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屋场兴产业 张家界奇山异水间绽放“美丽经济”
武陵源民宿(资料图)。 邓道理 摄
中新网张家界6月30日电 (张雪盈)踏入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龙尾巴社区,远处山峰延绵起伏,一栋栋由农房修缮而成的特色民宿点缀山间,尽显宁静祥和的田园气息。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龙尾巴社区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精品民宿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张家界的经济因旅游而兴。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张家界聚力全域旅游,冀通过纵向发展乡村旅游和横向促进三产融合,让“村民手上有票子,游客来了有乐子”。
因地制宜绘制乡村建设“路线图”
沿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入村进组,整齐划一的院落映入眼帘,从藩篱外向内看,院中多植有花草蔬果,停车场、凉亭、草坪、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分散在外,一同绘就了张家界武陵源区协合乡黄家坪村口“美丽屋场”新图景。
张家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村庄多呈小聚居分布,当地民众将一个个寨子、自然组称为“屋场”。过去因缺乏统一管理,各“屋场”村民住宅形制不一、公共卫生责任区域划分不清,村容村貌脏乱落后。
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张家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在乡村大力推进“美丽屋场”建设,通过“美丽屋场”小切口,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诸如黄家坪村口的“美丽屋场”已在张家界遍地开花。
据了解,张家界结合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现实短板,在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4个区(县)106个村(社区)中,选取了200个距景点、旅游连接线或高速高铁沿线等处较近的“屋场”作为项目建设点,涉及农户6329户,实现了“美丽屋场”与美丽风景、美丽产业统筹铺排、融合打造。
因地制宜才能长效发展。武陵源区协合乡杨家坪村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以红色文化纪念、农耕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为主线,打造了客流如潮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提高了入股农户和企业的收益;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围绕白族民俗文化打造了功能不同的特色“屋场”,还修缮了白族古戏台、绘制了白族文化彩色墙体画,以田园乡愁与民族风情吸引外地游客参观打卡,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
为确保“美丽屋场”的建设效果,张家界还制定了围栏、绿化带、农户庭院等12项屋场建设内容具体标准,屋场建设、屋场管理和屋场文化3个方面36个具体内容的项目建设验收标准,力求做到项目规范化实施。
张家界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彭发斌表示,“美丽屋场”建设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又提质扩容了张家界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张家界将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由点及面推动“美丽屋场”建设向纵深拓展。
先行一步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
推动全域旅游走深走实,不仅要借助“美丽屋场”纵向发展乡村旅游,还应通过三产融合横向拓宽游客的游赏项目。
近年来,张家界永定区全面调整旅游供给结构,依托粮油、水果、蔬菜、莓茶、中药材、大鲵“六大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初步实现了“农业+旅游”“农业+工业”的有机结合。
依托秀美的山水资源、深厚的土家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慈利县罗潭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流转245亩土地打造的禾田居山谷融合农业和旅游,帐篷营地、溶洞餐厅、青青牧场、跑马场等设施能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夜游景区“九歌山鬼”也于近期开园,预计后期每年能为罗潭村带来不低于20万元的分红。
旅游产业还带动了农副产品热销,“雕琢”了张家界莓茶、土家织锦、葛根粉等一批“张家界礼物”。32岁的石堰坪村民全子恒,借着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从上海辞工回村,开办了“石堰坪土特产”网店,销售鱼腥草干、野生葛根粉、腊肉等。如今,网店生意颇为红火,附近村民定期给他供货。“将继续挖掘家乡的土特产,带领乡村们一起致富。”全子恒说。
内生造血打造人才“蓄水池”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张家界助推科技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科技成果向乡村一线聚集,通过政策发力吸引各类人才“回乡返巢”,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后劲和动力。
47岁的黄明凡是武陵源区协合乡协合村人。在部队服役3年后,他返乡创业从事生态种养,成立了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黄明凡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营生猪、黄牛、土鸡等,每年可为村民带来1.8万元土地流转分红,解决务工80多人次。
为充分挖掘本地人才潜力,张家界各县市区纷纷发力。永定区2022年选派覆盖全区258个村的111名科技人才,专家服务团委派专家或专家组到村开展科技服务,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并聘请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等专家学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骨干电商等专业培训,多途径挖掘、培养本土人才。
张家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吸引了一批在外“打工人”的目光。2012年,在北京工作的陈子墨陪年迈父母回到张家界中湖乡野鸡铺村,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带领村民将旧屋改造成品牌民宿,开业六年多来接待了4万多名海内外游客。
旅游的带动效应,不仅鼓了村民“口袋”,也武装了村民的“脑袋”。作为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的见证者,50岁的唐珍娥拿到了初级消防证、高空滑索证,从卫生保洁员做到景区安全专员,家里也建起新房,开上了新车。
“景区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唐珍娥说,游客数量增多,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如今,她的儿子和老公也加入景区工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230辆“宁德制造”汽车乘船出口墨西哥
- 2024乌兰察布中欧班列东通道首发成功
- 中国大熊猫“香香”生日会在东京举办
- 从瑞金出发的“卫生小学” 中国医科大学赓续“红医精神”92载
- 韩检方在金龙显逮捕令中明确指认尹锡悦是“内乱首犯”
- 是“印度”还是“巴拉特”
- 云南作家和匠宇分享新书:讲述约瑟夫·洛克在中国西部探险经历
- “家门口”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让贵州患儿享优质医疗资源
- 国开行发放8.08亿元贷款支持青岛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
- 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 外媒:俄航空公司一飞机起飞时轮胎爆炸 引擎喷火
- 第20届中国—东盟礼仪大赛中国总决赛落幕
-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2024》发布会暨投资非洲北京对话在京举办
- 2024北京戏剧嘉年华开幕 呈现14部剧目45场演出
- 从乌鲁木齐到阿斯塔纳 中国姑娘2000公里的跨国骑行
- 湖北老河口“板车剧团”:唱响古老越调新活力
- 工商银行迎来70后新行长
- 《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回应“李玟生前控诉”录音
- 浙江章太炎故居新展开幕 辛亥革命学生军研学路线发布
- 降低运行成本促进绿色转型!中国电动汽车在肯尼亚大受欢迎
- 热门推荐
-
- 触摸山西转型脉搏: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 抓获1171名犯罪嫌疑人 辽宁公安打击涉油气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 三百名无线电测向运动爱好者齐聚重庆 展开速度与智慧的比拼
- “青少年骑行热”乱象调查:儿童骑行上路,车比人大隐患重重
- 西藏上半年GDP增长6.1%
- “国产纪录电影创作发展研讨会暨《里斯本丸沉没》观摩活动”举办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重新开放
- 中国—东盟国际龙舟公开赛广西藤县开桨
- 法国电影传奇人物阿兰·德隆去世,曾饰演“佐罗”被中国观众熟知
- 珠海:三千“青春合伙人”暑期浸润乡村
- 险!二胎妈妈怀上三胞胎 遭遇糖尿病
-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走,到马致远写过的那条古道看看
-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 浙江青田举行刘基廉洁文化研讨会
- 广东梅大高速路面塌方事故死亡人数增至24人
- 云南省阜外医院已免费救助逾6000名困境心血管病患者
- 山西浑源:解码文化基因 激活发展动能
- 经济全球化逆流涌动,中国以开放“定海”
- 南昌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
- 移动支付场景越来越丰富
- 《共赴山河之旅-心动恩施》19日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