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买了保险?保险营销应多些磊落少些套路
据7月24日上观新闻报道,近日,张先生向媒体分享了自己在上海市某医院自助取袋机上领取塑料袋的经历——在根据提示用支付宝扫码后,弹出的界面变成了买保险,“首月免费,此后会自动扣取保险费”……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自助取袋机上“免费取袋还送保障”的广告铺满了整个屏幕,按钮设置极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点击进入“好医保·住院医疗(体验版)”的投保界面。在另一家医院,记者目睹了好几位市民“不小心”购买保险的经历。
为落实“限塑令”、节省成本,如今不少医院药房都对装药品的塑料袋实行收费制度。上海部分医院的自助取袋机可以免费取袋,为患者提供了更优选择,但以“免费取袋”为诱饵,让患者一不小心购买保险甚至是按月自动续保,不磊落,也不厚道。
一方面,这种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这种行为涉嫌违反保险法、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等——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业务,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条款的内容……而误导患者购买保险,显然不符合这些规定,同时不符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卖保险”的自助取袋机,如今在不少医院都有。医院对此是否知情?是否从中也受了益?这些有待查清。毕竟,相关设备是放在医院的,相关销售行为也发生在医院,一旦发生纠纷,医院很难置身事外。这提示医院,要更充分地把好入门关,杜绝相关不规范销售行为发生。
进而言之,某些保险公司的营销行为也值得商榷。近年来,消费者“被投保”现象频现,比如,有的城市部分市民给电动车充电时被“套路”误买保险;某网络保险平台的“1元买保险,保额上百万”套路营销骗局被媒体曝光。这既提醒消费者警惕保险套路和陷阱,也提示有关部门要对保险企业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诱导购买保险等营销问题,要开展更多“触及灵魂”的治理。
冯海宁
(工人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湾青年聚福建南安畅谈发展机遇
- 中国证监会同意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玉米淀粉和生猪期权注册
- 重庆:饮江景“坝坝茶” 享公园新“耍事”
- 海归学者陈建明:为海洋强省建设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
- 北美票房:《致命邀请》领跑近七个月来“最清冷”周末
- 广西“90后”宠物护士:细致守护不会说话的“病患”
- 70余位海外台胞云南共赴“彩云之约”
- 沈阳故宫展出精品雕刻文物再现古人雕刻技艺
- 打造科创高地 湖北襄阳2024年GDP预计超6000亿元
- 穆罕默德·巴希尔:已被任命为叙利亚过渡政府看守总理
- 吃碘盐就能预防核辐射?不可取!
- 菲律宾一渡轮起火致至少12人死亡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研究发现 前瞻功能缺损影响快乐期待
- “百年菜乡”广西贺州预制菜走向海外
- 韩媒:韩国多个市民团体举行集会 要求尹锡悦辞职
- 构建澜湄命运共同体 “澜湄印象”主题活动在西藏拉萨举行
- 遗产保护赋能城市发展 北京居民对中轴线关注度明显提高
- 民调数据中的美国:岌岌可危
- “排毒大法”千千万 警惕赔了夫人又折兵
- 俄对外情报局局长:俄罗斯不希望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 热门推荐
-
- 苏皖河南东南部等地有强降雨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 60名在华留学生赴“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体验陶瓷文化
- 用什么激发高职生返乡就业意愿
- 北京海淀已形成软件和信息服务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 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油气开发绿色转型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推进医共体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救治能力
- 绿色生态发展底色如何落地“生”金?且看林下经济的“江西实践”
- 羽绒服先别收!寒潮未来几天会影响哪些地区?如何应对?
- 专访任贤齐:不希望被定义
- 配音界顶流“塌房”引关注 如何规范“配娱”行业?
- 中新网评:600元的防攀比鞋,更要防自己下场
- 日本执政联盟未获众议院过半议席 经济问题叠加黑金丑闻影响选情
- 国家药监局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分级监管
- 为雄安聚人才 河北发布20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目录
- 中国经济未来可期
- 韩国国会举行梨泰院事故百日追悼会 亲历者吁查明真相
- 走进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给大湾区青年一个实现梦的地方”
- 广东有9类医用耗材将平均降价45.63%
- 辽宁鞍山通报自来水有异味:已组织管网全线冲洗,目前检测正常
- 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世贸组织发布日诉我不锈钢反倾销措施世贸争端案专家组报告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