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快递最高日处理能力超7亿件,72小时准时率超80%
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网上中国)
列举过去10年中国产业发展的“黑马”,快递业一定榜上有名。
从2014年首次突破100亿件,到2018年站上500亿件台阶,再到2021年闯过1000亿件大关,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快递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民营快递企业的积极贡献。如今,已有5家品牌企业实现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7家快递企业完成上市,成为推动快递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展望前路,中国快递业如何书写新的答卷?记者采访了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及多家快递企业。
快递业增速领跑现代服务业
卸货安检、自动分拣、货物打板……暮色四合,广东深圳,顺丰华南航空枢纽灯火通明,一件件航空快件在全自动化设备上快速流转。不久后,它们将搭乘不同型号的全货机飞往全球各地。
步入顺丰航空运行控制中心,电子大屏上,货机实时运行轨迹清晰可见。当前,顺丰航空已是中国机队规模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超80架全货机,分布在全国40多个城市,平均每天执行近150个航班,国际航线覆盖亚洲、延伸欧美。
“30年来,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商务信函、物流配送到综合服务运营商,从区域、全国到全球的巨大跨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说,经过多年发展,民营快递企业数量从2009年的4000多家增长到如今的2万多家,市场份额提升至86%。
深入开展“邮快合作”,通过资源共享、规模发展,共同解决农村偏远地区寄递难问题……近年来,民营快递企业与邮政行业国有企业既相互竞争又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寄递市场——
市场规模更大。2010年至2022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规模增长了47.3倍,年复合增长率达37.9%,增速领跑现代服务业。2022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占全球快递包裹市场的60%以上。
寄递网络更广。2022年,全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43.4万处,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9%,中国已建成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全球的世界规模最大的邮政快递网络。
服务能力更强。目前,中国快递业专有货机达161架,服务车辆超26万辆,县级及以上分拨中心超万个,快递最高日处理能力超7亿件,72小时准时率超80%。
政策护航、电商助力、技术创新,快递业茁壮成长
快递进村、入厂、出海,上巨轮、登高铁、乘飞机……一路奋进向前,民营快递何以从无到有、由大变强?采访中,一家家企业的讲述,让答案逐渐清晰。
——政策护航,民企经营底气更足。
“民营快递企业起步之初,由于监管政策相对滞后,一时没有合法身份。为适应发展需要,中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确立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合法身份,于2009年10月起施行。”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经部主任王岳含说,此举彻底消除了快递业在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快递行业。
机制一转天地宽。2009年底,顺丰航空首航成功,成为首家拥有自建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企业;2011年9月,中通快递单日快件量突破百万大关,以最短时间跨入快递业“百万阵营”;2011年到2013年,申通快递加盟网点数实现翻番,服务门店超8000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快递企业迎来诸多政策利好。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2018年,《快递暂行条例》颁布,支持快递企业在农村、偏远地区发展快递服务网络……“10多年来,中央层面出台涉邮涉快政策文件达百余份,涵盖税费减免、权益保障、农村寄递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为快递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保障。”王岳含说。
——电商助力,行业发展空间更大。
10年前,一到消费旺季,大量包裹滞留站点,让“快递爆仓”一度广受社会关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互联网发展撬动电商业务高速增长,为快递企业发展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
2005年,看到电商发展潜力的圆通速递与淘宝签约,由此开启了高速发展:2006年至2009年,圆通网络淘宝日均件量从2000件暴增到28万件,年均件量也从73万件跃升至1.02亿件。
在菜鸟集团董事长蔡崇信看来,过去20年,中国快递物流行业凭借效率、成本等综合优势与竞争力,和电子商务默契配合、相互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快递配送速度、包裹业务规模都有了很大提升,水平领先全球同行业。
“互联网+快递”的东风,助力中国电商快递业务板块蓬勃成长。今天,中国快递日均包裹量已超3.4亿件,其中电商包裹占比超过80%,四通八达的快递服务支撑起超2000万家网络零售店铺。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动力更强。
“依托科技创新不断降本增效,夯实了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底盘。”王微说,从手写面单到电子面单、从手拉肩扛到自动分拣、无人配送,正是“汗水快递”到“智慧快递”的转变,提升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不断创造发展新可能。
瞄准数字化、融合化、国际化方向
服务从无到有,品牌由少到多,企业由小变大……多年持续发展,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
“尽管已是快递大国,但距离快递强国仍有差距,尤其在高端服务的供给上。”王岳含表示,国际快递龙头企业往往具有强大的供应链一体化整合能力以支撑其在全球业务布局,相较之下,当前中国邮政快递企业供给仍以电商包裹为主,现代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国际寄递服务网络仍有待增强。
向数字化冲锋,提升快递服务效率。
浙江桐庐,“中国快递之乡”,韵达全球科创中心已经封顶,即将投入使用。建成投运后,将入驻快递区域总部和物流智能研发中心。不远处,圆通公司内,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将成为以数字化支撑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通过大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深度结合,我们创新推出了‘京东物流超脑’,能直接描绘仓储布局效果,快速生成三维可视化方案。”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技术负责人何田说,进入数字化时代,快递企业要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向融合化进军,拓宽行业发展空间。
吉林长春,一汽富晟集团公司仓库,大到3米长的车门框架,小到1厘米长的螺丝,每天都有8万多种汽车零部件通过中通发往全国1500多家4S店。
“快递进厂、更好服务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中通业务的新增长点。”中通快递集团副总裁张建锋表示,发展综合物流,将为企业带来竞争新优势。
“电商快件,包裹量大但单价较低,长远发展必须拓展新的服务领域。”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说,未来快递物流将加快嵌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链,在提供多元化服务中实现融合化发展,不断从单一物流运输转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
向国际化迈进,增强全球竞争能力。
“综合化、国际化是国际快递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没有跨境供应链能力的快递企业,做不到真正的‘快递出海’。”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介绍,目前圆通在浙江嘉兴建设的专业货运机场“东方天地港”已开工,预计2025年建成后将助力公司加快转向综合型国际供应链服务商。
顺丰鄂州花湖机场初步形成由湖北鄂州向欧洲、南亚、北美辐射的航空网络布局;京东物流与国际快递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在欧洲多国实现快递一日达;菜鸟自建国际快递物流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买全球、卖全球’需求更加旺盛,需要快递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化国际化布局。”王微认为,不断完善国际物流网络、与国际快递企业强强联合,中国快递企业定能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族歌剧《柳柳州》在京首演 艺术呈现柳宗元精神世界
- 海外网评:“奥运经济”让多领域消费收获好成绩
- 工信部:推动新技术与冰雪装备融合,助力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 暑运过半 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近8550万人次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向全美侨学界致以龙年新春祝福
- (新春走基层)民俗文化大放异彩 浙江余姚鹿亭乡古韵迎新春
- 南非防长回应美方指责:美国在威胁非洲,哪怕闻到一丁点俄罗斯的味道
- 官方通报“女童被狗咬伤”:罗威纳犬主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宁波舟山港再迎2.4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首航
- 开渔了,肥美海鲜还在路上
- 中车将修建巴西最快铁路客运线
- 出境游重启一周年加速复苏
- 调研指2024年近三成中国雇主计划增加员工数量
- 以色列或与黎巴嫩真主党全面冲突?美国:不会派地面部队
- 千年板枣抢“鲜”上市 红枣之乡趁“枣”致富
- 清华北大排名上升!“美国和英国正在失去优势”
- 江西安远:“最美消防员”守护红色土地的绿水青山
- 新疆巴州米兰古城遗址迎来旅游热
- 北京市2024年艺术类统考合格分数线公布
- 陕西上半年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市场主体数突破550万
- 热门推荐
-
- 秦巴山区打造“武当药谷”布局大健康产业
- 哈萨克斯坦举行议会下院选举
- 中国消费市场平稳恢复 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提供新动力
- 外媒:德国发现二战时期遗留炸弹,1.3万人被转移
- 我国就业形势将持续保持稳定
- 外媒:以军袭击加沙北部一所学校 已致多人死亡
- 技术支撑赋能 广西闯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壮乡路径”
- 中新真探:定期断食可以治疗脂肪肝?
-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三周年销售额超1300亿元
- 中文的世界性正在增强
- (第七届进博会)“四大”聚首 共推创新解决方案
- 名师劳模当导师 江苏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团队显雏形
- 立春节气强雨雪持续“霸屏”长三角
- 双载体13价肺炎疫苗“出海” 康泰生物与埃及合作商签署授权代理等
- 韩国检察官办公室宣布逮捕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
- 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国产片有多能打?
- 中国1月社融增量6.5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
- 浙江工会拟投入1.1亿元用于职工学历提升
- 泽连斯基公开“胜利计划” 俄方:是乌方的“灾难计划”
- 重点测试低温续航与充电 新能源汽车高寒测试有多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