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买了保险?保险营销应多些磊落少些套路
据7月24日上观新闻报道,近日,张先生向媒体分享了自己在上海市某医院自助取袋机上领取塑料袋的经历——在根据提示用支付宝扫码后,弹出的界面变成了买保险,“首月免费,此后会自动扣取保险费”……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自助取袋机上“免费取袋还送保障”的广告铺满了整个屏幕,按钮设置极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点击进入“好医保·住院医疗(体验版)”的投保界面。在另一家医院,记者目睹了好几位市民“不小心”购买保险的经历。
为落实“限塑令”、节省成本,如今不少医院药房都对装药品的塑料袋实行收费制度。上海部分医院的自助取袋机可以免费取袋,为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但以“免费取袋”为诱饵,让患者一不小心购买保险甚至是按月自动续保,不磊落,也不厚道。
一方面,这种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这种行为涉嫌违反保险法、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等——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业务,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条款的内容……而误导患者购买保险,显然不符合这些规定,同时不符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卖保险”的自助取袋机,如今在不少医院都有。医院对此是否知情?是否从中也受了益?这些有待查清。毕竟,相关设备是放在医院的,相关销售行为也发生在医院,一旦发生纠纷,医院很难置身事外。这提示医院,要更充分地把好入门关,杜绝相关不规范销售行为发生。
进而言之,某些保险公司的营销行为也值得商榷。近年来,消费者“被投保”现象频现,比如,有的城市部分市民给电动车充电时被“套路”误买保险;某网络保险平台的“1元买保险,保额上百万”套路营销骗局被媒体曝光。这既提醒消费者警惕保险套路和陷阱,也提示有关部门要对保险企业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诱导购买保险等营销问题,要开展更多“触及灵魂”的治理。
冯海宁
(工人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为什么人们选择在电影节看电影
- 不论“阳”没“阳”哪些人不能用维C泡腾片?
- 吉林推进服务业经济发展 企业经营效益明显好转
- 探访上海5G-A应用场景:“后浪”扑面而来
- 探路新类型著作权保护 增强新业态发展活力
- 中国(辽宁)—白俄罗斯科技合作活动启动
- 七省区市签署合作协议 共促中国柠檬产业科技创新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85元 调升17个基点
- 广西遭遇特大暴雨 玉林降雨量破历史极值多地停课
- 前三季度有色金属工业运行良好
- 柏林动物园举办“梦想”“梦圆”大熊猫纪念牌揭幕仪式
- 山西: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 为未来发展留空间
- 香港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
- 多国发现新毒株 XBB.1.16会引发新一轮疫情吗?
- “2024年度成语”在邯郸揭晓 “绿水青山”最热 “长风破浪”“童心未泯”等入选
- 国家外汇局:10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4.26万亿元人民币
- 美媒:过去四年来,美国校园枪支暴力事件显著增加
- 福暖中国|新疆“古丽”的春节记忆
- “2023首尔世界烟花庆典”在韩举行 中国表演组打响“头炮”
- 北京市应急局发布4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 热门推荐
-
- 隔夜茶有毒不能喝?没那么邪乎!
- 热播剧带火阿勒泰 “同款木屋”一房难求
- “新国风”舞剧《李清照》揭幕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海关总署:我国整体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 水利部针对晋陕甘宁四省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揭秘贷款中介吸客“幻术”
- 变“流量”为“留量” 2024交通运输交亮眼成绩
- 杭州亚残运会丨有爱无碍乐活重阳,听独臂大侠与羽毛球的不解之缘
- 亚马逊店铺账户被盗 检察官“顺藤摸瓜”为企挽损70余万元
- 真我GT Neo6 SE正式发布,首销1699元起
- “沙里掘金” 片片沙地变身产业聚集“聚宝盆”
- 国际学者看好“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欧走向绿色未来 | 世界观
- “品质至上·共赢未来”瑞幸咖啡合作伙伴大会举行 打造全球高品质供应链
- 河南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打造世界级大遗址走廊
- (国际观察)美国三位重磅人物相继离世,他们给中美关系留下哪些启示?
- 43年来南昌累计有8000余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 共植树3.5亿株
- 乍得总理苏塞斯·马斯拉递交辞呈
- 持续“挤水分” 7月金融数据低增
- 叮咚!请查收:冬季护肤小妙招
- 迎国际护士节 中国美术馆为优秀护士代表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