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科技引才专场:以人才赋能创新 以科技引智聚才
中新网西宁7月21日电(祁增蓓) 21日,由青海省科技厅主办的第四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项目+人才+平台”科技引才专场签约仪式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
据介绍,科技引才专场签约仪式是第四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更多、更广、更高的事业平台,吸引全国高端人才汇聚青海,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聚智汇力,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聚智汇力。
青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生海介绍,此次科技引才专场签约活动坚持引才工作面向生态安全屏障支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等重点领域,成功对接国内科技合作项目6项、人才需求对接项目4项,旨在通过柔性引进高层次科研人员,巧借省外人才智力资源,解决产业发展中技术难题,以人才赋能创新,以科技引智聚才。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9家高校、企业的专家和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等6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和负责人等80余人参加签约活动。重庆大学二级教授蒋斌、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赵新全分别作主旨演讲。
近年来,青海省科技厅把汇才引智作为人才自主培养的重中之重,制定“十四五”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出台《青海省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实施方案》,在人才计划选拔评估中开展分类评价试点,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评价导向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不断完善。
在20日举行的第四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开幕式上,青海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永祥介绍,自人才项目洽谈会科技引才专场活动举办3届以来,青海省科技厅探索建立了以“项目+人才+平台”的培养模式,累计签约人才项目30个,直接或柔性引进专家人才40名;聘任11位院士、专家为省政府科技顾问;用好用足科技援青和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已有150余个科研团队服务青海创新发展,联合实施研发项目300余项,合作共建新型研发平台和机构20余个;青海已成为科技人才集约式、组团式创新的沃土,实现了科技人才培养助力科技创新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营商环境提升 外向型经济特征持续显现
- 新疆喀什古城再添“风华” 旅行拍摄“火热”出圈
- 各地陆续进入最美赏秋季
- 夏季流感来势汹汹 广州疾控:不必抢种疫苗
- 多项数据呈现积极变化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走进中国乡村)长三角“数字游民”工位搬进乡村山水间
- 被控受贿1.29亿余元 黑龙江原副省长王一新案一审开庭
- 丑时 夜间宠物诊所里的生离死别
- 厦金大桥厦门段进入水上施工新阶段
-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厄尔尼诺现象已出现 全球明年或更热
-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一组数字告诉你孩子如何“吃”出免疫力
- 2023北京CBD论坛举办
- 广州口岸迎来广交会客货入境高峰
- 浙江安吉:三级政协共议“以竹代塑”解锁“绿色密钥”
- 重庆首届三峡人才节在万州开幕 助力库区人才协同发展
- 暑期文娱旅游持续“上新” 促进地方消费稳定增长
- 七大上市航司第三季度实现集体盈利 发力新航季确保全年业绩
- 江山如画|江山画中游,探海南奇妙之境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发言人就德国政府“中国战略”表明立场
- 强冷空气来袭!华北黄淮雾和霾逐渐消散 多地气温将创立秋来新低
- 热门推荐
-
- 官方: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 新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 近日在颐和园开办主题艺术特展
- 原创话剧《徐大同》在天津首演
- 专家学者为“亚州花都”昆明斗南花卉提质升级出谋划策
- (新春走基层)杭州面塑手艺人创“国风手办龙” 冀老手艺传新年味
- 全球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受众覆盖全球76个国家(地区)
- 拜登签署法令,正式结束美国新冠疫情“国家紧急状态”
- “闽都文化与国际民间交流”研讨会在日本京都万福寺举行
- 中国年轻人“花式”相亲交友 盼邂逅浪漫爱情
- 马来西亚前总理妻子罗斯玛赫洗钱逃税案获判无罪
- 四川一高校“时尚快闪” 上演传统与青春的绝妙碰撞
- 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庆演走进北京大学
- 山西太原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 瓜果种子结出产业链 山西上党农民抱团调产让撂荒地变增收地
- 吉林黑土地秸秆生“金”在国际市场受欢迎
- 春天限定款上市 野菜不野,口感更好更安全
-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解读《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
- “数字+文化”让你一秒穿越历史 数字技术赋能未来
- 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 新业态能否拯救线下商场?
- 黑龙江:“芒种”未入夏 局地还有大风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