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经济”火热 展现传统文化创新消费活力
人民财评:“龙舟经济”火热 展现传统文化创新消费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文化的创新消费正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今年端午节,多地因地制宜,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底蕴,推出精心打造的各类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客流、提振消费,更有望成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端午期间,全国多地龙舟竞渡,福建省福州市以形式多样的龙舟系列赛事活动,将“龙舟经济”与旅游业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龙舟文化的传承,还大大激发了消费活力。同时,当地对传统龙舟制造、新型龙舟游船研发制造等方面大力扶持,不断整合龙舟产业链,为“龙舟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作为端午文化发源地和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今年端午假期第一天,湖北多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文化活动。其中,湖北宜昌启动首届端午文化月,推出2023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2023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以节为“媒”,一天内接待游客量就达95.0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1亿元。
此外,作为天津近代商业文明的摇篮,始建于1928年的劝业场是天津金街文化旅游区的标志性建筑。街区内有老美华、泥人张、盛锡福、起士林等众多老字号商家,还有惠中饭店、交通饭店及国民饭店等百年历史建筑。6月22日当天共接待游客44.36万人次,接待量居天津各大景点之首。广大游客在此共享历史人文之美、中西文化交融之美、包容开放之美,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充分释放,也带旺了人气和消费力。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特别重点强调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出要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升级传统旅游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旅游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端午节期间,各地大胆出新,创造传统文化创新消费的系列新亮点。龙舟赛、非遗技艺、老字号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赛事活动和产品创新,与当下年轻消费人群的审美与体验更好融合,成为了一种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文化符号和旅游资源,更好地满足了现代人对文化消费的多样化需求。福州、宜昌、天津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绩,也为其他地区深挖文化宝藏、创造当地独特体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此,对各地文旅从业者来说,就必须要解决好优质产品供给不足、精品缺乏、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通过地方的引导和培育,内容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推动及品牌塑造,建设标准体系拓展产业链,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消费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未来,各地文旅部门应瞄准文化消费升级趋势,加大对传统文化要素的挖掘和升级,通过创新消费服务形态和模式,使其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人民网 毕舸)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园林与双奥文化结合 植保专家、运动健儿带来“开学第一课”
- 周末北京晴天在线早晚时段寒意足 下周一新一股冷空气来袭
- 环比增逾四倍 中欧班列石家庄回程单月开行量创新高
- 医药创新支付成行业新趋势 加速新药“用得到”“用得起”
- 乔蒂·布拉尔: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本且具有可持续性
- 法国老年护理专家:中国的养老发展让人惊喜
- 杭温高铁迎新进展 全线接触网架设贯通
- 南航将加密多条长沙出港航线 日均投放座位数约2.6万个
- RCEP生效两年 青海企业享惠4500余万元
- 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品牌建设 “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论坛举行
- 金融强国为什么需要强大的中央银行
- 海南文昌航天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 业界、学界上海聚焦生物医药源头创新:从患者需求出发、五力联动
- (新春走基层)杭州推出新春西湖龙井茶文化夜游
- 为什么“中国德企之乡”在江南小城太仓?
- 北京41处水库湖泊4月1日起将进入禁渔期
- 江苏省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多地将出现强降雨
- “中国神话之乡”山西长治:借“美丽经济”招募文旅合伙人
- 美国驻海地大使馆宣布:安排包机从海地撤侨
- 美国4月CPI同比上涨3.4%
- 热门推荐
-
- 工信部:完成试点申报遴选不代表智能网联汽车取得准入许可或允许上路通行
- “未来讲堂——呵护‘明眸皓齿’的祖国花朵”活动在新疆喀什举办
- 京津首例高压供电“跨域办”业务落地
- 未来我国铁路“黄金双十字”交汇点,苏州相城抢抓机遇
- 台风“小犬”登陆台湾? 福建沿海开启降温降雨大风模式
- 文明的坐标丨“天堂绿肺”西溪湿地
- 国铁西安局开行“夜间高铁”方便旅客出行
- 天津出台十项举措 多部门联动合力护航高考
- “促长牙”“补牙洞”牙膏靠谱吗?国家药监局这样说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年产天然气连续四年突破300亿立方米
- 苏轼真迹《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在海南展出
-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警报解除通报
- S202白东线玉山县境内阻断道路抢通 系通往三清山主要旅游线路
- 图绘自然:博物绘画在中国
- (聚焦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将在厦门举行
- 中西方“文学之梦”同登交响乐舞台
- 前11月中欧班列货物运量已超2022年全年
- 广西举办中越边关旅游节 促与东盟合作走深
- “沙漠荒山”变“塞上绿洲” 原创民族歌剧《小老杨》首演弘扬“右玉精神”
- 全国政协委员吴为山: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