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阐明水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
本报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蒋建科)北京时间7月26日23时,国际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领衔、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阐明水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该成果为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高产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使我国有望育成超级杂交稻,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15%以上。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水稻分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如果籼稻和粳稻能育成超级杂交稻,据预测,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亚种间的超强优势一直受到关注。然而,籼稻和粳稻之间存在严重的生殖隔离,其杂交种常表现出杂种不育现象,是阻碍杂种优势利用的最大障碍之一。
此次研究发现了一个控制水稻籼稻和粳稻杂种花粉不育的主效基因,并阐明了其控制花粉育性的分子机理,为打破水稻籼粳生殖隔离,克服杂种不育,利用籼粳杂种优势来培育超高产品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实现了该领域的重大突破。(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9-14岁女生,HPV疫苗可少打一针了!
- “卡努”和“兰恩”同时逼近 日本将遭遇双台风袭击?
- 前4月广州进口生物医药产品超55.6亿元
- 上海出台新举措推动跨境电商和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
- 免签“朋友圈”扩容 入境游热度攀升
- 阿尔及利亚将于9月7日举行总统选举
- (年终特稿)“船”说浙江:从一叶扁舟到通达天下
- 精英化还是写实化 律政剧创作方向在哪儿
- 突尼斯官员:“一带一路”已成国际合作的变革性力量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
- 纪念黄宾虹诞辰160周年活动在安徽歙县举行
- 暑期跨境游火爆 辽宁省口岸出入境旅客同比增长40%
- “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 黄河上游“河湟间”累计绿化国土面积超824万亩
- 湖南零陵锚定“古风经济”丰富文旅业态
- 丁香诗会·高校诗歌创作联盟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 诗意笔墨奏响“山水清音” 刘广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 证监会: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积极使用股权激励,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
- 浙江多地气温逾30℃ 暖湿将成3月末主题
- 文明的坐标丨“世界化石宝库”澄江化石地
- 热门推荐
-
- “补货不下十次!”实探超市:谁在抢盐?有必要吗?
- 云南广西等地有较强降雨 川渝鄂湘等地高温天气持续
- 工信部: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业务收入87610亿元 同比增长13.5%
- 日均万人进馆 北京城市图书馆接待读者超200万人次
- 有些病表现在老年,根或在青年时期
- 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1.19万亿元 增长5.5%
- (走进中国乡村)从“菜园子”到“菜盘子” 宁夏贺兰凭实力炒香预制菜
- 用画笔记录自然 全国自然笔记征集活动再启动
- 以周永开为原型摄制的主题电影《周永开》在成都首映
- 丘成桐回出生地汕头:“妈,我回来了!”
- (新春走基层)“五卅烈士”顾正红故乡:草柳编“编”出致富路
- 二手房交易低佣金将成趋势
- 院士专家齐聚四川成都 谋划区域能源电力发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口岸通关持续优化 福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跑”
- “你好!中国”对外旅游标识发布暨澳大利亚赴华旅行者快捷支付说明会在悉尼举办
- (新春走基层)能源大省山东智慧“保供”:科技创安、人少则安
- 广州今年以来雨量偏少五成 即将进入“龙舟水”天气
- 7月全国共销售彩票489.05亿元 同比增长55.9%
- 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雪域高原幸福路
- 特色“村晚”展现湖北公安县乡村文化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