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驱动 后疫情时代中非农业合作显现新特征
中新社长沙6月30日电 (记者 傅煜)“过去几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合作等挑战下,中非农业合作仍然稳步推进,并在疫情结束后显现出新的特征。”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30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农产品产业链合作高端研讨会”上表示。
基于对40家中国在非洲运营的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与清华大学合作形成了《后疫情时期中非农业产业链合作报告》。
当日,唐晓阳在发布该报告时指出,除了传统的杂交水稻合作,还显著增加了遥感技术、无人机、基因测序等先进技术的使用,科技在中非农业合作方面正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精细加工、品牌化和专业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近期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趋势。
非洲具有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和机遇,拥有世界上最年轻的劳动力群体,近七成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人均耕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非洲农业产值仅占GDP的15%,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们的农业亟待实现机械化,农业加工领域也期待受到中国投资者关注。”马达加斯加农业和畜牧业副部长雷蒙表示,希望更多专业化技术和经验随中国投资者而来,造福当地人民。
“4吨非洲咖啡,5秒售罄。”——这是去年初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走进中国直播间,参与中国电商巨头公益助农直播创下的“业绩”。“相较传统的修路架桥,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见效快,对帮助非洲农产品出口中国带动作用更加明显。”研讨会上,世贸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表示,未来中国可增加在非洲电商领域网络和平台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资,鼓励非洲国家利用电子商务向中国出口。
“电商平台让我们直面中国的零售客户,极大促进了我们的农产品走向中国。”持类似观点的卢旺达驻华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奥表示,非洲农业产值2030年将达1万亿美元,这对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而言是巨大机遇。从融资、生产再到售后管理系统等,希望中国投资者能进入非洲农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
上述报告提出,后疫情时代,中非农业合作的政策导引与市场动向都展现出有力的支持态势,尤其是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增加推动了价值链的延伸。建议中非之间加强农产品价值链的专业化和不同环节间的协调,政府可将投资重心放在作为公共产品的基础设施改善上,加快建设非洲农产品绿色通道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 特朗普“封口费”案下周开审 推迟请求再遭驳回
- 日喀则当地电站震感明显 已启动应急响应确保电力供应
- 中国质量协会:2024年冰箱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稳步上升
- (乡村行·看振兴)赤峰林西县改良4200亩盐碱地 农民摇身变蟹民
- 广东大部降水减弱 需关注上游来水致洪风险
- 上海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印尼哥伦打洛省附近海域发生6.4级地震
- 原来,这就是爱情的模样!
-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沉浸式文旅产业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 柳梧铁路控制性工程盘龙柳江特大桥梧州侧主塔封顶
- 一尾开江鱼,如何“盘活”吉林市文旅?
- 多地降水量破4月历史纪录,华南的雨还要下多久?
- 力促能源转型 亚太多国盼加强国际合作
- 专访作家刘益善:荆楚文化让更多知音在湖北相遇
- 尹锡悦回应李在明遇袭:要求相关部门迅速查明情况
- 尼泊尔地震已造成2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 湖南南县小龙虾陆续上市 稻虾养殖编织“致富梦”
- 截至2021年底,中国现行文化和旅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累计232项
- 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 守护上海电网“主动脉”
- 热门推荐
-
- “海归”女硕士成都“种菜记”
- 体育用品变聪明 缘于数字来帮忙
- 医美直播乱象调查:直播间“破价”医美产品靠谱吗?
- 西北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如何“破圈”?
- 浙江四年多办理司法鉴定案件84万余件
- 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地震灾害
- 世界首个八倍体动物中华鲟全基因组测序完成
- 第二架C919飞机交付!今日已飞抵北京
- 应对高温“烤验”需多备防暑“凉”方
- 法国新政府成员名单公布 两位前总理出任部长
- 单霁翔:以文化的力量 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继续延长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期
- 广东省公安机关集中销毁非法枪爆物品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再登进博会中国馆 以国礼形象展现中国风采
- 第一届亚太中医药国际传播论坛在悉尼成功举办
- 国家发改委追加下达1亿元投资支持河北、天津灾后应急恢复重建
- (乡村行·看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浙江乐清“土特产”铺就“富民路”
- 2024年贵州遴选120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科技服务
- 中国首座三肢星型人行桥——南沙聚星桥建成开通
- 坚守责任,全力自救!碧桂园成立专项工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