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农业“土专家”带领乡亲跑出致富“加速度”
图为危小芳(左)和农户在家庭农场察看大棚蔬菜长势。 卢梦梦 摄
中新网南昌6月29日电 (卢梦梦)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幽兰镇杨树村,55岁的农民危小芳一直都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种草莓、第一个种大棚蔬菜、第一个种果冻橙……这些年,凭着自己对农业的坚持和热爱,危小芳已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16年前,当地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为生,危小芳独自前往外地学习水果蔬菜种植技术。回乡后,他种植了28亩草莓,以此赚到了“第一桶金”。“当时镇里还没有人种草莓,收益最好的时候,一亩田可以赚4万块钱。”靠着种草莓发家致富后,危小芳还带领周边农户一起发展草莓产业,成了镇里的“草莓大王”。
后来,心思活络的危小芳通过调研发现,市场上的蔬菜行情较好,于是他带头种起了大棚蔬菜。随着蔬菜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危小芳又转变方向,发展果冻橙种植。“做农业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我对种植技术比较在行,又经常去市场做调研,所以大伙都愿意跟着我干。”危小芳说。
如今,危小芳的家庭农场不仅种植了80多亩果冻橙,还种植了水稻等粮油作物550余亩,蔬菜等经济作物320余亩,年产值超300万元。
与此同时,危小芳还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级农艺师。南昌市从2021年开始对职业农民评聘职称,危小芳等186名职业农民榜上有名并纳入乡土专家库,作为重点培养、扶持与服务对象。被评聘者可优先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任务,享受国家给予的良种、化肥、农药以及小额创业贷款等方面扶持。
“在自豪的同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危小芳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除了要打理自己的家庭农场外,他还带了一批“徒弟”。“虽然我现在没有种植草莓,但周边的草莓种植户基本都是在我这里学到的种植技术。作为致富带头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危小芳说。
除了倾囊相授自己所掌握的种植技术,危小芳还带动当地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日常在我们农场做工的农户有十几人,每人年增收近2万元。”危小芳介绍。
“未来,在当好村民致富带头人的同时,我还将做好农业科技带头人,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引领带动乡亲们机械化、科学化种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危小芳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程压缩1小时 今起坐动车去老挝更快了
-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 神州大地展现万千气象
- 欧洲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
- (申城风景线)百年老字号以咖啡为媒 传承传统糕点记忆
- 青海新疆甘肃西藏等地有较强降雪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
- 新的一年,紧抓中国开放发展新机遇(侨界关注)
- 横看成岭侧成峰,36位中外艺术家笔下的庐山什么样?
- 湖南航空长沙至北京大兴航线首航
-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开启高校路演 以青春未来致敬最可爱的人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20套明代人物画名品
- 北京警方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 日本鹿儿岛县近海发生6级地震 多地有强烈震感
- 中国驻英国使馆敦促英方停止以任何借口插手干预香港事务
- 牢记心梗发作前的先兆症状,早发现能救命!
- 浙江去年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2万件
- 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决策投票出现新迹象
- 天津举办首届新消费品牌创造高峰论坛
- 83.7%受访青年觉得对求职企业做背景调查有必要
- 本周冷空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 降温利于小麦抗寒锻炼
- 热门推荐
-
- 消费火热开年 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
- (身边的变化)西安火车检修之变:不只是手工到数字化的跨越
- 全国多地推本地版“王婆说媒”,专家:场景传播拥有情感力量
- 官方继续强调:推动将文物安全纳入政府年度考评体系
- 天津联合6个国家历时3年完成制定一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 朝媒:金正恩视察海军 观摩导弹发射训练
- 黎巴嫩真主党宣布卡西姆为新任领导人
- 北京或迎今冬初雪 交通部门多措保障乘客温暖顺畅出行
- 今年喀什徕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00万人次
- 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增速加快 需求持续回暖
- 无体验不出游 沉浸式旅游绽放夏日消费活力
- 《国风》再登台昆曲也豪迈
- 福建泉州新增“89+108” 引入抗原检测助“早发现”
- 北美票房:《怪奇大法师》蝉联冠军
- 湖北随州多措并举护航香菇产业发展
- 铁路杭州站国庆加开列车27.5对 预计最高客流或创春节后新高
- 北京科博会7月中旬举办 首次推出“线上磋商系统”
- 投诉无果、扣费不退,异地宽带拆机为何难?
- 煤矿重大火灾事故致16死 贵州75人被追责问责
- 山西省严厉打击五家医院涉嫌欺诈骗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