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 助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中新网广州8月15日电 题:广东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 助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国家公园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且具有国家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定陆域或海域。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开展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就地保护行动,不断构建和完善科学规范的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
南岭绿色明珠:生物多样性丰富
“这是广东含笑,为广东省特有种,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日前,在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李远球向记者介绍了珍稀植物广东含笑。广东含笑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其叶柄、叶子背面与花蕾密被红褐平伏柔毛,微风拂过,金光闪闪。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北部,南岭山脉南缘,因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南岭绿色明珠”。据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郭国新介绍,该保护区处在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地层古老多样,地貌复杂,过渡气候适宜,具有各式各样的生态环境。
目前,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拥有高等植物2823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20种。近年来,该保护区陆续发现了广东含笑、石门台白丝草、拟日本蛇菰等植物,以及英德睑虎与蒲氏睑虎、中华湍蛙等动物。其中,2014年石门台白丝草在该保护区海拔1580余米的“船底顶”上发现,是中国发现的第5种白丝草属,也使得全世界的白丝草种类增至11种。
相关专家指出,石门台保护区接连发现新物种,进一步印证了当地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同时为广东创建首个国家公园——南岭国家公园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
广东最大的物种基因库: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频现
作为南岭国家公园(拟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这里有广东省内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也是广东最大的生物物种基因库。
近年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监测到珍稀野生动物。去年9月,该保护区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金斑喙凤蝶的珍贵视频。经确认,这是到目前为止该保护区首次记录到金斑喙凤蝶的影像。据介绍,金斑喙凤蝶有“梦幻蝴蝶”“蝶中皇后”之美誉,一年一般只能繁殖两代,是中国特有种,中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位列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野外生存数量非常稀少,极少被人发现。
今年5月,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团队对2个黄腹角雉种群进行监测时,发现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家族活动的珍贵清晰影像。黄腹角雉是中国独有的珍禽,仅生活在南方部分省份的深山区。由于数量稀少,被誉为鸟类中的“大熊猫”,高清影像记录到黄腹角雉幼崽的情况也非常罕见。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据最新统计,该保护区范围内现有野生高等植物287科1262属3892种。该保护区保存的野生植物种数,超过广东省总种数的一半,具有种类组成丰富、热带成分明显、起源古老、特有现象突出等特点。
同时,该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6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97种,包括云豹、黄腹角雉、莽山原矛头蝮、金斑喙凤蝶、中华穿山甲等。
南岭国家公园创建进入设立报批阶段
拟建的南岭国家公园规划面积约1931.57平方公里,涉及韶关和清远2个市,整合了14处自然保护地,是特有、珍稀、濒危物种高度聚集区,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拟建的南岭国家公园记录分布有野生动植物共5470种。其中野生高等植物4748种,占全省野生高等植物的71.31%;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22种,占全省陆生脊椎野生动物的68.63%。
“南岭国家公园是中国亚热带过渡区生物区系的汇集区域,无论是植物多样性,还是陆栖脊椎动物多样性,都是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特丰产地和珍稀濒危物种富集区域。”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专家委员会专家黄金玲介绍,南岭国家公园不仅是属于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山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陆地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全球性的科学保护价值。
据悉,2020年至2023年,广东省财政共落实国家公园建设资金约3.6亿元,先后推动落实33个项目专项债资金40.19亿元,用于南岭国家公园辐射带动区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国家公园范围内3座小水电清退试点、南岭国家公园入口廊道景观提升、华南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天然林封禁保育、国家公园勘界、开放式生态体验社区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智慧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和南岭国家公园博物馆等项目。
目前,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已取得突破性成果,进入设立报批阶段。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下一步,广东省将持续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推动建成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体制,探索生态系统严格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平衡模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123考古:一百年前美术馆的一百件事物”虚拟展览带来全新观感
- 不妨以理性心态看待“高考房”
- “澳门周”走进古都西安
- 逾百位专家学者聚焦科技创新: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在雄安举办
- 福建今年上半年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GDP同比增长3.8%
- 旅韩大熊猫“福宝”启程返回中国
- 中国五矿发布20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人权行动看中国)杭州亚残运会4金得主文晓燕:从体育“小窗口”融入社会“大舞台”
- (追风逐日看新疆)新疆巴里坤县打造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1月14日央行开展5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 运行基本平稳
- 外媒:英欧已就英国“脱欧”后在北爱尔兰实施贸易规则达成新协议
- 印度登月“路难行”:月船1号失联,2号失败,3号发射了
- 新漫评:“门罗主义”暴露美式霸权,拉美不应是美国的羔羊
- 杭州补贴旧房装修、厨卫改造 每人且每套房最高可领2万元
- “青藏门户”青海省海东市举办迎新年环城赛
- 外媒:中非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 前十个月上合示范区到发中欧班列775列
- (乡村行·看振兴)黄河岸畔品鱼、钓鱼 山西永济激活“鱼经济”
- 《中国石窟之美:走进西域》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 热门推荐
-
- “几内亚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 “东方神龙”越洋出海 浙江艺术家在美纸塑中国龙
- 英国政府网站变换标志:使用国王查尔斯三世选定的王冠
- 漫画家白茶推新作 续写吾皇猫、巴扎黑和少年的幽默温暖日常
- “小农户”对接“大服务” 创新机制助农增收 蹚出粮食丰产新路径
- 国际最新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持续或致大西洋环流在2025年后崩溃
- 国际最新研究:澳大利亚大堡礁水温过去10年为400年来最热
- 上海法院将加大对恶意侵权惩罚力度
- 山西史前遗址出土石制品 为研究现代人起源提供线索
- 甘肃“文旅+出版”展示丰厚资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外媒:中国在吉达展现负责任和平大国形象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推动花卉规模化种植 鲜花铺就百姓致富路
- 防晒做不好,更容易变老……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首批130名中国籍涉赌诈违法犯罪嫌疑人从柬埔寨被押解回国
- 今年首批巴基斯坦水产品通过陆路口岸进入新疆
- 聚焦未成年人安全用网问题 中小学生自编自演情景剧说法普法
- 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低于荣枯线 国家统计局回应
- 从地面到云端 民航人争做“流动中国”的守护者
- 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 寻脉中华 中国考古博物馆12月上新十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