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化创新和产业补链强链 促进投资和消费涌现新亮点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吕少威)今天,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北京市立足于推动中长期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近日研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北京持续强化创新和产业补链强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协调推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不断涌现新亮点。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方案》突出质量效益、长短结合、综合施策、攻坚克难,系统谋划了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明确了5个方面50条具体工作任务,努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具体主要体现在“五个新”:
一是持续强化创新和产业补链强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将产业一体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推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全球主要创新高地取得新突破。统筹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抓好“5个一批”,系统提升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基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世界科学前沿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地。
三是积极发展高精尖产业,率先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把握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协调推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不断涌现新亮点。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着力推动消费“上台阶、提质量”,着力推动投资“稳规模、优结构”。
五是不断加大改革攻坚和扩大开放的深度广度,加快“两区”建设迸发新活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用足中央赋予北京的“两区”“三平台”、北交所等资源优势。全力塑造“北京服务”营商环境品牌,从企业的感受出发持续深化“一业一证”“一件事”集成服务、一体化综合监管等改革,让企业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办好事、办成事,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观察:中巴关系继往开来 大有可为
- 黑龙江省多条河流水文站点水位超警戒线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佛州遭遇“疑似暗杀未遂”事件
- 北京西部北部今日仍有雷雨“叨扰” 部分地区阵风可达5级
- 最新民调:拜登在民主党籍选民中的支持率降至任内最低
- 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21% 浙江“湖州制造”畅销海外市场
- 通力集团: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梯新梯市场
- 菲律宾2024年11月失业率降至3.2%
- 北京将推动更多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 建好中德、中日产业园
- 考古学者见证中乌合作
- 北京:大部分地区防汛延续红色预警 东城等4区启动防汛降级响应
- 中国驻欧盟使团: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完全站不住脚
- 美国防部前官员: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是白宫绝望之际的错误决定
- 寿山石雕界首位女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丽娟传承展 突显人文情怀
- 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在川启幕 共享巴文化盛宴
- 旅游平台:今年外国旅客在华机票预订量同比增近两倍
- “丑萌”消费为个性买单
- 《误杀3》导演甘剑宇:仍是“误杀”,却为新章
- 人类非遗“班春劝农”再现浙江遂昌 展现中国迎春文化
- 福建受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数逐年递增
- 热门推荐
-
- 中国科技馆:清明节假期将推出风筝制作技艺体验等特色活动
- 2020年以来宁夏慈善组织募集善款善物25亿元 惠及40多万群众
- 西藏高考录取通知书开始投递
- 2024“三品”全国行活动启动
- “婉拒了哈”走红 如何才能高情商地对别人说“不”
- 《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首次发布:北斗已成智能手机“标配”
- 多方建言高素质船员培养 助力大三亚区域涉海经济发展
- 扬州将启动2024年“春风行动”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加快构建基础研究长周期支持机制
- 热评丨“死亡游戏”死灰复燃 再次敲响监管与教育警钟
- 江西省地域文化研究会换届:唱响赣鄱文化 助推经济发展
- 兴县打造红色旅游还得再加一把劲
- 北京市文物局所属博物馆春节期间均推出延时开放举措
- 奥运火种抵达法国巴黎 烟花秀、无人机表演展现奥运元素
- 广州铁路警方全力守护旅客“五一”假期平安出行
- 今年前4个月雄安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8%
- 国际识局:俄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向西方传递什么信号?
- 湖北潜江虾稻产业综合年产值超750亿元 小龙虾“长出”一条全产业链
- 沈阳故宫开放“冬暖阁” 为游客提供免费衣物出借服务
- 集体经济“掏腰包”补助缴费 湖南探索试点改善农村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