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持续深化招才引智 激活就业创业“一池春水”
在山东临沭,应届毕业生走进部分重点企业,通过“进企业、实地游”的形式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 临沭融媒 供图
中新网济南6月9日电 (记者 沙见龙)“返乡创业不仅有扶持政策,政府还给与全托式服务帮办,省事省心。”家住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的大学生高旭,在家乡人才政策的感召下返乡创业,不仅建设了电商孵化基地,注册了自己的服饰品牌,还组建起电商销售团队。该基地现与20多家服饰代加工厂合作,间接带动就业1000多人。
高旭返乡创业的成功案例,是菏泽市牡丹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成功范例之一。当前,招引人才就业创业,成为山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各地瞄准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外人才、高层次人才等人群,推出系列创新措施。
在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下,菏泽市牡丹区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等扶持政策,依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低成本创业场所和专业化创业服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申请到最高2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创业担保贷款,并享受政府贴息政策。该区通过充分发挥电商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青年驿站”等平台优势,构建“一站式”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吸引一批大学生等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滕州是全国百强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好,虽然我家在外地,但是择业时我优先考虑来滕州工作。”山东省滕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的优选青年人才孙中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浙江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她在滕州工作的前3年每月可以领到两千元的租房和生活补贴,现在已经成功申请到10万元的购房补贴,在滕州买房。
近年来,滕州市为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加强青年人才储备,优化全市干部队伍结构,已连续4年实施“青年人才优选”计划,面向国内高校和全球排名前200名的高校毕业生优选引进了一批高素质青年人才。据滕州市青年人才优选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积极实施“唤凤回巢”行动,开展“学子家乡行”“高校人才直通车”等活动,设立清华北大等名校青鸟驿站50个,吸引滕州籍毕业生回流,目前每年吸引5000余名本硕博来滕就业创业。
近年来,泰安新泰市不断人加大人才招引政策优惠力度和落实力度,先后出台《青云人才计划》《关于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对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初创企业,给予10万元-30万元的创业资助。去年,该市引进青年人才3582人、海归人才17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082人,选聘科技顾问(副总)59人,今年计划引进各类青年人才3500人以上。
为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新泰市今年还组织开展“大学专家访新泰、新泰企业家访院校”活动,截至目前,累计通过各乡镇(街道)、各产业链向企业征集科技、人才等合作需求73项,对接高校33个,梳理在合作项目61个、合作专家80余位,促成合作项目7个。同时,通过举办书记、市长高校行活动,当地先后赴10所高校进行人才引进,招引各类大学生514人。
“一枚合格的胚胎蛋,10日龄后可送到药厂直接接种,孵化72小时后再提取尿囊液,这就是做疫苗的载体。”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的睿雅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海亮向记者介绍现代化胚胎蛋养殖的某些环节。2018年,德州市陵城区组织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在外闯荡的“80后”退伍军人杨海亮正是其中一员。回乡后,他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建成现代化胚胎蛋养殖企业,不仅取得经济效益,还带动周边10个村120户村民就业致富。
为吸引人才,德州市陵城区不断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支持人才返乡创业、培育发展能人,同时强化政策保障,扶持创业主体,通过建立乡村振兴双创学院和打造线上赋能平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乡村人才的有效汇聚和作用发挥。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陵城区共吸引350名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1600余人。
近日,120余名临沭籍及周边县区的应届毕业生走进临沭县部分重点企业,通过“进企业、实地游”的形式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师生近距离感受临沭企业生产发展现状,在人才和用工单位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这是今年以来临沭为有效破解基层人才引进难、人才招引不精准、人才留用难等问题,创新推出的“访学进企”活动。
据临沭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葛磊介绍,每次访学活动结束后,对有意向回沭就业的学生,当地人社部门牵头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训,实习期间通过“双向互助”模式,为企业在职职工和在校学生搭建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桥梁,同时,由企业为实习学生提供实习补助、住宿、跟踪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全方位就业帮扶政策,进一步加深实习学生对就业岗位的认知和对企业的认同,提高技能人才招引的成功率。
在葛磊看来,人才“外流”现象是地方就业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岗无人”特别是缺乏专业技能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企业的持续发展。精准的就业服务,能够提高“人岗匹配”的准确率,提高产才对接精准度,为各类人才就业创业提供更大诚意、更优服务,构建产业与人才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新生态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储备充足的人才资源。(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48亿元!新疆塔克什肯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50%
- 俄一架米-8直升机在堪察加半岛坠毁 已发现17具遇难者遗体
- 湖南江华科技种田实现丰产丰收
- 湖南举行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引全球英才
- 湾区“小戏骨”演粤剧 红豆新芽庆“六一”
- 婴配粉新国标今日落地,清退效果未明但配方大战已无悬念
-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 40度挺常见,今年的极端高温是怎么回事?
- 中美青年结束“山西行” 冀借交流共建“友谊之桥”
- 央行:8月末广义货币余额305.05万亿元 同比增长6.3%
- 广西桂平:一台缝纫机“织”起“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
- 2024现代科技馆体系举办“健康中国”科普活动暨海峡两岸科学嘉年华
- 北京市东城区亮相HICOOL 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
- 2024中国高等教育展助推中泰两国教育交流合作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来自商丘的考古发现,追溯五千年文明源头
- 近60名台湾青年参与岭南行活动 探寻世界遗产和非遗文化
- 商务部:2024年春节消费市场年味浓活力足人气旺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 “英雄城”南昌奏响苏州评弹 赣苏旅游业签约客源互送
-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寄语新生:传承执著求精的品格
- 热门推荐
-
- 中老铁路老挝段单日客流量再创新高
- 前5月中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5.8%
- 让微短剧告别“无序狂奔”时代
- 太原古县城“国潮风”花馍受青睐
- (聚焦博鳌)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以绿色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国际能源电力合作已成全球趋势
- 年轻人热衷养异宠 冷门动物渐入大众视野
- 给爱说话学生戴“小蜜蜂”的老师再次致歉,甘肃教育厅:在核实其身份
- (八闽千姿)福建山村新发展:吃上“旅游饭” 稠岭不再“愁”
- 海关监管新模式助推上海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扎根雪域高原,书写青春华章
- 【透视】澳大利亚媒体:美国政治生态已达到自内战以来最肮脏的程度!
- “防低头神器”火了 真的可以拯救“低头族”的脖子吗
- 新京剧《临水娘娘》在日本东京首演 以文艺交流促民心相通
- 中国A股预制菜板块周五逆势走强
- 缅甸多地创下其近60年来高温纪录 已有超10人因中暑死亡
- 第21届长春汽博会集中迎“新”
- 刘畊宏夫妇在北京发布新书:练就自由,吃出幸福
- 河北涿州主城区积水基本退去 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 红山根西路60户居民吃水难
-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英中新能源汽车合作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