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黄高铁唯一控制性工程——太平湖特大桥开始铺轨
中新网合肥8月21日电 (蒲旺 彭特 张宝生)8月21日,在池(州)黄(山)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太平湖特大桥上,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中铁十一局建设者操控着铺轨机组将一对500米长钢轨平稳地铺设在无砟轨道板上,标志着池黄高铁铺轨至太平湖特大桥。
截至目前,池黄高铁正线铺轨已达105公里,约占总任务量的42%,距离2024年建成通车更近一步。
太平湖特大桥是池黄高铁全线唯一的控制性工程,为双线三塔矮塔斜拉桥,全长926.1米,其中主桥长788米,采用多塔矮塔斜拉桥结构形式,两个主跨长度均达到228米,为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多塔矮塔斜拉桥中最大跨度。
池黄高铁全线共有隧道34座,桥梁总计55座,桥隧比高达89%,沿线经过九华山、黄山、太平湖三大自然风景区,生态环保和绿色施工要求非常严格。
中铁十一局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高铁、生态高铁,在焊轨施工中采用自主研发的全国先进新能源焊轨机组,使用大容量的储能式混合电容电池代替传统柴油发电机组。该新能源焊轨机组是首次在高铁长轨焊接中使用,可实现不间断的轨道焊接施工,具有零废气排放、不消耗氧气、低噪声、焊接效率高等优点,不仅确保在长大隧道中焊轨作业人员安全,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绿色施工。
建设者还创新研发焊轨电感应正火一体机,全面应用新型电磁感应正火车对长轨焊接接头进行正火作业,减少了氧气、乙炔的使用,机械化使用程度高、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安全风险小,且更加绿色环保。
在铺轨施工过程中,中铁十一局建设者采用WZ500型铺轨机组和BLCP500型本邻两线长轨新型铺轨机组两种方式进行铺轨施工,铺轨进度单日最快可达9公里。
据中铁十一局池黄铁路一标项目经理吴桂刚介绍,BLCP500型本邻两线长轨新型铺轨机组由中铁十一局集团自主设计研发,无需转线即可直接对左、右两条线路进行长轨铺设,可实现走单线铺双线跨线铺轨,作业效率提升近一倍。
池黄高铁还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实时监控铺轨机、长轨运输车、焊轨车等设备,实现管理智能可视、安全自动预警,保障工程线施工安全平稳可控。
池黄高铁是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从池州站至黄山北站,正线新建线路长约1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方今年来最强高温过程将进入鼎盛期 高温来袭该如何防范?
- (“一带一路”10周年)“海丝”核心区的守护:让“愿景”成“风景”
- 特朗普集团前CFO出狱:曾犯15项税务欺诈罪 认罪后遭东家斥责
- 日本青少年访广西:愿年轻一代加深日中友谊
- 这国暴雨致7人死亡,上千人疏散!伤亡恐持续增加
- 腾讯研究院副院长李刚:数字化转型让中小企业的需求被“看见”
-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张金良: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离不开金融机构支持
- “翰墨雅逸 青春华夏”——当代中国大学生书法艺术巴黎特展举行
- 用这个“过冬神器”要小心,男孩摇晃后爆炸!此前有人不慎致眼球破裂……
- 美国宾州工厂爆炸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5人
- 别在孩子寒假作业上动“歪脑筋”
- 首尔光化门广场正式对外开放
- 吉林八旬“愚公”开山修路24年:从采石人到“修梯人”
- 高质领航 协作共赢——全国大学附属医院标杆之行第三站在上海举办
- “丝路撷珍”旅美艺术家陈幼白敦煌重彩艺术展亮相天津滨城
- (新春走基层)新春见闻:草莓“王老板”的乡村振兴梦
- 杭州十年递出“数字”新名片
-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广林村的华丽蜕变:民富村强产业兴
- 王传福的眼泪也是一种掌声
- 北京:今天下午至晚间易拥堵 建议错峰出行
- 热门推荐
-
- “碳”路者丨追光逐电 奏响绿美“粤”章
-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注水树投用 可提高目标产油层约10%采收率
- 阿加莎推理作品《捕鼠器》百场驻演亮相上海黄浦剧场
- 强震已致土耳其逾3.6万人遇难 约旦外长访问叙利亚
- “灿烂的记忆:亚洲文明古国金属艺术展”在蓉开幕
- 大零号湾:打造适应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带雨林”产业生态集群
- 富洋烧烤店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相关责任人被严肃查处 公安机关对15名涉案人员立案侦查 纪检监察机关严肃问责66名公职人员
- 口袋鼓起来 脑袋富起来
- 内蒙古敖汉旗乌兰牧骑将在京上演评剧《赵锦棠》
- 多地餐饮市场持续火爆
- 量增质优!前三季度我国外贸成绩如何取得?
- 南果北种添新“甜” 新疆阿拉尔市露天试种百香果获成功
-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首都居民区首次遭袭,普京发声!
- 春运路上有“锦囊”妙计 民警倾“囊”相授
- 律师化身接线员 长春法律服务热线解群众之惑
- 秋分时节亿万农民庆丰收 第6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了
- 延安苹果进京推介,2023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破500亿元
- 银行密集公告!高息存款产品正在减少
- 美经济学家联合刊文:美国经济可能很快陷入衰退
- 青海省博物馆推出AR研学教育活动 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