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远安:小龙虾“住”稻田 粮渔双赢助农增收
远安邦学生态养殖基地里工人正在打捞小龙虾 周星亮 摄
中新网宜昌6月19日电 (胡传林 董晓斌 王丹)仲夏时节,走进湖北省远安县旧县镇观东村,连片的稻田和虾塘相互交织,风景宜人。正值上市旺季,小龙虾销量火爆,18日一大早,远安邦学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周帮学就带着工人打捞小龙虾。
远安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瓦仓大米”的产区。旧县镇观东、观西两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着得天独厚的稻虾养殖条件。近年来,旧县镇因地制宜,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推广“虾稻共作”高效特色种养模式,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周帮学介绍,所谓“虾稻共作”,就是“上半年养小龙虾,下半年种水稻”的绿色种养新模式。具体做法就是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水稻不打药、不施化肥,为虾提供微生物、野草、昆虫等天然饵料;游弋水中的虾苗能松土、摄食害虫,粪便还可肥田,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周帮学算了一笔账:一亩稻田可产约300斤小龙虾,还能实现亩产200—300斤绿色优质米。如此下来,比单种水稻效益翻了几倍。从最开始流转100多亩农田作为试验田,如今,周帮学的“稻虾共作”面积增加到300余亩,另有300亩正在改建中。
与此同时,合作社注册了虾稻米品牌,统一产品包装,提供种养技术和产品收购等服务,发展农村电商,开展研学活动,带动当地旅游、民宿、农家乐发展,形成了集生态循环种养殖、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
随着远安实施“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沿岸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从事“稻虾共作”的农户逐渐增多。同样发展“虾稻共作”的观西村,也取得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该村村支部书记孙茜茜介绍,下一步,村里将持续发力“双水双绿”示范基地建设,引进相关农业公司带领种植,打造优质米专业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用现代科学仪器“看清”百年样式雷烫样
- 特朗普要被捕了?
- 世界银行执董会批准彭安杰出任世行行长
- 美媒:特朗普选择纳瓦罗担任白宫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
- 国庆假期台风“小犬”登陆海南?气象部门:谣言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报“体考测试被压表”
- 数读中国丨新动能不断壮大 工业品出口增速加快
- 哪些药品能报销、甲类乙类有什么区别?这个查询入口新增上线→
- 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即将启幕
- “硬联通+软联通” 中国与26个“一带一路”伙伴从六方面发起倡议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首座站房完工 创新运用装配式混凝土雨棚技术
- 夏威夷山火已致53人死 拜登批准“重大灾难声明”
- 43人被问责!山西公布中煤平朔井工三矿较大瓦斯事故调查报告
- 丈夫阳性,家人零感染!上海女子“教科书级”操作
- 2024第三届温哥华国际钢琴比赛中国区决赛为精英搭建国际舞台
- 民政部:6月1日起,21个省份试点婚姻登记“跨省通办”
- 第九届中加国际电影节将于今夏跨城举行
- “国产化”首件世界最大等级FB2中压转子在川交付发运
- 加拿大房地产销量连续两月增长 出现春季回暖势头
- 中新健康|从“新生”到“新声” 无喉患者如何重新开口说话
- 热门推荐
-
- 2024年以来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超300万吨
- 世界濒危动物卷羽鹈鹕再次现身河北涞源
- 德国6月出口额环比增长0.1%
- 北京五部门联手做好取消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
- 巴基斯坦农田洋溢“中国种子”丰收带来的喜悦
- 打通极寒地区交通堵点
- “维修刺客”坐地起价,消费者如何避免“踩坑”?
- “雅阁25周年科技展”开展 沉浸式体验雅阁的科技进化实力
- “阳康”后工作锻炼要循序渐进
- 东西问·传世名画丨余辉:《清明上河图》中隐藏了哪些文化密码?
- 广东打击机票退改签类诈骗 成功打掉犯罪团伙96个
- 第六届西洽会闭幕 制造业成吸“金”主力
- 安徽建成乡级应急物资储备库2633个
- 两岸学者对谈闽南文化 台学者冀加强对话和交流
- “30%教师没有暑期计划”最让人担心什么
- 北京香山论坛:已有9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会
- 【权威解读】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 【多彩新论】让更多“土专家”“新农人”脱颖而出
- 从一位老“火车头”看安徽马鞍山的“江海梦”
- 郑皆连院士:冀广西路桥人为世界拱桥发展作出更远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