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农业“土专家”带领乡亲跑出致富“加速度”
图为危小芳(左)和农户在家庭农场察看大棚蔬菜长势。 卢梦梦 摄
中新网南昌6月29日电 (卢梦梦)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幽兰镇杨树村,55岁的农民危小芳一直都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种草莓、第一个种大棚蔬菜、第一个种果冻橙……这些年,凭着自己对农业的坚持和热爱,危小芳已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16年前,当地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为生,危小芳独自前往外地学习水果蔬菜种植技术。回乡后,他种植了28亩草莓,以此赚到了“第一桶金”。“当时镇里还没有人种草莓,收益最好的时候,一亩田可以赚4万块钱。”靠着种草莓发家致富后,危小芳还带领周边农户一起发展草莓产业,成了镇里的“草莓大王”。
后来,心思活络的危小芳通过调研发现,市场上的蔬菜行情较好,于是他带头种起了大棚蔬菜。随着蔬菜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危小芳又转变方向,发展果冻橙种植。“做农业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我对种植技术比较在行,又经常去市场做调研,所以大伙都愿意跟着我干。”危小芳说。
如今,危小芳的家庭农场不仅种植了80多亩果冻橙,还种植了水稻等粮油作物550余亩,蔬菜等经济作物320余亩,年产值超300万元。
与此同时,危小芳还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级农艺师。南昌市从2021年开始对职业农民评聘职称,危小芳等186名职业农民榜上有名并纳入乡土专家库,作为重点培养、扶持与服务对象。被评聘者可优先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任务,享受国家给予的良种、化肥、农药以及小额创业贷款等方面扶持。
“在自豪的同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危小芳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除了要打理自己的家庭农场外,他还带了一批“徒弟”。“虽然我现在没有种植草莓,但周边的草莓种植户基本都是在我这里学到的种植技术。作为致富带头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危小芳说。
除了倾囊相授自己所掌握的种植技术,危小芳还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日常在我们农场做工的农户有十几人,每人年增收近2万元。”危小芳介绍。
“未来,在当好村民致富带头人的同时,我还将做好农业科技带头人,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引领带动乡亲们机械化、科学化种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危小芳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风吹半夏》:为“闯时代”拍一部“闯”剧
- 国乐、醒狮、武术、英歌舞……充满大湾区风味
- 黄金救援期被缩短后,如何抢时间?
- 首支女子打铁花队:将努力绽放成漫天华彩
- 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开启全国巡演大幕
- 贵州贵阳:借助过境免签政策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城
- 日本专家来沪观摩 中国专家自主研发脊柱微创治疗技术走向世界
- 汤加议会选举艾萨克·埃凯为新首相
- 首届中国—东盟多式联运产业合作对话会在广西南宁举办
- 多国人士期待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
- 白宫:日首相岸田文雄将于4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 大连商品交易所上线期转现平台 满足多元化交易和避险需求
- 海南在三亚南山等6家5A景区设立巡回检察工作站
- 北京地区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荔枝罐头首次进入北美市场
- 打造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特区” 同济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
- 苏州新玩法:不只是一座古城
- 上海:新人们在音乐剧中感悟爱情与婚姻
- 陈玉树获中法人文交流杰出贡献奖
- 揭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成立
- 热门推荐
-
- “哑手机”在孟加拉国“Z世代”中复苏
- 安九高铁江西庐山站东站房建设取得新进展
- 叙利亚反对派宣布已控制叙首都 叙总理发表讲话
- “电视中国剧场”为柬埔寨观众打开瞭望中国的窗口
-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68个点 1美元对人民币7.1566元
- 从运动员到音乐人 朱刚:踢球和唱歌 都是面对观众
- 创新高、收获丰!第四届消博会“成绩单”精彩纷呈
- 新疆巴州逾300万亩棉花机械化种植助力棉农节本增效
- 怎样算是良好睡眠?如何提高睡眠质量?中医专家详解
- 温暖坚守26年 全国劳模孔胜东“惜别”最后一班岗
- 9月北京CPI环比上涨0.2% 同比上涨0.4%
- 巴基斯坦海军基地遭恐袭 4名袭击者被击毙
- 中国最后一支使鹿部落预计今春产驯鹿宝宝300余头
- (身边的变化)城乡公交一体化为浙江海岛乡村架通途
- 浙中医大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对话中医 领悟“医者仁心”
- 作品充斥低俗血腥等内容,微短剧故事越讲越离奇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罗源:深山里如何种出黄金奇异果?
- 青海“非遗大集”系列活动在西宁启动
- 广西边城凭祥举办东盟美食大赛吸引食客
- 泰国警方:尽最大努力确保中国游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