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小龙柳“编”出大产业 带动逾2000名村民就业
东汉村龙柳种植基地,龙柳长势喜人。 李帅 摄
中新网石家庄6月5日电 (李玉素 周永)6月初,走进河北定州市大鹿庄乡东汉村龙柳种植基地,翠绿色的龙柳成方成片,随风摇曳。
“我家种了5亩龙柳,现在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村民薛炼钢正在龙柳地里浇水、锄草,看着一棵棵长势旺盛的龙柳,心里乐开了花。
龙柳,因枝条弯曲如龙而得名。早在2008年,大鹿庄乡东汉村开始种植龙柳。2015年,以薛立宪为首的村“两委”干部上任以来,不断做大做强龙柳种植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健康绿色发展的群众致富增收新路径。
目前,全村龙柳种植面积逾400亩,全村90%以上村民靠种植龙柳致富。
定州金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里,东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薛立宪正和江苏客商沟通今年的龙柳订购情况。“现在龙柳正处于旺盛的生长期,再过20多天,长到两米高左右,就能剪枝加工对外销售了。”薛立宪笑说。
“龙柳当年种植,当年就能见效,每亩收益在大几千元,村民的种植积极性非常高,东汉村已成为河北省知名的龙柳种植基地。”据薛立宪介绍,近年来,随着工艺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大,东汉村又在龙柳“深加工”上做起了文章。
“为增加收入,我们和合作社展开合作,把龙柳枝进行深加工,变成一根根鲜艳漂亮的艺术品,或做成熏香条,广受客户喜欢。”薛立宪说。
当日,在该合作社的龙柳展室,一根根五颜六色的龙柳插在精致的花瓶里,曼妙的枝条或妩媚或张扬,看起来甚是漂亮。
据大鹿庄乡党委书记刘江龙介绍,随着该乡对龙柳特色种植和深加工企业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此间已形成以东汉村为中心的龙柳种植、加工基地,辐射带动西汉村、东寨里、帅村等周边6个村庄的20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看好家乡发展 返乡华侨探索都市露营经济新模式
- 第二届“百名曲艺家讲百个福建故事”主题创演活动“云展演”
- 重庆两江新区将建绿色低碳数字能源城市先行示范区
- 瑞典出现非洲以外首例猴痘新毒株感染病例
- 2023年拉萨认定公布非遗代表性项目182项
- “沪乡空间”正式开放 带民众沉浸式体验上海农村的乡土文化
- 今日起自中国入境韩国人员抵韩后无须进行核酸检测
- 依托生态颜值提高经济价值
- 锦上添“花” 江西赣县皇菊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 智轨、云巴频现各地的背后
- 江门海事部门加强危险货物运输船舶监管
- 庆祝中以建交30周年2022首届“双城故事”文化交流摄影展在天津举行
- 菲律宾将向澳大利亚出口更多椰子油
- 南非恢复长途客运铁路干线服务 方便普通民众出行
- 西方儿童文学中的兔子
- 叙利亚称以色列导弹袭击致2人死亡
- 一些大学生掉入合同陷阱被困直播间
- 近百次航班被取消 日本对羽田机场飞机相撞事故展开调查
- 青海省去年贷款增速、增量创近五年新高
- 青海海北冬季旅游火热开启 青海湖祁连山成热门观景点
- 热门推荐
-
- 北京交管部门发布2024年春运“两公布一提示”
- 沙特任命首位驻巴勒斯坦大使
- 河南密集推动楼市、消费品等以旧换新
- 宁东基地一公司发生爆燃事故 致3人遇难、2人失联
- 海南探索“临时仲裁” 业界设计配套制度确保落地
-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向青少年科普视神经再生的奥秘
- 山西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出土近百件骨蚌制品
- 涿州救援托起三条“生命线”
- 深圳市最大最先进的海洋维权执法船在广州交付
- 重庆云阳发生森林火情 目前现场已无明火
- (第七届进博会)海客圆桌会:借势进博会 扩大外商“朋友圈”
- 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3%
- (身边的变化)行走在大漠深处的“驼峰文物保护队”
- (寻味中华|戏曲)绍剧里的悟空:六龄童师徒演绎降妖除魔
- 国产大模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降雪量变“紫色”!周末这些地方将有大暴雪或特大暴雪
-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齐鲁大地汇文脉 薪火相传展国风
- 黑龙江“中西合璧”夜生活火热:游客听完音乐会撸烤串
- 国家发改委:增发国债资金已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