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塑造经济主流舆论新格局——2023中国经济传媒大会媒体分论坛在绍兴举办
在当前情况下,传统媒体如何在内容传播、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取得突破?如何应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给财经媒体带来的冲击?多家媒体在2023中国经济传媒大会媒体论坛中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多位专家、媒体大咖在圆桌对话中畅谈了他们的看法。
——央广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央广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银河互联网电视董事长张军介绍了央广传媒守正创新、让主旋律破圈升维的“四把钥匙”。
——每日经济新闻董事长、总编辑闻达分享了他们如何破译当下主流财经媒体生存与发展底层逻辑的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南财智库21世纪经济研究院院长陈晨星述说了他们的转型思路与收获。
——安吉县融媒体中心(安吉新闻集团)党委书记、主任、董事长祝青介绍了他们2022年营收4.87亿、今年有望实现“坐6望7”的经营秘诀。
张军介绍的央广传媒让主旋律破圈升维的“四把钥匙”为:第一把钥匙是把握住时代精神的脉搏,才能守住主流媒体的灵魂;第二把钥匙是扑下身子去调查研究,才能找到大流量的源头;第三把钥匙是不断创新内容产品形态,才能“融”出新境界;第四把钥匙是全链条深度融合,才能打破媒体融合边际效应。他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具体诠释了“四把钥匙”。
闻达说,当下媒体面临战略PK实施、顶层设计PK全员动员、大模型PK传统编采、产品PK新闻等多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走两条路,一是AI化、二是视频化。为此,每日经济新闻以2020年为技术转型元年,启动AI战略;2021年12月推出7×24小时的AI电视;2022年正式推出雨燕智宣AI短视频生成系统,通过深度算法,以最快速度形成文本和媒资库的匹配,打造自己的媒资库,用技术驱动转型升级。”在10日上午的2023年中国经济传媒大会现场,每日经济新闻的雨燕智宣AI短视频生成系统,就同步发出了多条短视频会议新闻。
陈晨星在介绍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的转型思路时表示:“我们基本实现‘小融合’,即移动优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在加快推进‘中融合’,以媒体+智库+数据+交易,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向上延伸;并且探索建立‘大融合’,也就是新闻+政务+商务服务,进一步发挥核心媒体连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安吉融媒体中心的经验是把服务做新、做精、做细、做全。祝青以三个“海”字串连起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事例:“一是遨游‘文海’,做群众新闻乐见的新闻传播者;二是拥抱‘蓝海’,智慧服务无处不在,做到‘无所不能、无孔不入’;三是走向茫茫‘人海’,做好真心服务的服务员。”
主题演讲结束后,媒体论坛围绕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给财经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探讨。圆桌对话由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执行总编辑张维燕主持,中国新闻网副总裁、中新经纬总编辑符永康,贝壳财经副总编辑李蕾,大河财立方总经理助理万军伟,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沈浩参与对话。
“比人工智能更智能的东西就是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取代了一些人们的智能智力工作,使得我们有精力去做更高智能的东西,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机遇。”符永康提到,近两年中新经纬使用AIGC制作的稿件、视频、图解、创意海报等超过4万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
李蕾直言:“AIGC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贯穿整个内容生产过程。”她举例说,在前期可以利用AIGC分析确定选题;在采写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其进行资料分析、做提纲,只需十几秒、几十秒就可以写出一份提纲;在后期传播过程中,也可以结合AIGC分析进行针对性地分发、与读者互动。
万军伟介绍说,目前大河财立方已经在新闻采编和数据产品两个方面应用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但是不管AI技术怎么发展,人与人的深度交互、对新闻价值的判断等是AI替代不了的,我们仍然需要有原创新闻能力、深度采访能力和新闻突破能力的记者。”
“对于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经济类媒体要意识到它、主动拥抱它,才能更好地掌握它,才能更好地助力经济传媒健康发展。”沈浩进一步表示,AIGC对传媒业主要有三方面价值,一是解决人才问题,二是国际视野,三是可以在财经等垂直领域、特定领域发挥价值。
张维燕总结道:“让人工智能去干人工智能的事情,让人类来干人类的事情。经济类媒体可以把大量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让机器去做,媒体人还是要落脚在深入调查研究、深度报道、舆论监督报道等方面,以此提升核心竞争力。”
媒体分论坛以“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经济主流舆论新格局”为主题,它是2023中国经济传媒大会两个平行论坛之一,由中国经济协会、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新媒体分会、传媒茶话会协办。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流财经媒体、政务新媒体、地方媒体的业内大咖、学界专家共150余人出席了论坛。(中国经济传媒协会)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哥伦比亚警方搜查非法炼油厂 查获超700万加仑原油
- 工信部:支持更多外企参与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 深耕专业服务,美孚1号车养护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广西上思至防城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 2024年“汉语桥”比利时赛区中小学组决赛举行
- 化身“苏轼”,辛柏青领衔田沁鑫大戏《苏堤春晓》杭州首演
- 中国财长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 河北涿州救援现场:救援队“孤岛”提吊救援39人
- (第六届进博会)浙江“掘金”进博会:抢购全球好货“加码”外资招引
- 三峡机场航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验收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2024年9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 “国际湿地城市”武汉构建全过程湿地保护体系
- 九旬院士闻玉梅:“希望年轻人可以踩着我的肩膀成长!”
- 川渝住建部门晒深入合作“成绩单” 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 青海冬虫夏草干草价格每公斤同比上涨约3万元
- 健康照护师≠护工 养老照护新职业还需这些技能
- 也门胡塞武装称其袭击一艘美国商船
- 上海市地震局回应台湾地震:会对部分高层建筑造成影响,但不会对本市造成危害
- 外航营收创新高 国内航空扭亏在路上
- 山西太谷:“农文旅”融合“融”出和美乡村好风景
- 热门推荐
-
- 作家马伯庸: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
- 韩警方回应尹锡悦“潜逃可能性”:正确认其所在地点
- 28年打磨匠心 湖南娄底“精制”钳工练就“毫厘”功夫
- 新疆于田:湿地荷花开 美在当“夏”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检察机关共同签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 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天气 台风“山陀儿”给台湾岛带来较强风雨影响
- 戴震诞辰三百年 徽学促进中外文化交融创新
- 遏制网络文学盗版侵权须攻克维权难
- 天津:全力推进邮轮复航 推动邮轮经济发展
- “中国之船”,故事在延续……(观象台)
- 机构预测2024年泰国稻米出口价量双降
- 中央气象台:江淮江南华北东部等地有强降雨天气
- 广东潮州国庆多彩文旅活动吸引八方游客
- 外媒:摩洛哥6.9级地震已致近300人遇难 上百人受伤
- 7月29日央行开展3015.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抖音美好乡村论坛:发布《美好乡村案例集》,多方共议乡村新可能
- 中石油今年上半年盈利886.11亿元
- 哪些人群容易“二阳”,“喉咙痛”是明显特点吗?
- 这国未遂政变,谁成了笑话?
- 新疆阿拉尔建全产业链智慧蓝莓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