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年内发出上千份“罚单 ” 信披违规案例居首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毛艺融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监管层累计对A股上市公司下发上千条处罚信息,剑指信息披露违规、财务造假、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等行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4日,证监会和沪深北交易所累计对662家A股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发布上千条处罚信息(包含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处罚金额超过1.08亿元。其中,信息披露违规居首,涉及446份。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李晓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信披严格监管和处罚有利于威慑造假者、内幕交易者、操纵股价者,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建立起透明有序的资本市场秩序,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监管紧盯信披违规
下发446份处罚信息
从违规类型来看,信息披露违规居首,涉及446份,占年内所有处罚信息的43%。处罚金额累计8140万元。
从具体的处罚类型来看,包括警示、记入诚信档案、责令改正、监管关注函、问询函等多种措施。目前,已有31家上市公司因重大事项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从前述446份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来看,包括财务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定期报告披露超期限、重大事项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违规、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准确、不合格等。
从实践来看,尽管上市公司信披违规情节不一,处罚力度与处罚金额也不同,但其带来的影响牵涉多个方面。在李晓慧看来,因信披违规行为导致公司股票股价下跌,投资者遭受损失,将成为投资者追究法律赔偿责任的导火索。
为何信披违规屡禁不止、信披违规占比高?究其原因,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律师朱奕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上市公司法律意识薄弱,试图通过违规信披来粉饰业绩、甚至财务造假来欺骗市场,骗取市场的投资等;另一方面,相关责任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未勤勉履职甚至借此输送利益,导致公司或者相关人员收到监管措施、行政处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全面注册制下
进一步强化信披监管
为更好适应全面注册制下新的监管形势与实践需求,监管层对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2月1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答记者问时表示,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压实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方信息披露责任。
6月12日,沪深交易所就修订上市公司信披工作评价规则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其中,上交所为更好落实分类监管原则,对D类公司暂停适用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深交所加大了负面清单的否决力度,并且明确蹭热度或夸大热点将予以扣分。
在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卢鼎亮看来,当前司法及监管对违规信披行为已形成完整责任体系,长期以来信披违规违法成本过低的情况得到扭转,“零容忍”立体执法震慑显著增强,市场生态明显好转。除了强化信披违规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也加强了信披违规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同时,卢鼎亮建议,投资者可以利用集体诉讼的方式来对信息披露人违规信披、虚假陈述导致的损害发起民事诉讼,充分维护自身权利。
李晓慧补充说,需要从资本市场属性、上市公司行为、投资者需求、监管加强治理等多方面考虑,尤其是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披监管的认识。(证券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茅奖作家张平最新长篇《换届》谱写一曲在淬炼中成长的正气歌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泰月洲村发掘名人文化促文旅发展
- 马克龙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讨论中东局势
- 河南濮阳“就业红娘”直播间带岗 为求职者“做媒”
-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举行建团十五周年庆祝活动
- “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启动
- 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
- 360携手通州区共绘数字蓝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开新局
- 日本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再次发射失败
- 突发!日本一新干线列车高速行驶途中两节车厢分离
- 武汉一高校教师以非遗为媒讲述湖北“知音”故事
- LV又涨了,奢侈品靠涨价拉动业绩这招还能奏效吗?
- 1至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5倍
- 如何读懂中国?不防先从读懂文物开始
- “青甘川”三省活畜贸易陆港基地在青海久治建成
- 用泪液充电的纤薄电池问世 可为智能隐形眼镜供电
- 如何均衡膳食?专家解读《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 沉浸式感知中国 美国青年在交换学习中爱上中国
- 浙江举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进大会 赋能高质量发展
- 马里当地军队遭袭 我维和部队启动应急防卫
- 热门推荐
-
- (第七届进博会)西门子能源CEO:全球能源转型的成功离不开中国
- 上海港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中国港口群集体崛起
- 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探讨中医发展:前景是守正创新
- 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落幕
- 云南打造物流强省 2023年物流业总收入达8520亿元
- 云南临沧市双江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教你四招 给身体“除湿”
- 高温暴雨“抢”七夕:上海风、雷、雨、冰雹、高温五预警“轮番上阵”
- 年轻人修习“网络隐身术” 透明头像成社交新密语?
- 砌墙挡风景会让景区“败好感”
- 中华酒再登场,担纲《登场了!丝绸之路》文化领鉴官
- 免签“朋友圈”一个月两次扩容 什么情况下入境免签?一起了解
- 演出票推行“强实名”,需先完善退票机制
- 中韩海上客运恢复运行
- 广东公开集中销毁罚没走私卷烟1.49亿支
- 车辆被追尾 一定是后车担责吗
- 济台社区工作者共话基层治理 促两岸民间交流
- 严查神医神药广告、开展医美治理,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 辽宁省深化与拉美地区经贸往来助辽企“走出去”
- 巴基斯坦强降雨致63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