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开辟废弃聚乙烯塑料循环升级新路径
中新网合肥6月27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曾杰教授近日在塑料循环升级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26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 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塑料,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辆汽车……大规模的塑料生产给人们提供了便捷,却给自然界带来了难题,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聚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化学结构稳定,难以自然降解。因此,发展废弃聚乙烯塑料循环升级技术,在减轻其对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让其重新产生经济价值,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聚乙烯和石油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与组成,那么能否利用绿色催化转化的方式,把废弃聚乙烯塑料当成一种“固体石油”原料,来加工制备石油基下游化学产品呢?
石油工业中的两个过程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一个是短链的汽油馏分催化重整得到更高附加值的环状烃,这个过程会产生氢气;另一个是重质油加氢裂化制备短链烃,这个过程会消耗氢气。
在这两个过程的启发下,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氢呼吸”策略用以降解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开发的分子筛负载金属钌催化剂(Ru/HZSM-5),可以一边让塑料成环脱氢变成环状烃,“呼”出氢气,一边又让塑料“吸”入其自身释放的氢气,并裂解变成短链烃。
在无需额外添加氢气或溶剂的条件下,研究人员实现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到环状烃的循环升级。随后,研究人员探究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的循环升级反应路径。并用不同分子筛负载的金属钌进行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循环升级的催化实验,考察了分子筛孔道对反应的影响。经过三轮催化反应以及相关实验结果表明,Ru/HZSM-5催化剂对不同类型的聚乙烯塑料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发布首批18个数字政府大模型场景应用清单
- 太行山中小城过年忙:猪头肉里品家乡味道
- 中国移动发布“九天”人工智能基座
- 约200款鸿蒙原生应用上架 复旦友邦等引领办公应用鸿蒙适配
- 2023,他们是冠军中国人!
- 讨好自己比讨好任何人都事不宜迟
- 广铁集团对违规使用商务座一事进行调查处理
- 8名留学生在中国大地“遇见”中国发展
- 海南开通首条飞往美国的客运航线
- 北京延庆冰雪欢乐季启动 推出六大板块百余项文旅活动
- 浙江平湖:“老外”探非遗 感受“中国味”
- 美俄亥俄州列车脱轨致有毒化学品燃烧泄漏事故一周年 当地居民仍受健康问题困扰
- 中国车队在巴基斯坦遇袭 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发声
- “看疆来”系列采风活动:新疆阿克苏的美好不止阿克苏苹果
- 全国爱耳日 :6问6答带你了解如何“爱耳”
- 秋季传染病这样防【学生篇】|科普时间
- 商务部:中国将与DEPA成员国加紧推动谈判进程
- 7月1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1.8%
- 上海崇明:生态宝地的“湿”意密码
- 受台风“三巴”影响广西多地强降雨 部分城市出现内涝
- 热门推荐
-
- 起底“千万级”带货主播“麦琪啦”:拆分病名暗示能消瘤治癌,把保健品吹成“神药”
- 巴西圣卡塔琳娜州官员盼再续“熊猫缘”
- 江苏盐城:推动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建设 生态与经济融合互动
- 2024“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 首场上演话剧《侯德榜》
- 第二届中欧地理标志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
- 美媒:美国“对枪支的崇拜超过对生命的尊重”
- 第六届“唐奖”台北揭晓 化学家奥马尔·亚吉获“永续发展奖”
- 波士顿咨询:中美中老年群体消费支出占两国整体消费三成
- 2024年云南“村晚”在“阿诗玛故乡”石林启动
- “杜苏芮”逐步逼近 福建沿海多条客运航线停航
- 今年前八个月“中欧班列—上海号”累计开行量超去年全年
- 宿主恒星如何“吞噬”行星?一项最新天文发现或“逮个正着”
- 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
- 科技赋能场景“上新” 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 “鹅腿阿姨”走红之后: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人 有什么可走红的呢?
- “践行大食物观现场会”在福建宁德举办
- 内蒙古兰炭专列铁海联运首发
- 广州促乳腺癌筛查全覆盖 院士团队:筛查人群应提前至35岁
- 视评线丨巴勒斯坦“入联”再失败 撕开美国伪善“面具”
- 涨完又“降” 特斯拉冲刺年销18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