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再次讨论加息 美元霸权向全球转嫁危机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当地时间6月13日至14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讨论是否继续加息。
自2022年3月进入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经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为5%至5.25%。
美元指数近期出现上涨趋势
近期,美元指数出现上涨趋势。在一般情况下,美国利率下跌,美元指数的走势就疲软;美国利率上升,美元指数走势上扬。美联储通过调整其货币政策,人为操纵美元强弱变化,而美元走强和走弱都会给世界经济和不同国家制造危机。
自今年4月以来,美元指数涨幅约为3%。美元指数上升意味着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值在上升,强势美元通常会损害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导致资本外流。
什么是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情况的指标,通过以加权方式计算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并以100点为强弱分界线。
举例来看,如果美元指数为120,意味着美元相对于六种主要货币升值了20%。这六种主要货币分别为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其中欧元所占权重为57.6%、日元占13.6%、英镑占11.9%、加元占9.1%、瑞典克朗占4.2%、瑞士法郎占3.6%。
“美元指数”作为衡量美元对外币价值的标志,记录了美元霸权多次引发危机的行径。
美联储“陡峭”加息 四十多年来绝无仅有
在2022年3月16日至2023年5月3日期间,美联储在短短14个月内加息10次,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00个基点。
如此“陡峭”的加息幅度是自1980年代初期“沃尔克时刻”以来最大幅度的集中加息。这是否会重演历史,以衰退为代价控制通胀呢?
衰退难逃 “沃尔克时刻”是否会重演?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为了遏制美国当时的高通胀,通过持续激进加息,将美国的通胀率由1981年7月的10.8%下降至1982年底的4.6%,但代价是美国经济两年内两次陷入衰退,被称为“沃尔克时刻”。
去年3月起,美联储开启了自“沃尔克时刻”以来最大幅度的加息进程。今年以来,美国多家银行“爆雷”关闭,金融体系压力骤增。此外,美国商业地产空置率上升,贷款违约率也有所回升。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已难逃衰退。
当前,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沃尔克式”经济阵痛可能是必要代价。但事实上,美国可以通过美元霸权输出转移“经济阵痛”,他国却没有这种特权。
美国“政策毒药”祸害世界经济
40多年前的“沃尔克时刻”直接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席卷拉美的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拉美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失业率和通胀攀升,货币普遍贬值,国民收入增长停滞不前。随之而来的80年代也因此被称作拉美“失去的十年”。
现如今,美国显然不介意再次以“强收缩”引爆一场全球衰退。因为,按照以往经验,只需确保其他经济体境况更差,就能让美国经济经历短暂震荡之后,占得复苏先机。
分析人士指出,通过激进加息引爆衰退,包藏了美国利用美元霸权等“排毒工具”加速对外转嫁危机的算计。美国不断释放“政策毒药”,放大经济衰退风险,扰动金融市场,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是世界经济一大乱源。
多个发达经济体开启“伴随式”加息
美联储以40年来最迅猛的加息节奏,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多国本币贬值、输入型通胀高企。
出于遏制通胀、稳定本币汇率等多重考虑,主要发达经济体跟随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全球长达10多年的低利率时代结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多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影响持续。在欧洲,美联储连续加息带动了欧洲央行与英格兰银行的加息进程。欧洲央行2022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截至今年5月4日最近一次议息会议,欧洲央行已连续7次加息,累计375个基点。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预计,欧洲央行将在6月15日的议息政策会议上继续加息25个基点。
此外,5月11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4.25%上调至4.5%,这是2021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连续第12次加息,累计440个基点。据路透社报道,市场分析人士普遍预计,英国央行将在6月15日的议息会议上加大加息力度。
加拿大央行6月7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由4月份的4.5%上调至4.75%,创下约22年来的新高。这是加拿大银行今年内连续两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后再次加息。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加拿大央行8次宣布加息。
此外,澳大利亚央行6月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1%,为201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澳大利亚央行今年年内第4次加息,也是自2022年5月以来第12次加息。
尽管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的加息速度大都有所放缓,但依然处于高位的通胀水平,仍是发达经济体央行决策者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胀持续高企,美联储加息步伐不停,引发多国央行被迫跟进,从而导致全球加息潮涌现。分析人士指出,美国通过加息,将自己目前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转嫁给了全世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漫评】收放自如
- 全美教育协会发布报告称——美国超过3/4的州面临教师短缺问题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泉州!
- 第19届中国人日语作文大赛颁奖 共收到逾2300篇作品
- 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加沙停火决议 美国投票反对
- 洪涝灾害已造成江西直接经济损失6.6亿元
- 黄河源头“玛多藏羊”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菲律宾驻华使领馆将于8月24日试运行电子签证服务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一招破解文字密码!《说文解字》怎么做到的?
- 恺英网络2024年中报: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营收同比增长29.28%
- 油价“两连涨” 加一箱油多花约8元
- “双台风”已致菲律宾2人死亡 超41.8万人受灾
- 罗星塔重建400周年专题展:首次全面展示罗星塔及其所在地的发展变迁
- (新春走基层)探访内蒙古首支女子护边队:“最美警花”在大漠绽放
- 新版《窝头会馆》出版 刘恒:《窝头会馆》不仅是一部剧作
- 国内外百余学者草原话北方多语种文化
- 厦门鼓浪屿等重点景区暑期向全国免门票开放
- 韩国宪法法院:针对尹锡悦总统弹劾案的审理正式开始
- AI面试能不能取代真人?
- 热门推荐
-
- 证监会:北向程序化交易纳入报告管理
- 南非:三大国有企业过去五年因腐败等问题损失数十亿兰特
- 北京警方全力护航“京彩灯会”夜平安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榕江:加速传统产业迸发新的数智“玩法”
- 苏州将设立友平见义勇为基金
- “人生如画——戴泽先生百岁艺术展” 获2022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
- 今年上半年超48万辆汽车经上海外港海通码头出口海外
- 水利部:淮河流域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中国驻英使馆敦促英政府撤销对中国企业的制裁
- 国家统计局:8月份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 护航数字时代产业发展,如何构筑安全屏障?
- 北京门头沟:城区49条公交线路全面恢复
- 俄乌冲突一年改变欧洲“能源版图”,美国成最大赢家!
- 品质消费新体验 得物App亮相2024制造佳品汇
- “东方之韵——我的季节”耿瑩艺术展在深圳启幕
- 华春莹“十连击”,揭穿了美国这些“大秘密”!
- 从第六届“初心榜”,看2023中国影视剧市场之蝶变
- 极端天气考验农业生产
- 3月起云南将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期 部分地区将达极高火险
- 国内外专家齐聚长沙 共议智慧与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