扰的村落化身3A级景区。“今年‘五一’假期,景区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500多万元。”章祖良说。
近年来,襄阳市开展长江干支流两岸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一矿一策编制方案。襄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衡介绍,通过自然恢复、转型利用、工程修复等形式,预计3年内完成全市约333公顷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
走进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景观带内绿树成荫、生机盎然。5年前,因环境污染,兴发集团一年能接到上百起相关投诉;长江宜昌段232公里岸线上,分布着130多家像兴发这样的化工企业,最近处距长江不足百米。
面对污染,宜昌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沿江1至15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整治沿江码头,取缔非法采砂场。2022年,宜昌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全面竣工,焕然一新的长江岸线与滨江公园自然衔接,形成了绵延25公里的城市滨江绿廊。
生态修复,久久为功。湖北印发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前完成剩余39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完成造林绿化120万亩、森林质量提升520万亩等,力争持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
未来,湖北省将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屏障,让荆楚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考完试,我就来!”这名大三学生干了件大事
- 如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五星卡”签发启用 5人在浙江领取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 1-9月中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
- 小护工、大技能 青海大通擦亮“宁字号”特色劳务品牌
- 交通运输部:一季度我国各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表现稳中向好
- 站在防弹玻璃后,特朗普举行暗杀未遂后首场户外活动
- 消防人员计划拆除丹麦证券交易所外侧脚手架
- 野生动物致损 云南累计赔付保险金逾6亿元
- 陕西旬邑县职教中心教师体罚学生 官方发布处理通报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 部署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
- 从小学老师到古城皮匠:高原手艺人传承弘扬百年技艺
- “综合征”不只在开学前 家长要给孩子缓冲时间
- 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中国馆开馆
- 美媒:拜登绕过法律强推援乌集束弹药遭质疑
- 四部门:对个人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产品给予补贴
- 第四届中英无障碍艺术论坛举办
- 文化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 江西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2000列 发送货物22万标箱
- 消费需求旺 市场活力足
- 热门推荐
-
- 北京发布2023年行业工资指导线
- 德国为何警告“不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会见北领地议长莫纳汉和达尔文市长孔·瓦茨卡利斯
- 降低成本、畅通渠道 2023年多地跨境电商出口创新高
- 北京首例异地住院就医工伤职工实现直接结算
- 台风“潭美”移入南海 海南四级预警
- 【中国那些事儿】金秋迎盛会:多国领导人期待共建“一带一路”谱新章
- 广州市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预警
- 施行近30年,为何仍有职工难以“双休”?
- 2024年服贸会倒计时1个月 门票预约已启动
- 老手艺、新天地,陈佩斯陈大愚父子畅谈戏剧人生
- 泰国预计一季度入境游客将达600万人次
- 印度学者:中国为全球复苏注入强心剂丨两会·世界观
- 《自然》旗下2024年将新增城市、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三刊
- 三名高管辞任,汾酒“三分天下”突围迎来硬仗
- 今冬最强寒潮来袭,各地气象局等部门提前部署减少冻害
- “冲浪运动”热度升 迈入3.0体旅时代
- 沪指创年内新高 茅台反超中移动再居A股市值第一
- 泰国南部开摘榴莲 今年产量约67万吨
- 直播打赏岂能沦为洗钱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