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1300万 “互联网+”回收成新潮流
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 题: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1300万 “互联网+”回收成新潮流
记者 郭超凯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近日发布了《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三十周年特别版)》。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有9万多家,从业人员约1300万人;2022年十个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3.71亿吨,回收总额约1.31万亿元。
当前,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呈现回收体系逐步完善、产业聚集初具规模、“互联网+”广泛应用、规范程度逐步提升等特点,但仍存在回收网点覆盖率不足、标准缺失等瓶颈问题。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突破9万家
报告显示,我国回收的再生资源主要品类有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及废电池等多个品类。
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快速扩张,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主要类别再生资源回收总量整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十三五”时期年均回收价值达到8248.68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加25.85%,较“十一五”时期增加116.79%。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有9万多家,以中小型企业占据主流,从业人员约1300万人。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回收网络,集回收、分拣、集散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渐完善。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表示,当前,物资再生行业已经成为吸纳城乡就业人员的重要途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贡献了积极力量。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我国对再生资源的需求将会继续保持增长。未来回收利用体系将逐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不断提升,行业将朝着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互联网+”回收模式成新潮流
报告显示,2022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品类再生资源回收量降低,回收价格下跌,带动全年回收总额同步下降。2022年十个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1亿吨,同比下降2.6%;回收总额约为1.31万亿元,同比下降4.0%。废钢铁是回收量最大的品种,占2022年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0%以上。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回收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潮流。早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便开始“互联网+”回收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随着互联网思维日益渗透,智能回收、自动回收机等新型回收方式不断得到发展。
作为行业“老兵”,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高延莉一路见证着“互联网+”回收模式的探索。今年恰逢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成立30周年。过去三十年,协会由原来的废金属回收利用,发展到涵盖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塑料等多个细分领域,下设23个分支机构以及7个职能部门,逐渐发展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最大的行业自律组织之一。
高延莉指出,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控,通过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产品以及废弃物流向,逐步整合物流资源,梳理回收渠道,优化回收网点布局,完善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行业发展仍面临四大问题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行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
许军祥总结称,物资再生行业要想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依然面临着四大问题:一是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率不足;二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偏低;三是所得税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标准缺失阻碍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率不足是困扰物资再生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根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要求城区每2000户设置1个回收站点,乡镇每2500户设置一个回收站点。许军祥指出,现阶段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但覆盖率较低、缺少配套分拣加工设备、运输储存不便等问题仍然突出。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回收网点不足的问题更加明显,居民再生资源的交投、处置渠道不畅通,导致资源回收效率低下。
此外,现阶段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中8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受技术、成本等多因素影响,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粗放拆解、处置混乱、“二次污染”等现象屡见不鲜,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附加值不高,规范化水平较低,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
许军祥认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希望未来行业从业者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一起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共同推动物资再生行业健康、长远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保安秒变高管?“职业闭店”骗局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 武汉动物园官宣:大熊猫“武林”“盟盟”来武汉了
- 大熊猫“云川”“鑫宝”抵达美国
- 印度北方邦踩踏事故最新进展:已有6人被捕
- 巴西央行下调基准利率 由12.25%降至11.75%
- 毛伊岛大火已致99人死亡 夏威夷州长:失踪人数降至约1300人
- 沈铁上线“刮冰车” 确保客货列车安全运行
- 报告: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创年内新高
- 中国能建牵头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发布零碳倡议
- 中新健康 | 新一代人源促排卵药物在华获批
- 也门胡塞武装:美国组建联盟意在军事化红海
- “磴口模式”治沙群体70载众志缚沙,获“北疆楷模”称号
- 福建应对“双台风” 转移逾16万人
- 浙江县域就诊率达89.54% 城乡医疗资源差距不断缩小
- 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成效
- 龙年春晚完成全部彩排准备就绪
- 豪华游艇遭遇海难 “英国版比尔·盖茨”遗体已被找到
- “后厨直播”让“舌尖上”的安全看得见
- 中方回应美以涉伊为由制裁中国实体和个人:将坚决维护合法权益
- 和评理|打压中国必遭反制:美方自食恶果不怨他人
- 热门推荐
-
- 家政服务业转向“员工制”
- 中央网信办:重点整治散布传播涉企虚假不实信息
- 中国石化天津LNG站保供能力稳步增强
- 新茶饮持续走俏,消费者:喝杯奶茶是逛街的一部分
- 钟南山:建设“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创新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
- 通讯:内蒙古悄然兴起托育“时髦”
- 西藏阿里:法润雪域边关 “八五”普法进行时
- 张火丁弟子李林晓将演程派大戏《荒山泪》《柳迎春》
- 外媒:美国已有十几名官员因不满美对以政策辞职
-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再次突破12米大关
- 第七届长江三峡(梁平)国际柚博会开幕 梁平柚香飘四海
- “全球霸总”中国制造,“中式土味”短剧为何让老外痴迷?
- 大足探索打造市场采购贸易“重庆模式” 助力“小商品”便捷出海
- 匈牙利葡萄酒与重庆火锅“配对”谋合作
- 2021年度好诗尽在《时间之外的马车》中国诗歌学会首次推出年选
- 阳性感染者什么情况下可返岗复工?北京最新通报
- 桂粤琼合力打造环北部湾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
- 四川成都:“6·11”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被处理
- 外媒:去美元化加速,阿拉伯国家正寻找替代美元的货币
- 演员孙红雷诉游戏软件声音侵权案一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