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多项数据指标向好 我国经济未来走势如何?一组数据了解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走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阻力等困难。多个部门最近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专家学者和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们透过数字能看到什么?他们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又是如何判断的?
01
多项数据指标向好
我国经济持续回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刚刚去江苏进行了调研,他的感受是企业有压力,但更有活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跑了不少的企业,感觉到从企业这个层面来看,大家面对克服困难还是有信心,明确方向,有干劲,还是在真抓实干。这样的形势让我们很受鼓舞。
张立群表示,虽然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但是先行公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数据还显示,6月份我国制造业动能指标为二季度最高水平,预示着经济反弹动能正在继续。
此外,最近发布的一系列权威数据透露出更多的暖意。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6月份信贷投放明显回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海关总署公布,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1%,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上半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同比增长14.2%,新接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超过70%。
此外,上半年我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为历史同期最多,我国民航业运输生产规模已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6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调查的8个主要行业中,7个行业销售量指数、6个行业国内订单指数上升。
刚刚带领团队发布了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的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认为,下一步财政、金融等政策将进一步发力,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6月份的经济,实际运行的景气状况,应该是要好于4、5月份的。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应该总体上延续持续恢复的这样一个过程。从全年来看,我们预计全年增长5.4%左右,应该能够完成政府年初确定的5%的预期目标。
记者还梳理了农业银行、中信证券、平安证券等十多家金融机构的研究报告,各家机构普遍认为,下半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协调发力,稳外贸政策也将继续落地见效,推动经济进一步复苏。短期经济数据的波动,不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方向。
02
内需回升
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内需求稳步回升,强大的国内市场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梳理上半年工业和服务业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新的变化。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红线代表工业,黑线代表服务业。历史上来看,一般工业会更高一些,但是从图中看到,从今年年初开始,黑线在快速上升。所以今年实际上经济复苏主要的驱动因素还是来自服务业的复苏。这也是今年跟过去经济结构区别比较大的一点。这样的经济结构应该说是更优化的,对民生的改善也会更加明显。它可能会有一个传导,就是当你的服务,还有商品的销售也能够回升的话,那么工业的产出也会逐步地回升。
明明认为,今年很多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对上半年经济的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促消费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也在带动国内需求。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万亿元,一批既有利于当前又能推动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张立群: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显著加强,来使企业的生产显著恢复,来使就业得到显著改善,来使居民收入得到显著改善。在这个基础上,我想我们克服需求收缩的这个一揽子政策,它就会见到显著成效,经济全面回暖的态势才能够巩固起来。
03
多项措施接续发力支持稳增长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更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功夫。近期,多项稳增长、稳就业、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正在陆续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将培育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引导创新资源向中小微企业聚集,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周景彤:我们观察到,今年上半年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达到了历史新低,下一步对中小企业,我觉得在减税降费、包括在上项目、土地的供应等方面,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针对存量房贷利率普遍较高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协商变更合同,或者用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房贷。
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要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商务部则提出,要围绕促进汽车、家居、品牌消费和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出台针对性配套措施。
多个省市近期还出台了一系列促就业惠民生的措施。
河北省计划今年开发设置5500个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按每人2000元发放求职补贴。山东省今年安排68亿元全力支持稳住就业基本盘。江苏省今年安排中央和省级就业补助资金预计增长31%。
张立群:我们现在要在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这些方面,采取多种政策,使得就业形势显著好转,使得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这样的话,才能推动我们消费持续回暖。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王雷 田琪永 丁然 天津台)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发布分区域暴雨黄色预警 4日多区将有短时强降雨
- 台湾高雄一民宅起火 致3人死亡
- 杭州再评数字工匠 激发数字经济人才创新活力
- 天鹅南飞 山西运城黄河湿地迎最佳观鸟季
- 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即将启幕
- 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广州分会场举行
- 西藏发布大风黄色预警!局地最大风力可达12级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 中外客商和游客云集内蒙古杭盖草原 共享那达慕
- 一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处于较景气区间
- 存在近5亿年!关于珊瑚的这些知识了解一下→
- 淄博文旅局:五一期间中心城区酒店已基本售罄 建议错峰出游
- 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外卖骑手不能跨区送单
- 蚂蚁集团回应被罚71.23亿元:将进一步夯实合规治理水平
- 外媒:突发!加沙边境地区拉响火箭警报
- 外国留学生行走上海体验海派之美
- 台风“康妮”来临 浙江避灾安置彰显浓浓温情
- (新春走基层)从“世界屋脊”到“南海之滨” 六旬铁警见证变迁护平安
- 专精特新看中国 | 重庆两江新区“小巨人”企业如何创新驱动智能产业“破茧”而出?
- 美财长耶伦:美国银行业“依然稳健”
- 热门推荐
-
- 阿根廷球员“辱法”风波起,梅西被要求道歉、阿根廷副部长被解职……
- 中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动链平台建成投运
- 新疆英吉沙县17万亩杏花绽放 开启春季赏花游园季
- (经济观察)2024年沪指涨逾12% 保险板块领涨
- 【民生调查局】“不是理发店去不起,而是快剪店更有性价比”
- 垃圾处理不及时 堆在小区味道大
- 肿瘤基因检测为精准诊疗保驾护航
- 海洋噪声:不容忽视的无形“杀手” 对生态有何影响
- 河南周口中心港开通至安徽阜阳、蚌埠集装箱航线
- 河北邢台发现清代乾隆年间古石碑 见证冀中南迁民历史
- 专家学者走进重庆巫山 探讨以村歌为途径建设和美乡村
- 中新健康丨呼吸道疾病恢复后咳嗽不止是否需要服药?专家回应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宁波:提升长江万吨船舶航力 打通黄金水道发展瓶颈
- “澜湄印象”主题活动多国媒体代表参访西藏布达拉宫、纳木错等地
- 东北亚氢基能源加注基地项目在大连长兴岛正式启动
- 2024超级草莓音乐节在新疆乌鲁木齐热辣开唱
- 春节档票房飘红,电影市场如何持续“热辣滚烫”?
- 12亿欧元!脸书母公司Meta因违规被欧盟罚巨款
- 埃及外交部:埃及对加沙外国人出境障碍不承担任何责任
- 7月1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16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