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打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等违法行为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 刘亮)今年以来,中国严厉打击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等违法行为。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8日通报的第四批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典型案例中,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问题突出,涉及电子产品、酒类产品、日用品、日常装修用品、名牌车辆配件、蓄电池、酒具、灯具等多个品类。
根据通报内容,其中不少涉及大众较为熟悉的产品品牌,涉案金额不小。
如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江某某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手机案中,当事人在未取得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授权的情况下,购进伪造的授权销售证书,收购带有华为标识的旧手机、手机屏幕、手机后盖、外包装盒等,将旧手机翻新后,通过网络平台以正品“华为”手机的名义销售,销售金额达3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
据通报,上述案件中,当事人将旧货翻新后,以原厂正品名义进行销售,虽然未对商品的注册商标进行更改,但商品的品质、功能等已发生较大变化,影响了消费体验,损害了商标权利人的商誉和消费者的知情权,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一些案件还涉假冒知名品牌。如在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周某生产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假鞋案中,当事人涉嫌生产经营侵犯香奈儿(CHANEL)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假鞋,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产品,货值125.5万元;其出货记录涉案物品货值约700万元。
酒品也是此次被通报案例的重点之一。如广西靖西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一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白酒,涉剑南春白酒、五粮液白酒、国窖白酒、茅台王子酒等产品。洋酒案也受到关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查处的侵权假冒商品,涉及标识为轩尼诗、芝华士、马爹利等酒类产品。经查,当事人通过微信购进用于灌装生产葡萄酒所需的原液、空酒瓶、标签标识等材料,然后进行灌装生产,并包装成标识为马爹利、芝华士等品牌产品对外销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巴州米兰古城遗址迎来旅游热
- “省”成2024年新疆棉花春播季关键字
- 福建龙岩多部门联合开展水域救援演练
- 辽宁首个国家级“文艺两新”实践基地在沈阳红梅文创园揭牌
- 又要受“折磨”了?“羊了个羊”出新作
- 朝鲜谴责韩国在朝韩边境附近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 新疆阿勒泰迎旅游小高峰 3天接待游客近10万
- 蜀绣大师孟德芝:40余年造就指尖上的传奇人生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一带一路”为哈萨克斯坦注入“海洋脉动”
- “碳”路者丨引绿色金融活水 润漓江绿水青山
- 47位省外浙籍文艺名家被聘为“艺术乡贤”
- 黄仁勋:企业数据是企业使用生成式AI的关键
- 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在沪开幕
- 新疆伽师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带动当地民众发了“牛”财
- 东航运送首支上海医疗队和7吨多物资驰援日喀则地震灾区
- 货车司机遭遇“偷油偷货”与“办证难”怎么办?交通运输部回应
- 黑龙江:今年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6项
- 多部新剧亮相2023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北京之夜
- 今年前八个月“中欧班列—上海号”累计开行量超去年全年
- 国家药监局:暂停经营标示名称为“蓝顶喷雾”等化妆品
- 热门推荐
-
- 95110海上报警平台五周年 海南海警局接处警4800余起
- “辣条”出台团体标准 希望解决地方标准“打架”问题
- 重庆火锅产业要素交易平台上线运营 构建“火锅产业数智大脑”
- 英国法律界人士向政府施压:停止向以色列销售武器
- 《繁花》火的不仅是电视剧还有舞台剧,8年前项目已开始孵化
- 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
- 夸克年度公益报告出炉:聚焦乡村教育、网络反诈及员工公益等多领域公益实践
- 青岛通报游客不坐游艇被侮辱:违法行为人被行拘
- 美国上周20.9万人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
- 年度压轴大戏讲述基层故事
- “不制止补课被处分”的班主任很冤吗?
- 滴滴携手网约车品牌大使潘展乐升级产品服务 认真对待每一程
- 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大部分地区仍有雷阵雨天气
- 特鲁多回应党内“逼宫”,加拿大提前大选可能性渐增?
- 【新春走基层】重生态育成“幸福湾”
- 高温天气,小心热射病突袭
- 吃好多运动,平安过新年!
- 新华社评论员:认清美国民主的真实面目
-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阐述中方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
- 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启环球巡展:数字与实物结合传递丝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