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中国过去三年货币和财政政策“非常克制” 为未来留出政策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在“国是论坛:2023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专家座谈会上发言。 崔楠 摄
中新网7月17日电 题:万喆:中国过去三年货币和财政政策“非常克制” 为未来留出政策空间
中新财经作者 王梦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17日在中新社举行的“国是论坛:2023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专家座谈会上表示,过去三年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非常克制,这种克制为未来留出了政策空间。
视频:万喆: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仍留有空间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8%。
对于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万喆用“来之不易”形容。她指出,中国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给人以信心,但也要看到目前状况下提升需求仍是关键:一方面要增强市场主体动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市场活力。
万喆认为,对中国经济前景可以乐观看待,但也要审慎。疫情结束以后,中国经济处于弱修复态势,整体态势和方向是好的,但“疤痕效应”消退仍需时日。需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目前经济修复,抱有太高期待或者过于悲观都会对市场本身带来不利影响。
万喆提到,过去三年疫情影响波及全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采取大水漫灌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后果。但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非常克制,这种克制为未来政策的使用留出了空间。
留出的政策空间什么时候用、用在什么地方、怎样用?万喆认为,下半年应在支撑疫情“疤痕效应”消退的托底政策上进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力。她还借淄博烧烤“出圈”及贵州“村BA”赛事举例指出,在地方政府部门观念转变以及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构建服务型理念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刺激需求提升的关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黑龙江:前8个月游客花费2064.9亿元同比增119.9%
- 邬贺铨:6G已成为国家战略竞争高地
- 海内外管理咨询界专家学者厦门探讨行业新发展
- 云南磨憨:象群出没村庄 消防监测小队120小时守护
- 云南临沧临翔区山火复燃 消防已抵达现场展开扑救
- 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低空经济如何影响未来生活?
- 【文化中国行】打铁、做秤……这些手艺,你有多久没见到过了?
- 大连一居民楼发生燃气闪爆事件 造成一人受伤
- 湖南加快培育智能传感和网联产业综合性孵育平台
- 美国宾州一家酒吧发生枪击事件 造成2人死7人伤
- “小数据”折射“大经济” 春运里的中国生机勃勃
- 沈阳举办“社工好故事”大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 “Z世代”留学生的贵州“毕业旅行”
- 西南地区东部江南等地有小到中雨 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等地有小到中雪
- 10部门: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
- 郑小瑛《土楼回响》乡村音乐课堂在福建永定开讲
- 三亚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部分景区暂停营业
- 山西汾酒集团原董事长离世 曾是国企改革闯将
- 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天津启动
- “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江西创新推进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
- 热门推荐
-
- 华祥苑发布“国缤茶·小红罐·团圆乌龙茶” 首届围炉煮茶节正式启动
- 中国贸促会回应欧盟在第14轮对俄制裁中再次列单中国企业
- 俄乌进行今年第二轮大规模换俘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跨越千年,江河交汇处宋代复闸蝶变世界最大单级船闸
- 宁波=银川=喀什航线正式开通
- 直击粤琼“混编”团队抢修海口电网
- 2024文博会:文化盛宴 “带货”先锋
- 因内部动荡和武装冲突 厄瓜多尔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 早期人类何时适应沙漠环境?国际最新研究称至少在120万年前
- 山东花式解锁“露营+” 掀起今夏消费新风潮
- 别把代餐品错当“减肥神药”
- “90后”敬老院院长:给老年人有“温度”的晚年生活
- 中国官方:让民间投资“有的选”“投得好”
- 一季度演出市场精彩纷呈 “舞剧热”彰显中华文化生命力
- 宗庆后创业首年个人总结手稿:创办第一流校办企业
- 2024年第三季度逾58万人次从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
- 理性看待半成品预制菜
- (文化新纪行)内蒙古长城保护的移动界碑:人、马、驼
- 安徽首趟“跨两海”中欧班列(合肥)启运
- 九部门:到2025年新增相关领域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00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