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谋发展 江西南昌打造特色“甜蜜产业”助农增收
中新网南昌7月27日电(卢梦梦)夏日午后,在江西省南昌市恒湖垦殖场,连片的葡萄大棚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果香。走进大棚内,只见一串串紫黑色的葡萄挂满枝头,颗粒饱满,甚是喜人。葡萄基地负责人施雪忠正和工人们忙着采摘新鲜的葡萄并打包出货。
在当地,施雪忠是小有名气的葡萄种植能手,有着十余年的葡萄种植经验。“最初在做水产生意,但我一直有农业情怀,想踏踏实实做点事情。”今年56岁的施雪忠是浙江台州人,2008年,他来到南昌,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帮助下,承包了300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
“当时本地种葡萄的不多,我们也是看中了它的市场前景,便决定因地制宜搞葡萄种植。”彼时,施雪忠还是空有抱负的“门外汉”。为了尽快找到葡萄种植的门路,施雪忠到多地学习种植技术和经验,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品种筛选。“我们也是试种了10多个品种,后来才选定了口感好、保鲜时间长的巨峰葡萄。”施雪忠说。
如今,凭借优良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精湛的种植管理技术,基地所产出的葡萄一经成熟便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我们的葡萄一般在2月份进入萌芽期,5月底开始挂果,7月份进入成熟期。”施雪忠介绍,目前基地日产葡萄近3万斤,除了南昌周边市场还销往陕西、广东等地。
“我们基地每天早上6点钟开始采摘葡萄,日常有30多个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每人每天收入在150元左右。”施雪忠说,除了给村民提供就近就业的岗位,他还为大家讲解葡萄种植技术,希望能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通过葡萄种植这一“甜蜜”产业走上致富道路。
施雪忠的葡萄基地是南昌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南昌市因地制宜,聚焦特色瓜果产业发展,将“小瓜果”做成富民增收的“大产业”,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质增效。
“同时,我市今年将继续立足优势特色产业、汇集资源要素,着力打造10个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活跃、产村产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强镇,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形态更高级、布局更优化、结构更合理,实现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南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科普领域唯一国家级展会“落户”芜湖20年连办11届盛会
- 环球时报社评:在“美式安全”视野下,玉米也能长眼睛
- 大型原创历史舞台剧《大儒张载》公演
- 行行有建行丨“金玉良缘”情牵姑苏
- 广州加快推进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 你的房贷利率调整了吗?
- 四川泸县:龙舞欢歌闹元宵
- 上海市成人吸烟率下降至19.4%
- 母婴居家护理需求日益增长 互联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 8月23日央行开展379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2023“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将在福州举行 海内外200多个商协会已确定参会
- 春节假期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创新高
- 中国大使代表“捍卫联合国宪章之友小组”阐述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 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跑出“加速度”
- 三亚开拓夏季游和国际旅游市场
- 北京:餐饮堂食扫码测温执行更严了
- 厄瓜多尔发生武装袭击事件 造成至少10人死亡
- 7月份广东CPI、PPI环比均由降转涨
- 广西天气渐暖 玉林消防一天连抓两条大蟒蛇
- 境外参展商占比提升至32% 第二届链博会今天开幕
- 热门推荐
-
- “塞北隘口”鸡鹿塞开关 百马百驼百车“渡·阴山”
- 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去世 友人悼念:其作品供未来世代获得力量
- 北京文化园区SHOW数智圆桌会举办 促增园区运营效益
- 山西榆次:“串珠成链”探寻农文旅融合“共富密码”
- 巴媒:中国发展以人民福祉为核心
- 强产、保粮、促创新 财政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 安徽定远警方:合新高铁中铁七局项目部5名违法人员被行拘
- “北溪”疑云未解 瑞典宣布退出调查
- 重庆公安经侦部门“夏季行动”破案358件 追赃挽损2.5亿余元
- 截至3月3日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今年累计通关车辆同比增38%
- 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终止运营、拆除设施设备
- (身边的变化)闽北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有路子
- 迎“五一”假期 中国科技馆推出系列科普教育展览活动
- 森林覆盖率从不足20%到95.2% 马鞍山林场的绿色发展之路
- 山西发现唐代早期吴姓家族墓
- 文旅消费“跑”起来 算算运动顶流背后“经济账”
- 中欧班列(武汉)今年开行量超去年全年
- 【世界说】中方代表驳斥美英代表谎言:美英等国大唱人权高调 虚伪至极
- 央行:9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0585.8亿元
- 第十八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在王羲之故里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