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业态势回升向好
江西卫棉纺织集团生产车间。目前该企业可实现粗细络联、打包一体化,是国际先进、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数字化民营纺织企业。 本报记者 刘 瑾摄
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的跟踪“重点企业”和“重点集群”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1月份至4月份棉纺织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均较1月份至3月份有所改善。
棉纺织行业是稳就业、稳外贸、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行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表示,今年面对重重压力,行业实现了良好开局,产销企稳回升,多方面呈现积极变化。随着国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支持,我国棉纺织行业运行形势有望总体回升。
行业发展趋稳好转
以外贸为主的棉纺织产品销售,受复杂严峻的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通胀压力、加息周期、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持续影响全球经济,从而影响终端棉制品需求。不过,棉纺织行业多项经济指标正在逐步改善。
今年1月份至4月份,棉纺织行业“重点企业”营业收入、出口交货值、利润总额、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较1月份至3月份累计降幅均有所收窄,营收利润率指标有所增加。
董奎勇认为,当前棉纺织行业出口方面压力较为明显,但预计下半年出口市场订单将逐渐增加,行业出口降幅将逐步收窄。在出口承压背景下,内销市场对纺织行业平稳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将更为明显,是支撑行业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的关键力量。
进入5月份以来,国内棉价延续4月份上涨态势,且涨速有所加快。数据显示,5月24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级皮棉现货均价为16658元/吨,较4月28日上涨1104元/吨,涨幅为7.1%,刷新本年度高点。
在此背景下,棉纺产业链价格也走出共振上涨行情。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表示,棉价短期波动不会有大的影响,但能否对产品价格形成长期支撑,还要看终端消费的需求。
新年度棉花减产幅度较大与不良天气提高减产预期被认为是棉价上涨的基础。中信期货分析师吴静雯表示,今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预计会减少,而且棉花单产也可能减少。今年新疆温度低,多地异常天气频发导致棉花重播补种多次,全疆棉花生长进度普遍偏慢,或对棉花单产有不利影响。
此外,纺企积极生产赶制订单,也形成了对棉花的刚需支撑,给棉花价格上涨提供了良好基础。从需求端来看,4月份以来,下游需求延续缓慢回升趋势,棉纺企业开工负荷继续提升。
从主要生产省份来看,纺织行业的形势呈趋稳好转的态势。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杨润凯表示,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和下行压力,行业企业仍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冲击,今年以来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好转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三是产业化集群聚集水平不断提高,四是绿色低碳转型正在加速。
走以质取胜之路
随着行业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依然并存、不确定因素较多,棉纺织行业要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走以质取胜发展之路。
“在这一进程中,需要科技创新发挥第一动力的作用,需要产品质量发挥对满足市场的基础性与支持性作用。希望更多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企业,继续不断探索,带来新的有价值的实践。”董奎勇说。
质量变革至关重要。“差别化产品因织物、功能、用途、规格不同,千差万别,质量控制具有挑战性,要确保用户对质量满意,需要工序质量全面受控,工艺技术做到个性化。”江苏无锡四棉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宁宁表示,只有到用户手中并满意的产品质量才是真实合格的质量,满意的产品质量需要供产销每个环节全过程提供保证。
数字化推动效率变革。山东德州市夏津县工信局局长马秀敏提到,现在当地许多企业家都意识到,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得尽可能地与终端品牌需求无缝衔接。这推动了当地进行数字化“补课”:通过给企业加装传感器、扫码枪、显示屏等,解决设备、物料“聋、哑、盲”的问题,再通过MES(制造企业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两个软件系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采购、销售数据互联互通。
“轻工纺织产业中小企业占比高。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是老的组织课程没补完,精益化等新的组织课程又迫在眉睫。”上海市经信委受聘专家宋屹东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要抓紧完成角色转变,尤其是用好信息技术理念去指导生产经营理念革新。
创新带来蓬勃动力。“传统行业想紧跟市场趋势,离不开新技术的助力。”德州恒丰集团副理事长蔡金南回顾企业在自主研发功能性纱线方面的探索:珍珠纤维、牛奶纤维、亚微米纤维、海藻纤维……正是靠着这些功能化、差异化的棉纺织产品,企业在棉纺织市场整体行情疲弱时表现仍相对坚挺。
全国棉纺织科技信息中心主任王杨俊认为,棉纺织企业要增加技术供给,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不断开展市场需求调研活动,加大新原料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开展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首席专家俞建勇表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纱线生产量最大、纤维应用最广、产品品种最全的国家,以色纺纱、高档衬衫色织面料、高档牛仔布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棉纺织品在全球领先。我国的棉纺织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进入“并跑、领跑”并存阶段,绿色生产取得积极进展,时尚发展进入良性轨道。
加快产业体系建设
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纵瑞龙表示,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部署,为纺织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他建议,将扩大市场需求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将创新驱动发展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机结合;将保障基本民生同引领消费升级有机结合,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传播现代时尚有机结合;将提升生产力水平同促进高质量就业有机结合。
董奎勇提出,下一步,棉纺织行业将从六大方面继续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提升产业发展协调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增强产品时尚表现,建设强大人力资源。
对于棉纺织企业绿色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指出,企业应抢抓“双碳”战略新机遇实施战略转型,制定“双碳”规划,明确目标,提前布局,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提升绿色材料、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低碳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逐步实现绿色低碳化发展,形成以绿色价值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希望棉纺织行业始终坚守制造业的决心不动摇。”俞建勇表示,棉纺织企业要坚持夯实基础、优化布局、集群发展,以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为保障,从“产品提质、创新提档、产业提升”三个维度,继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继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继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棉纺织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时尚化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智驭苍穹的机场“净空观察哨”
- 复耕补种盼丰收 湖南湘潭县灾后重建见闻
- 美初步调查称空中“掉门”波音客机出厂时缺失固定螺栓
- 今年灵魂砍价降幅可能趋缓?医保谈判两大核心规则征求意见,谁将获益
- 粤语语料库建设与大模型评测重点实验室在广州大学启动
- 【地评线】中安时评:着力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 打破“活不过18岁”预言的他,高考成绩出来了!超预期……
- 2023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举办 专家学者聚焦开源与软件赋能
- 庄稼汉变身“运动员” 安徽黟县田趣“丰”味正浓
- 【图解】3组数据看住房和城乡建设成就
- 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 澳大利亚央行维持基准利率4.35%不变
- “消博会”上的山西“国货潮品”:老字号焕发消费新活力
- 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首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启动
- 19国媒体人赴呼和浩特访现代化
- “三合”模式助力畲民增收 浙江安吉探索民族村共富路
- 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
- 青海消费品以旧换新走进灾后恢复重建区
- 新冠致命元凶并非细胞因子风暴
- 瑞银集团收购瑞信引发瑞士政党和舆论担忧
- 热门推荐
-
- 智利总统称森林火灾已致46人死亡
- 2023年全球秦商大会在陕开幕 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 广州南沙:“海陆空”产业集聚,“湾区之心”新在何处?
- “先方后药” 网售处方药监管趋严
- 俄战略轰炸机巡航北冰洋
- “喂药案”疑云渐消 台政客重创亲师信任关系
- 资源小省挑经济大梁 浙江何以以“小”搏“大”?
- 身体这些异常是中风预警信号!怎样预防中风?来了解→
- 2024“爱运动,爱飞行”模拟飞行进社区活动(厦门站)亮相文博会
- 太原文博机构清明接待游客近27万人次
- 哪些动物不能当宠物养?需做好功课
- 贵州省人大代表马登宏:把世界自然遗产地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
- 固原携农文旅资源“奔赴”福州 再续浓浓“山海情”
- 有聊|落落:每个导演都关心电影评分,我选择相信观众
- 海外多国官员推介文旅资源 山西冀与各国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 上海青年创新创业研修营:创青春,更创未来
- 港口大模型PortGPT联合研发启动
- “白茶之乡”解锁农旅新业态 茶山蝶变引客来
- 中国首款载重超3吨大型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
- 新老商圈同发力助力节前“热”消费 喜庆祥和里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