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复播轮作种植实现“一地双收”保障粮食安全
大马力机车牵引着精量播种机,在适合墒情的农田里进行大豆复播工作。 林国强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0日电 (戚亚平 林国强)眼下,随着冬小麦全面收割完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各团镇抢抓农时,积极协调农业播种机械,开展大豆等复播工作,确保年底实现双丰收。
今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坚定不移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引导职工在小麦收获后复播其他粮食作物,实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既增加收入又保障粮食安全。
记者看到,在第一师阿拉尔市11团各连队大豆复播现场,机声隆隆、尘土飞扬,大马力机车牵引着精量播种机,在适合墒情的农田里进行大豆复播工作。
已种植多年棉花的11团七连职工王太行,今年通过倒茬种植,首次种植80多亩冬小麦,运用“干播湿出”种植技术,通过精心管理,小麦单产获得大丰收。
王太行说:“棉花受到特殊情况影响收成不太好,后来我们就想办法倒茬种小麦,小麦今年收获还可以,出乎意料达到800公斤左右。”
经过和家人商量,王太行年初就计划好等小麦收割结束,再种植一茬大豆,来增加土地的收益率。
这两天,王太行提前联系农业机械翻犁农田、平整土地,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大豆复播工作,虽然每亩地增加近40块钱的成本,但他对今年大豆丰收很有信心。
“现在开始复播大豆,一年播两季,比棉花效益高一点。”王太行说。
“连队今年1100亩地小麦收完以后,全部都复播大豆,通过种植小麦,产量也非常不错,职工都对种植粮食非常满意,对复播大豆信心也都非常高。”11团七连副连长段春洋说,目前连队复播大豆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第一师阿拉尔市各团镇严格落实粮食作物种植任务,积极协调种子和机械,充分发挥连队“两委”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服务工作,鼓励职工提高耕地利用率,通过麦后复播增加收入。
据了解,今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共种植冬小麦14万亩,复播粮食12.1万亩,其中大豆6.9万亩、玉米2.8万亩、小米1.8万亩、水稻0.5万亩,目前各团镇正稳步推进复播工作,近期可全部完成。
当地在使用“干播湿出”种植模式的同时,还运用免耕复播新技术,分别在三个团场的1000亩小麦收获农田进行大豆复播试验,为明年农业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取得第一手数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启动《探索与抉择》移动剧场
- (文化新纪行)老中青三代坚守“紫砂梦”: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和东方白鹳在河北衡水湖罕见同框
- 三亚启动离岛免税购物季 推出“机票+免税”特惠产品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72.7万创新高
- 雨热“同台竞技” 长江中游三省持续“蒸桑拿”
- 中使馆: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升级,提醒在伊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 华裔青少年在清华上“建筑课”:很喜欢北京的红砖绿瓦
- 回应游客需求 沈阳网红早市小河沿早市设立游客服务中心
- 福建泉州“五行灵蛇”迎春 生肖艺术装置展城市魅力
- 邓超:现在的我早已忘了输赢
- 高原美食什么味?中外文旅达人逛吃厂家推介西宁味道
- 广珠及珠机城际新增7座车站实施“计次票”“定期票”
- 日本失踪直升机调查进展:发现疑似机载人员遗体
- 美疾控中心:2022年美国自杀人数近5万 达历史新高
- 四川乐山市井研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倒计时不足12小时!美众院通过防止政府“停摆”法案
- 乐姿乐言携手立迈健,让街舞也能跳出健康养生范
- 60余名台胞青年开启潇湘打卡之旅 湘台青年发布“共同倡议”
- 中消协:健康功能电冰箱保鲜功能存较大差异
- 热门推荐
-
- 2024年春运收官西藏民航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 社会力量关爱“心青年” 杭州助残社会组织添活力
- 天津铁路警方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旅客平安出行
- 古城藏珍 滕韵绵长
- 刚果(金)记者:“一带一路”倡议在刚果(金)深受欢迎
- 港澳台地区居民入黔旅游免门票至2024年底
- 《海洋经济蓝皮书:中国海洋经济分析报告(2024)》在山东青岛发布
- 武汉大学为2020届毕业生补办线下毕业典礼
- 十年来陕西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07万起 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55万名
- 丝路千年大数据揭秘茶咖融合的前世今生
- 服务不打烊 延时暖人心(暖闻热评)
- 俄方排查“进步MS-21”飞船密封失效原因 推迟发射“联盟MS-23”飞船
- (第六届进博会)为F1中国站定制的赛车鞋亮相第六届进博会
- 新疆托克逊县杏子迎来丰收季 果农销售忙
- 过季衣物、潮玩手办……年轻人为何热衷“买卖闲置”?
- 俄媒:俄初步确认堪察加失联直升机上22人全部遇难
- 山西法院严惩40名电信网络诈骗犯
- 破解银发经济人才培养难题 养老护理员何时能评上“八级工”
- 归芯科技获2024“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特等奖
- 黄河宁夏段今年首次出现流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