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中国公众绿色出行表现更好
中新网6月27日电 题:报告显示,中国公众绿色出行表现更好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6日在北京发布《中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比较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公众绿色出行表现更好,新能源车总体购买情况呈显著上升趋势。
《报告》在总结分析我国绿色生活方式政策和实践现状基础上,对中外公众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状况进行比较,并结合我国实际和国际国内典型经验做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公众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供借鉴。
《报告》综合考虑中西方文化习惯差异及绿色生活方式的关键行为指标,主要选取节约能源、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四方面,重点选取美国、英国、欧盟(如法国、德国等)、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作为比较对象。对比发现,各国生活方式绿色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在部分领域生活方式绿色化具有显著优势,如节约能源、绿色出行等。
第一,中国居民人均年度生活用电量总体偏低,在践行能源节约方面表现较好。2020年,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居民人均年度用电消耗量高,其中,美国居民人均年度用电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为中国的5.5倍。
第二,各国公众绿色消费水平层次不齐,食物浪费具有普遍性,但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服装消费量、生活用纸消费量明显更低。食物浪费方面,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人均食物浪费更为严重;中国人均食物浪费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肉类消费方面,相较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较低。生活用纸消费方面,中国人均生活用纸用量更少,花费金额更小,远低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第三,中国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相对较低,分类及回收利用与部分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中国人均日产生活垃圾量约为美国三分之一,不足加拿大、德国、法国的二分之一。
第四,中国公众绿色出行表现更好,新能源车总体购买情况呈显著上升趋势。公共交通使用方面,中国被调查的重点城市公众在过去几年增加绿色出行的比例更高,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也更高。新能源车购买方面,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本国汽车总销量的比值为25.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报告》建议:一是开展公众绿色低碳行为调查与评价;二是推动完善绿色消费相关制度供给;三是推动构建更加友好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四是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引导机制;五是研究制定绿色生活指南;六是以志愿服务带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辽宁公安机关打击防范经济犯罪 保障民生安全
- 美国入侵20年后百万伊拉克人死亡 伊作家:无法原谅战争贩子
- 兽面纹提梁卣等吴地青铜文物精品亮相广州
- 第十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山东青岛开幕
- “透明袋”里育胎羊——相关技术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伦理问题
- 产业观察:“我”和青瓷的距离有多远?
- 23岁大熊猫“武岗”罹患口腔骨肉瘤 将接受介入治疗
- 财政部:前9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4797.5亿元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演说现场传出爆炸声
- 央行:3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1582.9亿元
-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全球经济?研究预测2049年平均收入或减19%
- 工信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达到3.2万亿以上
- 广清城际铁路流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 内蒙古局地“一夜入冬” 暴雪打乱民众出行节奏
- 巴勒斯坦媒体高度关注阿巴斯访华
- 为什么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基石,青年医生大有可为
- 【冰雪春天】北京地坛、龙潭两大庙会将于龙年春节回归
- 带状疱疹发病率高,积极防治不能少
- 取消景区预约,游客体验如何?
- 热门推荐
-
- 《雲·雷》聂云雷笙作品音乐会在京奏响当代“笙”音
- 中国央行行长: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 对金融系统的溢出影响有限
- 广西“0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包厚力:能救他,我必须去做
- 广州港拓展外贸航线网络 一季度外贸增长实现“开门红”
- 成达万高铁9标段最长连续梁成功合龙
- 电影“火锅”突然撤档冲上热搜
- 15死44伤 南京“2·23”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10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古典音乐之夜”圆满收官
- 中国艺术家曹斐在澳大利亚新州艺术博物馆举办大型个展
- 山西干黄粉虫首次出口丹麦
- 叶锦添:透过电影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力量
- 亟待开发的“地下宝藏”:全球地热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将恢复对马航MH370的搜索工作
- 亿缕阳光|春风十里不如你
- 黎巴嫩防长:将在以色列边境扩大军力至1万名士兵
- 《日光之城》热播掀起西藏风情热潮 听听主创们怎么说
- 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军:存亡之战》中国新闻网专场首映
- “晋南粮仓”山西运城:“电小田”助力小麦喝足“返青水”
- 上合示范区2024年推出30项制度创新案例 加快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 甘肃探环境资源案统筹管辖及专门审判 司法保护覆盖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