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等14个受灾地区保险已赔付金额1.16亿元
中新社北京8月4日电 (记者 王恩博)近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4日发布消息,截至8月3日,北京、天津、河北等14个受灾地区的保险机构收到保险报案14.36万件,估损金额32.92亿元(人民币,下同)。目前已赔付案件2.73万件,赔付金额1.16亿元。
从险种来看,主要涉及车险、企财险和农业保险,其中车险报案9.82万件,占全部报案件数的68%,估损金额13.72亿元;企财险报案5660件,估损金额9.66亿元;农业保险报案1.43万件,估损金额5.42亿元。
据了解,灾情发生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迅速与北京、天津、河北等受灾地区监管局建立24小时联动工作机制,指导相关监管局、保险机构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成立防汛救灾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带队立即赶赴受灾一线,现场督导做好防汛救灾工作。迅速摸排受灾受损与承保情况,实施灾情保险理赔数据日报送机制,上下联动、全力推进保险理赔和应急处置。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还多措并举推动保险理赔提速增效,有效发挥保险机构社会“稳定器”作用。例如,全力提升理赔服务质效,确保应赔尽赔快赔。开通灾害理赔绿色通道,多渠道受理报案,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并通过科技赋能,从接报案受理、查勘救援、维修协调、单证减免、理赔权限等方面最大限度优化简化理赔流程和手续。
此外,有关方面还启动理赔报损信息24小时报告制,严格值班值守,持续跟进灾情报案统计和理赔进展,加强信息汇总和统计分析工作,进一步提升处置效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物流之都”临沂搭乘“丝路”快车 探索国际商城建设路径
-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丨事关房地产、新兴产业、扩大内需 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重点在三方面发力
- 江南等地降雨持续 2024首场寒潮蓄势待发
- 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5.7%
- 广东中山:即日起施行“认房不认贷”
- 广西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 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 韩特战司令:尹锡悦指示破门拉出议员阻止国会表决
- 从家常菜到国宴,淮扬菜何以香飘四海?
- 白皮书:绿色金融叠加注册制改革春风助力中国气候科技产业爆发
- 浙江文旅观察: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汤显祖?
- “Z世代”藏族姑娘盼香格里拉通火车:想带91岁太奶奶乘车看世界
- 警惕日租房成为藏污纳垢之地
- 暴雪寒潮天气将再袭河南 局地最低气温低于-19℃
- 泰国70个省份拉响自然灾害警报
- 戏曲艺术在传承发展中创新
- 七小时“马拉松”戏剧《孔丘》换个角度看经典
- 中国对斯洛伐克等9国试行免签政策 成都等城市成入境游第一站新选择
- 宁古塔苦寒无比?且看今日鱼米之乡
- 上海黄浦江畔工业遗产承载新兴业态 焕发新光彩
- 中国驻苏丹使馆:在苏中国公民尚无伤亡
- 热门推荐
-
- 广西产教联合助力新能源汽车、六堡茶等特色产业发展
- 俄斯摩棱斯克州遭无人机袭击 燃料能源设施起火
- 广西广东等地仍有较强降雨 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以“和稳信”谈中美关系
- 近200名选手福建竞逐2024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
- 广西桂林市民7万元钞票被烧损 求助银行获暖心兑换
- 流动博物馆成“流动”文化风景线
- 我国适龄儿童甲肝、乙肝疫苗接种率均已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 中国工信部: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
- 全国生态日:福建将乐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 浙江义乌“国潮”饰品走俏 东南亚成热门收货地
- 日本大阪突发爆炸 已有12人受伤
- 2024年上半年云南12315为消费者挽回3800余万元损失
- 国际博物馆日:福建宁德以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
- 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进口钻石溯源管理系统已存储超19万颗进口钻石溯源信息
- 北京市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中午前发布
- 内蒙古兴安盟:小林果让百姓过上锦绣生活
- 沈阳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回家
- 美欧经贸争端的三大症结
- 中国经济学家:全球经济走上对抗混乱失序的“熵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