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屋场兴产业 张家界奇山异水间绽放“美丽经济”
武陵源民宿(资料图)。 邓道理 摄
中新网张家界6月30日电 (张雪盈)踏入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龙尾巴社区,远处山峰延绵起伏,一栋栋由农房修缮而成的特色民宿点缀山间,尽显宁静祥和的田园气息。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龙尾巴社区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精品民宿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张家界的经济因旅游而兴。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张家界聚力全域旅游,冀通过纵向发展乡村旅游和横向促进三产融合,让“村民手上有票子,游客来了有乐子”。
因地制宜绘制乡村建设“路线图”
沿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入村进组,整齐划一的院落映入眼帘,从藩篱外向内看,院中多植有花草蔬果,停车场、凉亭、草坪、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分散在外,一同绘就了张家界武陵源区协合乡黄家坪村口“美丽屋场”新图景。
张家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村庄多呈小聚居分布,当地民众将一个个寨子、自然组称为“屋场”。过去因缺乏统一管理,各“屋场”村民住宅形制不一、公共卫生责任区域划分不清,村容村貌脏乱落后。
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张家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在乡村大力推进“美丽屋场”建设,通过“美丽屋场”小切口,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诸如黄家坪村口的“美丽屋场”已在张家界遍地开花。
据了解,张家界结合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现实短板,在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4个区(县)106个村(社区)中,选取了200个距景点、旅游连接线或高速高铁沿线等处较近的“屋场”作为项目建设点,涉及农户6329户,实现了“美丽屋场”与美丽风景、美丽产业统筹铺排、融合打造。
因地制宜才能长效发展。武陵源区协合乡杨家坪村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以红色文化纪念、农耕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为主线,打造了客流如潮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提高了入股农户和企业的收益;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围绕白族民俗文化打造了功能不同的特色“屋场”,还修缮了白族古戏台、绘制了白族文化彩色墙体画,以田园乡愁与民族风情吸引外地游客参观打卡,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
为确保“美丽屋场”的建设效果,张家界还制定了围栏、绿化带、农户庭院等12项屋场建设内容具体标准,屋场建设、屋场管理和屋场文化3个方面36个具体内容的项目建设验收标准,力求做到项目规范化实施。
张家界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彭发斌表示,“美丽屋场”建设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又提质扩容了张家界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张家界将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由点及面推动“美丽屋场”建设向纵深拓展。
先行一步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
推动全域旅游走深走实,不仅要借助“美丽屋场”纵向发展乡村旅游,还应通过三产融合横向拓宽游客的游赏项目。
近年来,张家界永定区全面调整旅游供给结构,依托粮油、水果、蔬菜、莓茶、中药材、大鲵“六大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初步实现了“农业+旅游”“农业+工业”的有机结合。
依托秀美的山水资源、深厚的土家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慈利县罗潭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流转245亩土地打造的禾田居山谷融合农业和旅游,帐篷营地、溶洞餐厅、青青牧场、跑马场等设施能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夜游景区“九歌山鬼”也于近期开园,预计后期每年能为罗潭村带来不低于20万元的分红。
旅游产业还带动了农副产品热销,“雕琢”了张家界莓茶、土家织锦、葛根粉等一批“张家界礼物”。32岁的石堰坪村民全子恒,借着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从上海辞工回村,开办了“石堰坪土特产”网店,销售鱼腥草干、野生葛根粉、腊肉等。如今,网店生意颇为红火,附近村民定期给他供货。“将继续挖掘家乡的土特产,带领乡村们一起致富。”全子恒说。
内生造血打造人才“蓄水池”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张家界助推科技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科技成果向乡村一线聚集,通过政策发力吸引各类人才“回乡返巢”,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劲和动力。
47岁的黄明凡是武陵源区协合乡协合村人。在部队服役3年后,他返乡创业从事生态种养,成立了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黄明凡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营生猪、黄牛、土鸡等,每年可为村民带来1.8万元土地流转分红,解决务工80多人次。
为充分挖掘本地人才潜力,张家界各县市区纷纷发力。永定区2022年选派覆盖全区258个村的111名科技人才,专家服务团委派专家或专家组到村开展科技服务,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并聘请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等专家学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骨干电商等专业培训,多途径挖掘、培养本土人才。
张家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一批在外“打工人”的目光。2012年,在北京工作的陈子墨陪年迈父母回到张家界中湖乡野鸡铺村,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带领村民将旧屋改造成品牌民宿,开业六年多来接待了4万多名海内外游客。
旅游的带动效应,不仅鼓了村民“口袋”,也武装了村民的“脑袋”。作为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的见证者,50岁的唐珍娥拿到了初级消防证、高空滑索证,从卫生保洁员做到景区安全专员,家里也建起新房,开上了新车。
“景区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唐珍娥说,游客数量增多,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如今,她的儿子和老公也加入景区工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童思筑梦”展亮相京城:为儿童而设计与请儿童来设计
- 韩国暴雨致1.6万人转移 尹锡悦指定13处为特别灾区
- “湾区春晚”年初一播出 腾格尔潮汕话演绎摇滚英歌
- 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7% 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CPI有望温和回升
- 深化创新产品布局 远大生命科学集团获得幽门螺杆菌创新治疗药物独家商业化权益
- 2023大连时装周举行 展示纺织服装行业强劲发展态势
- 中国最大海上油田累产原油突破5亿吨
- 两辆“百吨王”强行冲卡高速收费站
- 樊锦诗人民日报刊文: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
- 云南瑞丽海关智慧监管助力国产摩托车加速出口
- 计价器一秒跳一元?对“小马达”需溯源治理
- 福建厦门多措并举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央企业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
- 【2024打卡中国】神奇的中国药草!“洋网红”爱上“中国香”
- 伽马暴如何形成磁陀星?中国天关和极目卫星联手揭示直接证据
- 法国总理博尔内辞职 总统马克龙发声明对其表示感谢
- 2024长三角供销大集在江苏扬州开幕 民众零距离体验“土特产”风味
- 江苏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南京镇江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 平均降价61.7%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上新
- 热门推荐
-
- “库迪,1元钱喝一杯” 瑞幸创建人叫板瑞幸
- 元宵周末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38%,夜游看灯成热点
- 斗鱼二季度内容生态持续完善,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强震已致4人死亡
- 体检报告怎么看:重点关注四个指标
- 专家初步判断:津南区八里台镇局部地面沉降属于突发地质灾害
- 自然资源部对甘肃、青海启动地质灾害防御III级响应
- 湖南江永发展生态养殖拓宽村民致富路
- 粽子寓意高中?考生能吃粽子吗?营养学家这样说
- 人民财评:由“通”到“畅”再到“好”,修人民最想修的路
- 大巴山“灵芝夫妇”:从“出山”就业到创业出海
- 9部电影定档春节 各地让利观影 视觉盛宴“享”不停
- (聚焦博鳌)自贸港封关临近,海南如何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 福建龙岩多部门联合开展土楼景区森林火灾灭火演练
- 世卫组织总干事:约700万人因苏丹武装冲突流离失所
- 优势产业加快集聚 各类主体活力迸发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成效明显
- 三六零发布“AI数字人” 周鸿祎:人工智能进化要以人为本
- 第十二届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开幕 逾500家参展商参展
- 2023长江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日本专场活动在东京举行
-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以农资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