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演出市场持续升温 演艺经济成拉动消费新引擎
演艺经济成拉动消费新引擎
本报记者 姜天骄
线下演出市场需求旺盛,离不开供给侧创新。市场需要更多新内容、新形式、新体验,演出行业适应新需求,就得加强策划和运营,进一步提升演出产品的文化深度和艺术高度。
进入暑期,线下演出市场持续升温。据携程不完全统计,7月至8月全国将有超百场演唱会、音乐节举行。热门演唱会举办地的机票、酒店订单量均有大幅增长。从数据来看,演唱会、音乐节等项目对目的地旅游消费具有不小拉动作用。跨城用户除了观看演出外,不少人还将在活动举办地或周边进行短途游览,将给目的地的酒店住宿、景区门票、租车自驾、一日游、周边游等带来明显的拉动作用。
线下演出需求旺
说起自己的戏剧初体验,网名为“刘二童”的观众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剧情特别棒,代入感很强。和演员几乎零距离接触,很多台词就像对我说的一样,这就是线下演出的独特魅力。”带给“刘二童”惊喜的是北京市一部沉浸式互动剧《魅影侦探》,场地是文物实景,演员是职业话剧演员,剧本改编自真实的历史故事。这种注重场景和氛围打造的沉浸式演出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很流行。
以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也是今年演出市场的热点。原创音乐剧《丝路之声》运用全息投影、裸眼3D、交互设计等多媒体手段,讲述陕西故事,弘扬丝路精神,传播中国文化。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结合3D影像、移动巨幕等装置,带着游客领略千年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
光影璀璨,音浪滚滚,跟着节奏随意摇摆。今年以来,音乐节市场遍地开花,现场感和社交性让年轻人很“上头”。从“草莓”到“迷笛”,从“氧气”到“西湖”,主办方充分挖掘音乐节的内涵与价值,创造独特的场景,成功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除传统演出外,互动式小剧场演出也成为演出市场新的增长点。脱口秀、漫才、即兴喜剧等新业态深受市场欢迎。这些新业态将演出空间与商业空间巧妙融合,对周边消费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演出场次增长甚至超过了传统剧院。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分析,2023年二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2.44万场,环比增长80.60%;演出票房收入118.13亿元,环比增长137.20%;观众人数4038.44万人次,环比增长84.81%。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和小剧场新空间,一“大”一“小”共同发力,推动演出消费以及演出拉动的关联消费显著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线下演出市场需求旺盛,离不开供给侧创新。下一步,演出行业要继续通过创新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市场需要有更多新内容、新形式、新体验,演出行业要加强策划和运营,进一步提升演出产品的文化深度和艺术高度。
拉动消费潜力大
这个夏天,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很多人的出游选择。
跨城观演成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主要消费趋势。在五月天、任贤齐、刘若英等知名歌手北京演唱会的观众中,跨城观演比例均超40%。一季度开售的周杰伦呼和浩特演唱会跨城购票观众比例超70%,凸显了该类演出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仅今年“五一”期间,大型演出项目的跨城购票观演人数占比超过总人数的50%。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规模超12亿元。
演出形成的聚合效应凸显,直接带动区域客流增长。依托演艺消费融合新场景,成都、济南、天津、武汉等地也都出现能让消费者一边就餐、品酒、逛文化集市及一边观剧的沉浸式戏剧演出活动,深受年轻人追捧。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分析,不少人除了观看演出外,还将在活动举办地或举办地周边进行短途游览。这将带动目的地的酒店住宿、景区门票、租车自驾、一日游、周边游等多类旅游品项。7月1日至2日在河北崇礼太舞小镇举行的一场电子山地音乐节,携程就与太舞小镇的7家酒店联合推出音乐节旅行套餐,除住宿和音乐节联票外,游客还可体验卡丁车、山地高尔夫、温泉、采摘等多种娱乐活动和户外山地活动。
沈佳旎认为,对于观演人群来说,看完演出后享用一顿美餐更将为当天的旅途画上一个圆满句号。因此,演唱会周边美食是值得商户和平台关注的环节。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在2023年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中提出,随着文旅融合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旅游观光和文化体验兼具的目的地更受青睐,沉浸式文旅业态成为推动景区提升、乡村振兴、消费升级和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念认为,演出与消费相结合大有可为。如何更好发挥演艺经济对消费的拉动作用?王念建议,一是大力创新消费场景。鼓励地方将演艺经济作为打造特色节庆活动、夜间经济、体验经济的重要内容。二是有效增加服务消费供给,持续提高服务供给质量。三是加快优化消费环境,优化交通组织安排,丰富周边消费服务业态,为居民享受演艺消费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下沉市场待深挖
曾几何时,音乐节作为一种小圈层文化,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很流行。今年以来,音乐节之风吹到了三四线城市以及更下沉的市场,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到音乐现场的魅力。
业内人士指出,“小镇青年”崛起是音乐节下沉的主要原因,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休闲娱乐。“95后”年轻一代“小镇青年”是音乐演出的主力消费人群,他们在文化产品方面拥有更强的消费力。
下沉市场有望成为演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挖掘下沉市场潜力,要深入洞察消费人群需求特点,推出适销对路的演出产品和服务。一方面,要让演出票价回归合理区间。记者观察发现,多地小型演唱会的票价动辄七八百元。下沉市场还在培育阶段,不能让“演出刺客”伤害消费者,小镇音乐节应主打“物美价廉”,结合当地旅游行业消费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选择。
另一方面,要深挖下沉市场消费潜力。相对于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有较大差距。要借举办音乐节的契机改善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小城镇具有独特性,不能照搬大城市的模式,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用满满的诚意和高质量的服务留住消费者。(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联合国报告称哥伦比亚一机库存放失踪人员遗体 哥方否认
- 全国麝类产业联盟在重庆成立 助力林麝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中央歌剧院“唱响”布鲁塞尔庆祝2025“欢乐春节”
- 珠江流域维持防汛防台风、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中意艺术家交流展开幕 为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揭牌
- (身边的变化)家庭医生炼成记:从追着居民跑到成为“医生朋友”
- 中国国家外汇局:1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70亿美元
- 《慈善蓝皮书》发布2023年度中国十大慈善热点事件
- 上半年北京口岸免签入境外籍旅客数量同比增长逾10倍
- 专家学者福州探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 直击广州白云区龙卷风救灾:伤者及时救治 路电通信恢复
- 千万千瓦级“沙戈荒” 风光基地项目先导工程并网发电
- 大连机场:今年暑运完成旅客吞吐量371万人次
- 从服贸会看智慧城市:安全和韧性成关键
- 上半年GDP30强城市洗牌:杭州再超武汉,南通合肥挺进前20
- 这个嫦娥有点不一样,饰演者曹曦文怎么说?
- 2023进度条过半,“衣食住行”的变化全在这里→
- 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发布
- 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8000个
- 长征故事|长征路上的“拐棍碑”是什么?
- 热门推荐
-
- 电信诈骗套路频出,如何为工友戴上“反诈安全帽”?
- 广西百色十余万受助孩子的“陈爷爷”开启助学新征程
- 广州市场主体逾327万户 专家建议加快营商环境6.0改革
- 云南彝族古歌“蒙化调”的保护传承之路
- 原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逝世 享年95岁
- 乡贤与县域双向奔赴 “医”技之长守护百姓家门口健康
- 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释放消费新活力
- 西藏林芝:防火宣传在路上,守护绿意不停歇
- 多国人士齐聚日本广岛 抗议七国集团峰会召开
- 蓝厅观察丨尊重民主多样性 世界需要合作而非对抗
- 加沙最新情况汇总 联合国专家谴责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
- 中阿虚拟现实与智慧低碳联合实验室揭牌
- 电影《因为爱》将开拍 余男、李晨合作出演
- 汤加群岛发生6.2级地震
- 古旧书博览会在京开幕 展示展销近万种优质古籍善本等
- 双向的“中国机遇” 大虹桥跨国企业合作交流活动在沪举行
- 江苏省人民陪审员达1.9万余人 其中包括台胞人民陪审员
- 外媒:美国陆军一名四星上将被解职
- 杭州“最美人墙”九年如约而至 “洋面孔”共护城市文明
- 新疆巴州百万亩饲草迎来丰收 为牲畜越冬备足“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