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假国企乱象:假国企危害巨大 全社会应共讨之
中新网北京7月21日电 (钟兴真)央企密集打击假冒国企引发关注,根据举报线索,中新网近日核查中冶吉信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其大股东康和信(大连市)健康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疑似为“假国企”,康和信的注册资金来源不明,社保参保人数为0,股权变更亦存在疑点。
面对层出不穷的“李鬼”,今年以来,官方和央企密集出手打假,国务院国资委今年4月25日公示了第三批假冒国企名单,三批累计超过800家。
连国企都能假冒,很多网友对此深感震惊。假冒国企靠着不正当手段,戴上“红帽子”,打着央企的名义牟利,部分公司甚至从事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骗取银行贷款、欺骗社会公众和政府,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也对真国企的正常经营、品牌形象、社会信誉造成了严重破坏,阻碍了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代表着国家的实力和形象。假冒国企这样的市场乱象,不容任由其泛滥,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全社会共讨之。官方打假行动的持续推进,表明了国家对这类违法行为说不的坚决态度,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付出了不懈努力。
对于假冒国企,绝不可手软,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提高央企透明度,完善公司登记制度,深挖和曝光这一灰色产业链的黑幕,斩断假冒国企的利益链,让假冒国企无处藏身。(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博二〇二三新春展用文物带观众感受喜庆祥和节日氛围
- 2023年中国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欧拉市场份额居第一
- 总台独家探访丨美军使用集束弹药轰炸越南 炸弹之痛现今仍存
- 浙江教育观察:档案馆里“研学”有何意义?
- 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上年增长28.4%
- 山西省交响乐团大型原创交响套曲《九曲黄河诵》在京首演
- 重庆警方集中销毁2965支非法枪支和6258把管制刀具
- 探访浙江绍兴非遗集市:漆器受青睐 万物皆可“漆”
- 南京:国家公祭仪式活动期间采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绿”:应对环境挑战 投资贸易如何逐“绿”而行?
- 哈尼亚遭暗杀后 辛瓦尔成为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
- 中国国家话剧院首任院长赵有亮因病去世 享年78岁
- 美媒:飞行追踪数据显示,据称载有普里戈任的飞机曾“急剧下降”
- 长三角铁路暑运7月1日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超1.5亿人次
- 也门胡塞武装在亚丁湾袭击一艘货轮 称其违反港口禁令
- 防东铁路全线连续梁结构全面完成 开通后将提升中越互联互通
- 江西会昌戏剧季精彩纷呈 打造国际戏剧盛宴
- 上海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16.5万辆 规模位居全球城市第一
- 南疆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外送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 陪诊师变身“号贩子” 行业边界亟待划清
- 热门推荐
-
- 西双版纳回应“游客拒参自费和购物与导游发生争执”:涉事双方已和解
- 《丁景唐研究丛书三种》在沪首发 丁景唐之子捐赠“传家宝”
- 国际专家读懂中国高质量发展:活力和创新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力
- 以色列北部6日有90个定居点和地区拉响防空警报
- 中缅边境云南临沧:民警查获毒品逾1公斤
- 颜色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饮料原有味道
- “小摊化”咖啡受热捧 咖啡厅成年轻人社交新载体
- 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项目完成IGV无人车换电站调试
- 外贸城市年终冲刺:出口三强稳固,深圳有望31连冠
- 甘南:实事办“实”,好事办“好”,难事办“成”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学者、业界聚焦再生医学研究与转化 将打造融合创新生态圈
- 工信部等六部门: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 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发表两项声明
- 从农村起步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农民工程师”
- 伤害急诊增长三成 春节期间宠物应激反应增多
- 外媒:专家称希腊青年是全球最肥胖群体之一
- (“一带一路”10 周年)“大胆来豫投资”,河南四条“丝路”串联全球
- 俄军一架战略轰炸机坠毁 机组人员弹射逃生
- 解密“中国画虎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