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鲜切花一百八十亿枝 花卉产业盛开彩云之南
年产鲜切花一百八十亿枝,出口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花卉产业盛开彩云之南(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李茂颖 叶传增
核心阅读
近年来,云南不断提升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功能,构建高效交易体系;通过体制机制探索与合作模式创新,破解花卉种业种源难题;打造鲜花品牌,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融合发展。目前,云南年产鲜切花达180亿枝,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花卉产业盛开彩云之南。
“今年的玫瑰开得很好,销量也很不错。”一大早,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景都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中,花农赵金花和村民一道,开始采摘当天的玫瑰。预冷定型、包装,一枝枝鲜切玫瑰经过处理后,花头大小一致的花束包装整齐,被运送到呈贡区斗南花卉产业园区。
目前,云南省生产的大部分鲜切花和一些周边省份的鲜切花在斗南交易,占据全国鲜切花市场的份额超过70%。在这里,每天有117类、1600多个品种,约3000万枝鲜切花上市、集散,连接着近百万名花农花商。
斗南花卉产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郭照川介绍,鲜切花交易从2019年的92亿枝、交易额74.36亿元,到2022年的110亿枝、交易额突破121亿元,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年交易量逐年攀升。放眼全省,云南年产鲜切花已达180亿枝,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云南花卉产业的蓄势绽放。
交易方式更多元,数字化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5月20日前夕,位于斗南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交易大厅内,900多个拍卖席位座无虚席,王斌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电子屏。当日凌晨,刚刚进入市场的鲜切花,在经过层层检验及划分后,被定为多个等级,转化成数据信息出现在电子屏上。
这里是亚洲交易规模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王斌是这些花卉交易经纪人中的一员。品种、等级、供货商、价格……电子屏上的信息快速交替。王斌在这里和900多名经销商同时竞价,将自己看好的鲜切花抢先拍下。
昆明花拍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以来,用于拍卖的鲜切花日均供货量超600万枝,单日最高供货量突破850万枝,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昆明花拍中心的鲜切花交易指数,成为各地鲜切花交易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晴雨表,直接影响着全国花卉市场价格的走势。
随着交易方式不断多元,近年来电商直播等交易方式日趋火爆,云南花卉的数字化销售渠道正不断拓宽。从斗南花卉产业园区内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花易宝的数据来看,在5月的交易高峰时段,几乎每5秒就产生一笔电商交易。
下一步,云南将继续优化提升斗南作为全省花卉交易集散中心的功能,通过发展电商直播、远程交易等交易模式,构建高效交易体系,实现交易数量倍增。
在鲜切花主产区,云南正加快扶持引导及规划建设标准化终端集散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解决花卉流通“最先一公里”问题,促进当地花卉产业卖得更多、更快。
培育花卉新品种950余种,部分品种输出海外
走进昆明市晋宁区宝峰街道清水河村的“产研小院”,上千个品种的月季在阳光下争相绽放。目前,这个“产研小院”的基地里保存了我国60个古老月季品种、2000多份优异种质资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博士李淑斌带领团队创建“产研小院”,引入野生资源和我国古老月季品种的基因并培育新品种,得到了上千份抗性强、耐低温的育种亲本。
最近,李淑斌收到了好消息:团队申报的“黄金戒指”等月季品种,通过了新品种认定。目前,团队已经带动清水河村近200户农户增收,团队培育的第一个专利品种晋宁翠花,开始在昆明市、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等地进行规模化种植。
据介绍,国内鲜花育种起步比较晚。以“切花月季”这一重要交易品类为例,目前市场上交易的绝大多数切花月季为国外引进品种。对此,赵金花深有体会:“我们每卖出一枝花,就要被收走少则3%、多则10%的专利费。”
作为花卉和园艺植物的重要分布地区,云南将花卉种业科技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纳入关注重点。
近几年,云南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获得国家授权及在省内登记注册的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种达950余种。其中,月季、菊花、绣球新品种受到市场青睐,部分已在欧盟注册、推广。
为推动花卉技术创新,当地已组建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等多个互为支撑、融合开放的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平台。
接下来,云南将通过体制机制探索与合作模式创新,推动建设云南省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花卉种业实验室。加强花卉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智能设计育种等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培育推出突破性商业化品种。
品牌效应初显,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1983年,斗南村种下第一枝商品化的剑兰。2021年,云南省花卉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重要花卉产区,拥有交易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鲜切花交易中心。
为持续巩固产业优势,云南印发《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加快推动云南由花卉产业大省向花卉产业强省迈进。如今,云南花卉的品牌效应初显,品牌价值和溢价能力逐步提升。
花卉产业焕发勃勃生机的背后,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当地不断涌现,实现“花卉+农业创意+文化创意+旅游创意”融合发展。
以花卉产业为根基,以花卉消费体验、旅游体验、文化体验为特色,斗南正在打造集吃、住、娱、购、行、游于一体的体验式花卉旅游文化产业。仅今年“五一”假期,斗南花市就接待游客10.03万人次。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知花小镇重点打造的花卉研发种植区、产业融合服务区、村庄辐射带动区三大板块,在推动种源研发和种苗繁育之外,融合交易会展中心、鲜花酒店、特色商业街等业态,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目前,聚焦重点花卉产品、技术和业态,云南正积极培育更多花卉新业态、新模式,构建纵向花卉交易、物流、研发全产业链和横向融合旅游、文化、健康的立体大花卉全产业体系。
即将在今年9月举办的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将进一步推动花旅融合发展,培育赏花经济新动能,力争把云南打造成知名赏花旅游目的地。彩云之南的花卉产业,正越开越盛、越走越稳。(人民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黄山风景区辟谣“天都峰4月1日开放”:尚未明确具体时间
- 五年来,拉萨消防救援支队新建微型消防站558个
- 中国正能量:记录国人追梦故事,向世界展现活力中国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再次召开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座谈会
- 《一日三秋》获2024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年度戏剧”奖
- 国家统计局就2023年GDP数据修订问题答记者问
- 印尼国家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
- 民营经济发展局,来了!
- 新疆鄯善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局地逾50摄氏度
- 李雪健点赞的这部公益助残纪录电影,有何特别?
- 浙江高校学子“爆改”乡村 用创意筑梦乡野
- 山西省知联会、新联会骨干成员国情教育研修班开班
- 新疆克州第九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将组织三大英雄史诗展演
- 广西桂林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漓江游览排筏再次全线封航
- 美国强力球彩票开出10亿美元大奖
- 上海同意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重组
- 重庆三部门打击整治“网络水军” 查获作案手机500余部
- 广东炎热天气持续 需注意防暑降温
- 9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89元 上调159个基点
- 我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 热门推荐
-
- 《中韩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精彩故事》——“品读中国”系列讲座在首尔举行
- 全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微专业”在重庆开班
- 中法产业文化交流活动周在北京经开区启动
- 胰岛素接续采购中选价格稳中有降
- (乡村行·看振兴)小沙棘撬动大产业 山西浑源延伸传统种植产业链
- 楼市新政落地首月 深圳新房普遍打折
- “风和光”如何点亮链博会?“绿电”供应链造就“零碳”展馆
- 王巍:创新对话语境 向世界传递中国“考古之声”
-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茂金属聚乙烯树脂新品填补国内空白
- 如此“仪式感”有必要么?北京一女子卖车,请交响乐团来举办仪式
- 浙江启动金融助力个体劳动者能力提升行动
- 出国一日游 蒙古国游客在中国阿尔山干点啥
- 【港澳台专线】两岸以球会友 第七届“台协杯”慢速垒球赛重庆开赛
- 山西晋城邀八方来客“康养游”:赏山水、游古建、品文化
- 2010年以来新疆外送电量突破8000亿千瓦时
- 十月稻田亮相餐饮新势力大会 共话行业发展新风向
- 她走了,她的圈内好友这样怀念…
- 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开幕 各地展厅显独特韵味
- 航天员朱杨柱凯旋 父母盼儿回家好好吃顿家乡饭
- 四川古蔺:苗乡春茶开采 尝春天第一口“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