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复播轮作种植实现“一地双收”保障粮食安全
大马力机车牵引着精量播种机,在适合墒情的农田里进行大豆复播工作。 林国强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0日电 (戚亚平 林国强)眼下,随着冬小麦全面收割完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各团镇抢抓农时,积极协调农业播种机械,开展大豆等复播工作,确保年底实现双丰收。
今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坚定不移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引导职工在小麦收获后复播其他粮食作物,实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既增加收入又保障粮食安全。
记者看到,在第一师阿拉尔市11团各连队大豆复播现场,机声隆隆、尘土飞扬,大马力机车牵引着精量播种机,在适合墒情的农田里进行大豆复播工作。
已种植多年棉花的11团七连职工王太行,今年通过倒茬种植,首次种植80多亩冬小麦,运用“干播湿出”种植技术,通过精心管理,小麦单产获得大丰收。
王太行说:“棉花受到特殊情况影响收成不太好,后来我们就想办法倒茬种小麦,小麦今年收获还可以,出乎意料达到800公斤左右。”
经过和家人商量,王太行年初就计划好等小麦收割结束,再种植一茬大豆,来增加土地的收益率。
这两天,王太行提前联系农业机械翻犁农田、平整土地,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大豆复播工作,虽然每亩地增加近40块钱的成本,但他对今年大豆丰收很有信心。
“现在开始复播大豆,一年播两季,比棉花效益高一点。”王太行说。
“连队今年1100亩地小麦收完以后,全部都复播大豆,通过种植小麦,产量也非常不错,职工都对种植粮食非常满意,对复播大豆信心也都非常高。”11团七连副连长段春洋说,目前连队复播大豆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第一师阿拉尔市各团镇严格落实粮食作物种植任务,积极协调种子和机械,充分发挥连队“两委”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服务工作,鼓励职工提高耕地利用率,通过麦后复播增加收入。
据了解,今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共种植冬小麦14万亩,复播粮食12.1万亩,其中大豆6.9万亩、玉米2.8万亩、小米1.8万亩、水稻0.5万亩,目前各团镇正稳步推进复播工作,近期可全部完成。
当地在使用“干播湿出”种植模式的同时,还运用免耕复播新技术,分别在三个团场的1000亩小麦收获农田进行大豆复播试验,为明年农业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取得第一手数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突发!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顾问在以色列对叙空袭中身亡
- 日媒:日本4月29日将解除新冠防疫入境检疫措施
- 国内首部!AI全流程广播科幻剧《异世界的甜甜圈》全新上线
- 第二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展望新起点
- 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正式建成投用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发现东北豹新家族
- 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斜拉桥主塔封顶
- (新春走基层)非遗使者“小龙女” 让铜梁龙“舞”向世界
- 文化中国行丨绣花生香绣虎传神 是哪种针法让湘绣栩栩如生?
- 首届新时代西藏自治区民间文艺名家新创作品展拉萨开展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报“体考测试被压表”
- 普京:一派胡言!不接受美媒有关“北溪”爆炸案说法
- 美国得州一酒店发生爆炸 已造成20多人受伤
- “悟空一棒” 浙江丽水古建“风起云涌”欲创文旅“神话”
- 吃惯了重口味,如何减盐、减油、减糖?
- 英国首相苏纳克将于6月8日访美
- 美媒:美国明尼苏达州一核电站40万加仑放射性水泄漏
- 浙江海宁市黄湾镇一临时工棚发生爆燃事故 致5人死亡
- 联合国机构称加沙地带难民涌入拉法
- 中新健康 | 上海专家开展精准“毫米级导航”手术 让前列腺癌患者肿瘤控制功能保护兼得
- 热门推荐
-
- 乌克兰空军司令:美国已介入调查F-16战机坠毁事件
- 2023年广西提升370万人供水保障水平
- 北疆牧民 移动的“红色堡垒”
- 多人设套自导自演 骗取“骑手险”理赔数十万元
- 甘肃西峰以菜生财“蔬”好“钱”景
- 终审败诉!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被判侵犯爱尔眼科医院名誉权
- 云南在澜沧江流域举行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演练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衡阳!
- 西藏边检总站执法调查支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 2021年江西省5A级景区将达13家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中国首部载人航天主题动画电影《太空骑士》举办项目研讨会
- OPPO Reno11 系列发布,技术传承,AI加持,再造轻薄人像新标杆
- 2023年六五环境日河北主场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 去年哈萨克斯坦劳动者名义月平均工资较2022年增长17.6%
- 河北涿州294所学校全部开学 9月1日新生错峰入学
- 从特朗普搭档变对手?美国前副总统彭斯将宣布竞选总统
- 我国自主研发的碳纤维重载铁路货车有哪些优势?一睹为快
- 现代新国企研讨会:助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见效
- 又一新校区停办,高校异地办学为何“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